- 自然百科(最全集)
- 朱亞娥
- 1081字
- 2019-01-03 13:35:21
將生物分類
在接下來的25年中,一組科學家準備擬出世界上所有生物的數據庫。這將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因為沒有人知道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個物種。
在科學出現之前,人們就已經意識到各種生物可以劃分成不同的群體,比如說鳥類——長著羽毛和翅膀,而昆蟲通常有6條腿??茖W分類繼續了這項工作,只是更為準確和有序而已。一旦一個物種被歸類后,科學家就可以看到其與相似物種間的聯系,及其到底屬于生物世界的哪個部分。
冠名
當一個新的物種被發現時,科學家會將之與已知物種進行比較,以確定這是否是一個真正的新物種。在經過上述比較,答案為“是”后,就要給它取一個學名了。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姓名不同,學名都是用拉丁文表述的,而且有兩個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這個生物所屬的種或者種群;第二部分是代表該物種本身的名稱。比如,北美敏狐的科學名稱為“Vulpes velox”,第一部分“Vulpes”意思是“狐貍”,而第二部分“velox”意思是“快速的”。
像這樣的名字有時候看起來覺得太長而且復雜,但是這也有其好處:一方面,這樣的名字是唯一的,不會將兩個物種混淆起來;另一方面,可以為世界各地的科學家識別出來——不管他們說哪種語言。最后一方面,這些科學名稱就像是標志一樣,顯示了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使用因特網,我們就很容易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搜索“Vulpes”,與世界上所有典型的狐貍相關的鏈接都會顯示出來;在植物世界,像“Quercus”那樣的名稱可以鏈接到世界上各個種類的橡樹。

通過比較不同物種之間的DNA,科學家可以發現這些物種之間的親緣關系的遠近。DNA這個化學證據可以幫助確定不同的物種是怎樣進化而來的。
生命的“文件系統”
學名就像指紋,因為沒有兩個物種的學名是相同的。但是分類工作并不止于此——多個物種被組合成更大的群體,就像是在電腦上將文件歸入相應的文件夾一樣。第一個文件夾是“種”,然后下一個被稱為“屬”,接下去按照順序便是“科”、“目”、“綱”、“門”,最后一個也是最大的文件夾——“界”。有些文件夾中只含有一個物種,而昆蟲文件夾中含有至少80萬個物種。

世界上至少有2萬種蟋蟀和蚱蜢,甚至還可能更多。這個博物館收集展示的只是生活在中美洲雨林中的一小部分蟋蟀和蚱蜢標本。
這個文件夾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顯示了物種之間的親疏遠近關系。如果兩個物種在同一個文件夾中,這意味著它們歷史的某一個階段有著同一個祖先,換句話說,它們是從生物世界的同一個分支進化而來的。
變化的軌跡
如果科學家可以看到過去,他們可以絕對準確地將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進行劃分歸類,但這是不可能的——他們需要依賴各種不同的證據,包括化石和生物特征。越來越多的證據檢測結果和發現使得生物分類情況不斷地得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