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險自救、自我防衛、野外生存大全集
- 許俊霞 肖玲玲
- 589字
- 2019-01-03 13:33:00
遇險自救篇


第1章 急救基本知識
現實生活中,意外情況常常讓人防不勝防:不小心割傷手指導致出血,扭傷或骨折,燙傷,突然暈厥,心絞痛突然發作,兒童不慎吞下異物,車禍、火災等特殊事故導致重傷……這些情況都需要急救,及時地實施急救會幫助傷者緩解疼痛,防止更嚴重的情況發生,避免后遺癥,甚至挽救一條生命!
要有效地對傷病者實施急救,必須掌握科學的急救知識和方法,這可以通過專門的急救課程的培訓來達到,也可以通過閱讀書籍來學習。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急救人員要在突發事件面前能沉著、冷靜,反應迅速。
什么是急救
急救就是在救護車、醫生或其他專業人員到達之前,給傷者或突發疾病者施行及時幫助和治療的一種治療救護措施。
急救的目的
●確保生命安全。
●控制傷病情況的變化。
●促進康復。
急救人員
急救雖然是一項建立在專業的知識、訓練和經驗基礎之上的技能,但按照本書的指導去做,大多數人也能掌握其中的方法。尤其是在一些緊急情況下,沒有專業急救人員在場時,利用本書的知識,你可以及時地為傷者提供必要的幫助。
急救人員的責任
●迅速穩妥地判斷整個情況,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保護傷者和其他在場者,盡可能消除潛在的危險。
●盡自己所能判斷傷者的傷情和病情。
●盡早給傷者進行適當治療,從最嚴重的傷者開始。
●安排傷者去醫院或回家。
●陪伴傷者直到專業醫療人員的到來。
●向專業醫療人員介紹情況,如果需要應提供進一步幫助。
●盡可能防止與傷者交叉感染。
急救工具
急救工具可以從藥店購買。當然,自己制作也非常簡單。急救工具必須放在合適的塑料容器里,例如一個大且質量好的、蓋子結實的箱子。這既便于在旅行時攜帶,也可以把急救工具裝在里面,放在家里。
以下列出一些你可能需要常備的急救工具。
⊙用來包扎傷口的、密封的、消毒的片狀敷料,大小各兩個。
⊙1包消毒的、密封的大創可貼。
⊙1包不同尺寸的、消毒的、密封的創可貼。
⊙2包密封的包扎傷口的紗布,每包10塊,每塊面積10平方厘米。
⊙1卷寬2.5厘米的彈性繃帶或人造纖維黏性帶。
⊙1卷用來包扎水皰或大片擦傷的消毒的、涂有石蠟的紗布。
⊙3個固定骨折和扭傷傷口的三角繃帶。
⊙4個大的、未縫合的薄紗繃帶。
⊙2包清洗傷口用的消毒藥棉。
⊙2卷清理傷口或制作棉墊用的一般棉織品。
⊙1瓶止痛用的撲熱息痛藥片。
⊙1支溫度計。
⊙1只清理異物用的平角無鋸齒的鑷子。
⊙1把剪繃帶或膏藥用的剪刀。
⊙各種大小不等的安全別針。
⊙1瓶清理傷口用的消毒劑。
⊙1支用來涂昆蟲叮咬、麻疹等傷口的氫化可的松乳膏。
家庭小藥箱
不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都應該放在家中安全的地方,孩子夠不著的、陰涼干燥的壁櫥是個理想的地方,同時還應該給藥箱上一把孩子不能打開的鎖。只有急救用的東西才放在藥箱里,藥品應該有序地放在藥箱里,而不能隨便扔在各個角落。如果藥品長時間未使用或近期不會使用,要妥善保存。
藥箱里的必備物
●緊急電話:醫生的、醫院的和當地藥店的電話。
●急救工具。
●處方藥與非處方藥。
■常見傷病與對應的治療藥物

藥物使用指南
非處方藥。這種藥是直接從藥店購買的,使用前要仔細閱讀使用說明。
處方藥。你可以直接向醫生或藥劑師咨詢這種藥的使用方法:
●它們是否可以和酒精一起使用。
●它們是否會引起瞌睡。
● 服用此藥物后能否繼續駕駛或操作機器。
●它們是否可以和避孕藥一起服用。
●還有哪些藥不能與該藥品同時服用。
同時,必須確定:
●什么時候服用,每天服用幾次。
●能否空腹服用,飯后多久服用。
■常用藥品一覽表
止痛劑 止痛藥物,如阿司匹林、撲熱息痛和紐諾芬。
12歲以下的兒童不能服用阿司匹林,除非是在醫生建議的情況下。
抗生素 這類藥物有殺菌作用。可以內服也可以涂抹在傷口上。
過量服用抗生素會引起過敏反應或產生抗生素免疫細菌。
抗驚厥藥 這種藥可以治療癲癇癥。
鎮靜劑 這種藥可以安撫情緒,一般用于情緒低落的病人。
抗糖尿病藥 這種藥可以刺激人體產生胰島素或代替人體的胰島素。
抗腹瀉藥 這種藥可以治療腹瀉。它們可以減慢腸道運動速度或使大便干燥。
抗嘔吐藥 這種藥是用來治療惡心和嘔吐癥狀的。
抗組胺劑 這種藥可以減少傷口腫脹,可以內服,治療過敏、哮喘、昆蟲叮咬、風疹等,也可以用來治療旅行病。
抗組胺劑可能導致瞌睡,如果與酒精同時服用會帶來更大危險。
鎮痙藥 這種藥可以阻止肌肉痙攣,放松腸道和肺部的肌肉,用來治療各種痙攣。
巴比妥酸鹽 這種藥有止痛和鎮靜的作用,它可以使大腦活動減慢。
經常使用巴比妥酸鹽會對其產生依賴,所以要避免濫用。
苯二氮 參見下面的安定藥。
皮質類固醇 這種藥是用來減少體內或體外發炎癥狀的,通常包含在滴鼻劑、滴鼻噴霧(治療哮喘)、氫化可的松乳膏、注射和口服液里。
大量服用皮質類固醇會導致骨頭缺鈣,體重增加,皮膚出現斑點等癥狀。
利尿劑 這種藥有助于排尿。
心臟血壓藥 洋地黃是用來治療心臟衰竭、心律不齊和心跳加速等病的。治療血壓的藥包括利尿劑。
輕瀉藥 這種藥是有助于大便通暢的。它有3種作用方式:增加大便的體積;使大便軟化和潤滑;刺激腸道功能。
安定藥 這種藥是用來治療有焦慮和沮喪癥狀的患者的。包括苯二氮類藥(如安定)。
如果服用安定藥超過1個月,身體就會對其產生依賴。
服用此藥時不能飲酒。
生命跡象
生命跡象是指傷者還有呼吸和脈搏。在緊急情況中,首先要檢查的就是傷者是否有生命跡象,這包括:傷者呼吸道是否順暢,是否能夠正常呼吸;傷者血液循環是否正常。
呼吸順暢
提供氧氣的重要性
對于急救人員來說,最緊急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確保傷者呼吸順暢或通過人工呼吸為傷者提供足夠的氧氣。在緊急情況下,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了,因為人的大腦需要足夠的氧氣。在常溫下,如果一個人無法吸入足夠的氧氣,那么在幾分鐘內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大腦損傷甚至死亡。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傷者呼吸停止或呼吸通道阻塞造成的。因此,急救人員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檢查傷者是否還有呼吸。
■檢查傷者呼吸狀況
可以使用多種方法來進行檢測:1.觀察傷者胸部、腹部,確定它們是靜止的還是在做有規律的起伏運動。2.靠近傷者的嘴和鼻子,仔細聽傷者是否有呼吸的聲音。3.用臉去感覺傷者是否有呼吸。
如果傷者呼吸正常,那么你就可以放心地去檢查傷者的傷口了。如果傷者已經失去意識,并且在傷勢不嚴重的情況下,可以讓傷者處于最有利于恢復呼吸的狀態,以確保傷者能夠繼續正常呼吸。
如果傷者已經沒有呼吸
這就意味著傷者吸入氧氣的活動已經停止,你必須為他提供氧氣。如果傷者胸部和腹部仍在運動,而口鼻已經沒有空氣進出,那么可能是呼吸道梗阻,你必須為他清理呼吸道;緊接著要立即為傷者提供氧氣;同時請求支援,確保已經叫了救護車。
■打開呼吸道
1.可能由于傷者頭部所處的位置不當而導致呼吸道梗阻(a)。2.調整傷者的頭部姿勢,可以用一只手壓住傷者的前額,另一只手的兩個指尖抬起傷者的下巴(b),這樣一來就能夠防止舌頭梗阻呼吸道了。

●如果傷者仍然沒有呼吸,肯定是呼吸道內部阻塞。
■清除呼吸道異物
1.將傷者的頭轉向一邊,使其下巴向前,頭頂向后仰。2.清理呼吸道:將兩個手指彎曲成鉤狀清除口腔內舌頭以上部位,將所有異物清除出來。3.再檢查傷者呼吸。4.檢查脈搏。

●如果傷者仍然沒有呼吸,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如果傷者仍然沒有呼吸和脈搏,立即開始人工呼吸并按壓傷者的胸部。
循環系統
傷者的脈搏可以反映其循環系統的狀況。脈搏是由心室收縮時血液泵入主動脈而產生的。脈搏的頻率和穩定性不一,變化范圍很大,時而緩慢、強勁有力,時而快速、微弱。快速、微弱的脈搏是休克的癥狀,但是這種癥狀很難被急救人員感覺到,尤其是在緊急情況下,急救人員自己的心跳都會加快,因此他的脈搏強度可能比傷者的脈搏強度大很多。
所以,要在正常部位檢查傷者的脈搏,通常選擇在手腕偏向大拇指的一側,在距離手腕與手掌的邊緣1.5厘米處(a)。不過以上方法得出的結果不一定完全準確,所以你應該感覺一下傷者的頸動脈來檢查脈搏。頸動脈是流經喉部兩側的大動脈(b)。
■檢查脈搏
1.如果有必要的話,做個深呼吸使自己鎮靜下來。2.用兩個手指的指肚放在傷者的喉上,不要施壓。3.手指肚沿著傷者喉頭的一側向后慢慢地滑動,感覺脈搏的跳動(c)。4.如果沒有立刻感覺到脈搏,將手指在傷者喉頭周圍移動,直到感覺到脈搏為止。

急救措施
人工呼吸
對傷者進行人工呼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及時給傷者提供氧氣。因為你呼出的氣體中仍含有足夠的氧氣,可供另外一個人使用。這樣的“二手氧氣”甚至能挽救生命。對傷者進行人工呼吸必須及時,并且確保你呼出的氣體能夠到達準確的位置——深入到傷者的肺部。
傷者在接受人工呼吸時,最基本的反應是他的肺會鼓起來。如果看不到傷者的胸部在你呼氣時鼓起,吸氣時癟下去,那么你做的人工呼吸就沒有成功;你應該按照治療窒息的程序對傷者進行急救。
在實施此項急救措施時應該小心。如果把呼吸道的阻塞物吹進了傷者的肺部深處,就會導致傷者死亡。
■實施人工呼吸
1.檢查傷者脈搏。2.如果傷者已經沒有心跳了,立刻進行胸部按壓。3.如果傷者還有脈搏,立刻清理傷者口腔里的異物。4.用一只手抬起傷者的下巴,同時使其頭部向后仰。5.捏緊傷者的鼻子(a)。6.深吸一口氣,張大嘴并用嘴封嚴傷者的嘴(b)。7.用力向傷者嘴里吹氣,同時觀察傷者的胸部是否鼓起(c)。8.一旦傷者胸部鼓起,繼續注視傷者的胸部,看它是否會再癟下去(d);完成呼氣。然后用同樣的方法快速對傷者進行4次呼氣。9.再檢查傷者的脈搏。10.重復步驟5~9,直到傷者恢復呼吸。

另一種不同于嘴對嘴的人工呼吸是嘴對鼻的人工呼吸。將傷者的嘴封緊然后往其鼻子內吹氣,此時,也要封緊傷者鼻子四周,確保空氣被有效地吹進鼻腔。
如果傷者的胸部沒有鼓起,請作如下檢查。
■檢查
1.傷者的鼻子是否已經適時捏緊。2.傷者的嘴和鼻子周圍是否封緊。3.你吹氣的時候是否足夠用力。
●如果你完成這些步驟之后,傷者仍未恢復呼吸,肯定是傷者的呼吸道被異物梗阻了。
胸部按壓
這一急救措施是在傷者沒有脈搏的情況下實施的。胸部按壓以前被稱為“心臟外部按摩”,其實這種說法并不準確。從胸部并不能對心臟進行按摩,只能夠按壓。
心臟(a)占據了胸腔的大部分空間,而胸腔又處于胸部前面的胸骨和后部的脊柱(b)及其周圍的肌肉之間。由于胸腔前部通常是活動的,所以可以將胸骨和肋骨向后輕輕地按壓。朝著脊柱方向垂直按壓可以將心臟中的血液壓至身體組織器官中。由于心臟有瓣膜這一機制能確保血液沿著一個方向流動,因而對心臟施加的壓力可以使血液順著循環系統流動,這與心臟自發跳動時的血液流動完全一致。
心臟的位置

雖然胸部按壓做起來困難,但是這種方式是讓傷者血液循環恢復正常的最好方法。這時,只要有空氣輸入傷者肺部,那么傷者就很有可能立刻恢復健康的臉色,放大的瞳孔也會再次恢復正常,其他一些顯示傷者復原的跡象也將隨之出現。緊接著傷者就能夠恢復心跳和呼吸。胸部按壓必須配合人工呼吸才能奏效。因為該措施的目的就是為了恢復傷者的有氧血液循環,所以你必須為其提供氧氣。
該急救措施只能夠由經過訓練的急救人員來操作。只有在傷者的心跳完全停止的情況下,才能對其進行胸部按壓。否則,原本微弱的心跳也會因此而停止。
如果現場只有一個曾經接受過急救培訓的急救人員,可以采取以下急救措施對傷者實施急救。
■ 實施胸部按壓的急救措施
1.使傷者平躺,急救人員雙膝跪在傷者身旁。2.找到傷者胸腔底部的肋骨,將一只手掌放到傷者胸骨上,離肋骨邊緣大約兩根手指寬的距離(a)。3.另一只手壓在這只手上,手指向上翹起。身體向前傾,使肩膀處于傷者胸部上方。手臂伸直(b)。4.垂直向下按壓(c)。如果是傷者是成人,可以將他的胸壁向下壓4~5厘米。如果傷者是兒童,將他的胸壁向下壓2.5~4厘米就夠了。像這樣以稍快于每秒鐘按壓一次的頻率按壓15次。你可以一邊按一邊快速地數:1,2,3, …15。5.嘴對嘴地向傷者輸入兩次氧氣(d),確保將空氣吹進傷者肺部。6.切記觀察傷者胸部的起伏。7.重復步驟4~5,直到傷者出現恢復跡象,或救援到達或你筋疲力盡為止。8.每3分鐘檢查一次傷者頸部的脈搏。

傷者恢復的跡象
●傷者的膚色由青色、灰白色或紫色轉為健康紅潤的顏色。
●傷者恢復了脈搏。
●傷者開始呻吟或者身體開始有反應。
●傷者可以自己自由呼吸,不需要急救人員繼續做人工呼吸。
二人輪流對傷者實施人工呼吸
二人輪流對傷者實施人工呼吸比單獨一個人實施更輕松、更有效,因為兩個人可以互相配合,一邊向傷者肺部吹氣,一邊對傷者進行胸部按壓。對傷者進行5次胸部按壓后需要輸入一次氧氣,這時可以由一個人負責對傷者進行胸部按壓,另外一個人負責檢查傷者的呼吸道,并對傷者進行嘴對嘴的人工呼吸,同時檢查傷者的脈搏。如果急救時間很長,兩個人還可以在中途交換任務。
時間掌握很重要。胸部按壓和人工呼吸不能同時進行。
■具體步驟
1.一個人負責清理傷者的呼吸道并確定傷者是否停止了呼吸。2.為傷者輸入氧氣2次(a)。3.檢查傷者的脈搏。4.另外一個人對傷者實施5次胸部按壓(b)。5.對傷者胸部按壓5次后輸入氧氣1次。6.重復步驟4~5,直到傷者復原或者救護車到達。7.每2分鐘檢查一下傷者頸部的脈搏(c)。

使傷者處于有利于恢復呼吸的狀態
將完全失去意識或處于半昏迷狀態的傷者平放在地上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這時他的肌肉松弛,使得在正常情況下能保持呼吸道暢通的功能失效,所以這時應該使傷者處于有利于恢復呼吸的狀態,避免因為一些不恰當的舉措給昏迷中的傷者帶來危險。
傷者可能遇到的危險
●傷者舌頭向后蜷曲梗阻了喉嚨,導致他無法吸入空氣。
●血塊、嘔吐物等物質進入呼吸道,因為傷者昏迷時張開的喉嚨在接觸到異物時無法像未受傷時那樣自動關閉。
● 如果這些異物被傷者吸入體內會進一步梗阻呼吸道,導致更加嚴重或危險的情況。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由于不了解這些知識而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死亡,例如,讓飲酒過量的人躺在地上導致其死亡等。
在傷者沒有昏迷或傷者脊柱受傷等情況下,不要使用以上急救措施。但是,如果傷者的呼吸道梗阻了,必須立即清除他呼吸道內的異物。如果遇到有人昏迷躺在地上,首先要做的就是檢查他的呼吸道是否暢通。
■ 具體步驟
1.急救人員跪在傷者身體一側。2.將傷者靠近你身體的那只手臂向上方彎曲(a)。3.將傷者的另一只手臂繞過其胸部,并把手掌放在他的臉頰上(b)。4.讓傷者的那只手掌一直放在他的臉頰上。將傷者離你身體遠的那條腿膝蓋彎曲(c)。5.輕輕地拉他的膝蓋,使他轉向你的身體(d)。6.傷者面向你側身躺下后,把他彎曲的那條腿保持在他身體右側(e)。7.輕輕地將傷者的頭向后推,確保其呼吸道通暢,并檢查傷者的呼吸狀況(f)。


不要扔下傷者,獨自走開。
止血
失血癥狀及影響
成人的血液占其體重8%。失血量達總血量20%以上的,會出現頭暈、頭昏、脈搏增快、血壓下降、出冷汗、膚色蒼白和尿量減少等癥狀。失掉總血量的40%就有生命危險。大出血時禁止飲水。
出血類型
內出血主要從兩方面判斷。
●從吐血、便血、咯血或尿血,判斷胃、腸、肺、腎或膀胱有無出血。
●根據有關癥狀判斷,如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發冷、脈搏快而弱、以及胸、腹部有腫脹、疼痛等,這些是重要臟器如肝、脾、胃等的出血體征。
外出血可分為三種。
●動脈出血:血液呈鮮紅色,噴射狀流出,失血量多,危害性大。
●靜脈出血:血液呈暗紅色,非噴射狀流出,若不及時止血,時間長、出血量大,會危及生命。
●毛細血管出血:血液從受傷面向外滲出,呈水珠狀。
夜間出血判斷
凡脈搏快而弱,呼吸淺促,意識不清,皮膚涼濕,表示傷勢嚴重或有較大的出血灶。
止血法
迅速、準確和有效地止血,是救護中極為重要的一項措施。
指壓止血法
用手指壓迫出血血管(近心端),用力壓向骨胳,以達到止血目的。適用范圍:
●頭項部出血:在傷側耳前,對準耳屏上前方1.5厘米處,用拇指壓迫顳動脈,即太陽穴。
●顏面部出血:用拇指壓迫傷側下頜骨與咬肌前緣交界處的面動脈。
●鼻出血:用拇指和食指壓迫鼻唇溝與鼻翼相交的端點處。
●頭面部、頸部出血:四個手指并攏按壓頸部胸鎖乳突肌中段內側,將頸總動脈壓向頸椎處。但需注意不能同時壓迫兩側的頸總動脈,按壓一側頸總動脈時間也不宜太久,以免造成腦缺血壞死,或者引起頸部化學和壓力感受器反應而危及生命。
●肩、腋部出血:用拇指壓迫同側鎖骨上窩,按壓鎖骨下動脈。
●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四個手指在上臂中段內側,按壓肱動脈。
●前臂出血:抬高患肢,用四個手指按壓在肘窩肱二頭肌內側的肱動脈末端。
●手掌出血:抬高患肢,用兩手拇指分別壓迫手腕部的尺、橈動脈。

手掌出血止血法

頭頂部出血止血法

鼻出血止血法

屈肢加墊止血法

橡膠止血帶止血法

足部出血止血法

絞緊止血法
●手指出血:抬高患肢,用食指、拇指分別壓迫手指兩側的指動脈。
●大腿出血:以雙手拇指在腹股溝中點稍下方,用力按壓股動脈。
●足部出血:用兩手拇指分別壓迫足背動脈和內踝與跟腱之間的脛后動脈。
屈肢加墊止血 當前臂或小腿出血時,可在肘窩、窩內放入以紗布墊、毛巾、衣服等物品,然后屈曲關節,用三角巾作8字形固定。注意有骨折或關節脫位者不能使用。
橡皮止血帶止血 掌心向上,止血帶一端留出15厘米,一手拉緊,繞肢體2周、中、食兩指將止血帶的末端夾住,順著肢體用力拉下,壓住“余頭”,以免滑脫。
使用止血帶要領
●快——動作快,可以爭取時間。
●準——看準出血點。
●墊——墊上墊子,不要把止血帶直接扎在皮膚上。
●上——扎在傷口上方(禁止扎在上臂中段,這樣做易損傷神經)。
●適——松緊適宜。
●標——加上紅色標記,注明止血帶扎系日期、時間要準確到分鐘。
●放——每隔1小時放松止血帶1次,每次時間不超過3分鐘,并用指壓法代替止血。
絞緊止血 把三角巾折成帶形,打一個活結,取一根小棒穿在帶形外側絞緊,然后再將小棒插在活結小圈內固定。
傷者大量出血時如何按壓傷口
在傷者流血不止的嚴重情況下,可以直接用襯墊或繃帶按壓傷口,這樣可能會使動脈暫時停止流血,但這是不得已而采用的方法。除此以外,可以采用間接按壓傷口動脈的方法,這時傷口內的骨頭也是挽救生命的關鍵,因為急救人員必須用力按壓,把傷者的動脈固定在傷口內的骨頭上才能止血。事實上,間接按壓動脈的方法只能運用在手臂和腿的大動脈上。如果方法使用得當的話,該措施可以截斷身體向四肢的血液輸送。
最佳按壓點
手臂的肱動脈(a)是順著上臂的骨骼內側向下流動的,所以最好的按壓部位應該是上臂內側下部。腿部的股動脈(b)是從腹股溝與骨盆交界處流向腿部的,因而腹股溝便是按壓的最佳部位。

每次切斷動脈供血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否則可能會導致按壓部位的組織死亡。
千萬不要使用止血帶。
■給手臂止血
1.舉起傷者受傷的手臂,高過傷者的頭。2.用你的手指緊緊壓住傷者上臂內側的肌肉,直到你感覺到傷者肌肉下的骨頭(a),同時看到血流量明顯減少為止。

■給腿止血
1.使傷者平躺,雙膝微微彎曲。2.急救人員用手掌根部位牢牢按住傷者腹股溝處的動脈,如果知道動脈的確切位置的話,也可以用大拇指按壓(b)。你必須用力按壓,才能夠止血。

觀察記錄表
在等待救助人員到來之前填寫此表,每10分鐘做一次記錄,這份記錄對進一步的醫療救助有著重要的價值。在傷病者離開時,讓醫療人員帶走這份記錄。

急救前的初步檢查
在對傷員進行診斷時,要充分地運用自己的感官。
問、看、聽、聞、思考和行動。
在緊急情況下,要先確定以下幾點。
●傷者的呼吸道暢通。
●傷者有呼吸能力。
●傷者有脈搏,沒有動脈流血現象。
●頸部受傷的人員沒有被移動。
如果傷者還有知覺,對氣管和呼吸道的檢查就不是必須進行的了,這時檢查可以從和傷者的談話開始。要求他們描述一下自己的癥狀,并讓他們告訴你他們自己認為哪兒有問題。
呼吸道
當傷者仰面朝天躺著、毫無知覺時,他的呼吸道可能被異物(如嘔吐物或假牙)所堵塞,或者是由于失去知覺時其頭部的位置不適而導致的舌根下墜引起呼吸道堵塞。在檢查時,可將自己的耳朵緊貼他的嘴,并看著他的胸部,如果你聽不到任何聲音也感受不到他的胸部起伏,就必須采取行動以保證他的呼吸道暢通。

傷者失去知覺時,可能是因舌根下墜引起了呼吸道阻塞。

一只手向下按傷者的前額,另一只手輕輕抬起他的后頸部。

一只手放在傷者的前額,另一只手輕輕向上推他的下巴。
①在向下按住他前額的同時輕輕抬起他的頸部。
②一只手放在他的前額,另一只手輕輕地向上推其下巴—這可以讓舌頭移動。此時再聽一下他的呼吸。
③如果他仍然沒有呼吸的跡象,將其頭部轉向一側,用兩根手指擦去他口腔內的任何殘留物。一定要小心,注意不要將任何東西更深地推進他的喉嚨。
④將他的頭部轉回正常位置,然后再聽一下呼吸。
呼吸
如果傷者開始恢復呼吸,馬上將他們按恢復姿勢放置。如果他呼吸沉重或者有雜音,再次檢查其口腔內是否有殘留的阻塞物。
如果在完成了以上檢查后傷者仍然沒有任何呼吸的跡象,問題就可能出在傷者的循環系統,即心臟已經停止向全身輸送血液。那么,就像“心肺復蘇術”部分解釋的那樣,你首先必須讓傷者呼吸(不管是否有脈搏)。
循環系統
檢查傷者的脈搏可以判定他的心臟是否還在跳動。這可以通過以下任何一種方法進行檢查。
●用指尖沿著傷者喉結的一側向后頸部輕輕滑動,直到能感覺到一條軟軟的凹槽。輕輕地按住此點。

用指尖沿傷者喉結的一側向后頸部輕輕滑動。

把指尖輕輕地放在傷者腕關節后1厘米處。
●把指尖輕輕地放在傷者大拇指一側的手腕前部距腕關節大約1厘米處。
如果傷者有脈搏,就將其按恢復姿勢放置。如果感覺不到有脈搏,那就需要急救。
處理原則與職責
急救人員的職責
急救人員的職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按先后順序排列)。
●避免讓自己受到傷害。
●確保傷者脫離險境,有必要的話可以移動傷者。
●檢查傷者的狀況,對其傷勢作出診斷。
●有必要的話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只做力所能及的事。切記,隨救護車前來的醫務人員比外行的急救人員更專業。
不要試圖對傷者的狀況進行過于詳細的診斷。這樣的診斷在傷者被送到醫院后會由專業的醫生來做。
在處理輕微傷害時,不要對傷者使用繃帶或其他不必要的東西,只需對傷者實施基本的急救措施即可。
緊急事故的處理措施
急救人員必須盡快檢查傷者的傷勢:確認是否已經瀕臨死亡或者更糟。
■檢查傷者的狀況
1.檢查傷者的呼吸道是否通暢(a)。2.檢查傷者是否有呼吸(b)。3.檢查傷者是否有脈搏(c),確定傷者心跳是否停止。4.檢查傷者是否有嚴重出血情況。5.檢查傷者是否出現休克現象。

■實施急救行動
1.如果傷者呼吸道梗阻,立即清理呼吸道。2.通過為傷者做人工呼吸為傷者輸入氧氣。3.如果傷者心臟停止跳動,要立即進行胸部按壓。4.如果傷者大量出血,要立即止血。5.如果傷者出現休克現象,要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止出現更嚴重的休克現象。6.在你確定傷者暫時沒有生命危險或其他嚴重情況后,立即請求別人(如果當時有其他人在場的話)叫救護車。如果當時只有你一個人在現場,你應該先留下來檢查傷者的狀況,然后再等有人經過時求助或者自己撥打電話求助。7.安撫傷者。盡力安撫尚有意識的傷者,使他保持清醒,告訴他救援很快就到、他會很快好起來,等等,讓傷者充滿希望。
●如果很難再有其他人經過現場,你必須先使傷者脫離危險,然后再去尋求支援和飲水。
除非是嚴重燒傷的傷者可以喝一點水,否則不要讓傷者進食和飲水。
除非是特殊需要,否則不要輕易移動傷者。
不要因為傷者傷勢非常嚴重而恐慌地尖叫,做出一些不當行為。
避免引起尚有意識的傷者休克。
特殊事故和傷害
燒傷與燙傷
盡快脫去傷者身上燃著的衣物并用水冷敷燒傷部位,減輕燒傷和燙傷程度。滾燙的濕衣物仍然會燙傷傷者,所以必須在脫去之前用水將衣物冷卻。
如果燃著的衣物粘在了傷者的皮膚上,不要強行脫去傷者衣物。
傷口感染
必須包扎好傷者暴露在外的傷口,以免引起感染。
昏迷的傷者
必須清理昏迷傷者的呼吸道。
骨折
為了避免引起傷者進一步骨折或拉傷肌肉組織,可以固定傷者受傷的腿,減少受傷部位的活動。
如果已經叫了救護車,就不要使用臨時夾板來捆綁傷者的腿,因為救護人員會帶來更專業的醫療設備。
體溫
為傷者裹上毛毯,保持體溫。
不要用熱水袋或過多的衣物包裹傷者,這容易導致傷者因體溫過高而引起血管擴張、皮膚發紅,甚至突然休克。
緊急事故處理須知
急救人員或其幫手在撥打120或請求其他援助時必須向對方提供以下基本信息:
●撥叫方的電話號碼,以便需要時再次聯系。
●事故發生的具體地點,越具體越好,例如在哪條路上或事故現場旁邊有什么顯著標記等。
●事故的性質、嚴重程度和緊急程度等。
●傷者的傷勢情況。
●傷者的年齡、性別等基本情況。
● 造成事故的危險品的名稱,如煤氣、電、化學物質等。
搬動傷者
急救人員在實施急救時首先應該做的就是保護好傷者的身體,讓傷者的身體處于舒適位置。如果處理馬虎,可能會導致傷者傷勢惡化甚至帶來生命危險。
何時需要搬動傷者
一般說來,只有在確實無法獲得醫務救援或傷者當時有生命危險時才能搬動傷者。如以下幾種情況。
●在車流量大的馬路上,為避免造成交通阻塞。
●在危險的建筑物里,如房屋著火或倒塌等。
●在充滿煤氣或其他毒氣的房間里,如充滿一氧化碳的車庫。
搬動傷者之前的準備工作
●如果不得不搬動傷者,急救人員必須首先判斷一下傷者傷勢的性質和嚴重程度,尤其是脖子和脊柱部位的傷。如果傷者的頭部、脖子、胸部、腹部和四肢等部位受傷,必須用物體支撐住受傷部位再進行移動。
●如果無法確定(仍然有意識并能自由呼吸的)傷者的傷勢嚴重程度,就按傷者被發現時的姿勢來移動傷者。
不要移動因擠壓而受傷的傷者,否則會給傷者帶來更大的傷害。
在只有一個急救人員在場的情況下,盡量尋找外援,不要擅自移動傷者。
搬動傷者的基本規則
在傷者需要搬動的情況下,急救人員必須嚴格按照下面的步驟來搬動傷者。
基本規則
急救人員必須:
●靠近傷者。
●兩腳分開,保持平穩站立。
●雙膝彎曲,半蹲,不要彎腰(a)。
●背部挺直(b)。

●雙手緊緊抓住傷者身體。
●雙腿(而不是背)用力,將傷者背起,同時用肩膀支撐住傷者的身體。
●如果傷者身體向下滑,就讓其輕輕滑落在地上,以免對傷者造成進一步傷害。
不要阻止傷者下滑,否則可能會弄傷你的背。
不要試圖單獨搬動體重過重的傷者,如果能獲得幫助的話,最好幾個人一起搬動傷者,可以避免對傷者造成額外的傷害。
注意事項
搬動傷者的方式很多。無論何時,使用這些方法時都必須注意以下要點:
●尋找幫手。
●確定傷者的身高和體重。
●確定傷者需要被搬動的距離。
●搬動傷者時要經過的地方的地形。
●傷者傷勢的類別及嚴重程度。
現場只有一個急救人員
拖動傷者
在傷者無法自己行走,也沒有足夠的人手抬傷者,又必須馬上轉移傷者的情況下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拖動傷者
1.將傷者的手臂在其胸前交叉(a)。2.解開傷者身上的外套,卷到傷者頭部下方(b)。3.蹲在傷者身后,抓住他肩膀上的衣服,慢慢地拖動傷者(c)。

●如果傷者沒有穿外套,你可以兩手頂住傷者的腋窩拖動他。
攙扶傷者
當傷者在旁人攙扶下可以自己行走時,采用以下方法。
■攙扶傷者
1.站在傷者受傷的一側。2.將傷者的一只手臂繞在你的脖子上,并抓住這只手。3.用你的另外一只手繞過傷者的腰,抓住傷者的衣服,攙扶傷者前進。

若傷者的上肢受傷,不能采用以上方法。
手呈搖籃狀抱起傷者
這個方法只針對兒童或體重較輕的傷者。
像消防人員扛升降機一樣扛起傷者
如果急救人員無法采用以上方式,而又必須立刻轉移傷者時,可以采用這個方法。這時不要求傷者有意識,但傷者必須是兒童或體重很輕者。
■扛起傷者
1.幫助傷者站立起來。2.用右手握住傷者腰的左側(a)。3.膝蓋彎曲,身體向前傾,小心地將右肩放在傷者的腹股溝下,將傷者的身體扛起來,并使之自然地從你的肩和背俯下去。用右臂從傷者窩處繞過去并握住(b)。4.站起身,調整傷者的姿態,讓其平穩地趴在你的肩膀上(c)。


● 如果傷者無法站立,不得已時可以翻轉他的身體,讓他面部向下,并使他雙膝跪地支撐住身體呈直立姿態。然后急救人員從正面靠近傷者,用兩只手臂穿過傷者腋窩使他站立起來。

現場有兩個急救人員
如果現場有兩個急救人員,可以用手為傷者搭一個座椅來搬運。
四手“扶椅”
在傷者能夠用手臂配合急救人員的情況下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四手“扶椅”法搬動傷者
1.兩個急救人員分別用右手抓住自己的左手腕,左手抓住對方的右手腕(a)。2.二人同時蹲下。3.傷者坐在急救人員的手臂上,并用兩只手臂摟住兩位急救人員的脖子(b)。4.兩個急救人員同時站起身。5.同時邁出位于外側的一只腳,然后步調一致向前進。

兩手“扶椅”
在傷者手臂受傷、無法配合急救人員行動的情況下,通常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兩手“扶椅”法搬動傷者
1.兩個急救人員面對面蹲在傷者的兩側。2.二人各伸出一只手臂,交叉放在傷者的背后,同時抓緊傷者的衣服(a)。3.二人各自將另外一只手臂放在傷者大腿下,同時握緊對方手腕,輕輕抬起傷者(b)。4.兩位急救人員同時站起,并同時邁出外側的一只腳,然后步調一致向前進。

●如果傷者沒有穿可供急救人員抓握的衣服,必要時,可以互相抓住對方的手腕。
利用椅子搬運
如果需要將傷者搬動很長距離,或需要上下樓梯,那么使用椅子來搬動傷者是最合適的了。但是,該方法只適合有意識且傷勢輕微的傷者。
■用椅子搬動傷者
1.確保椅子可以承受傷者的體重。2.確保搬動途中沒有任何障礙物。3.用桌布或者大繃帶將傷者的軀干和大腿固定在椅子上(a)。4.兩位急救人員分別站在椅子的前后位置。將椅子向后傾斜(離開地平面約30°角),然后抬起(b)。5.一個急救人員支撐住椅背及傷者;另外一個面對傷者,抓住椅子前腿,順著走廊或樓梯小心地往后移動。


●如果樓梯或者走廊足夠寬敞,急救人員可以站在椅子兩側,兩人各自抓住椅子的一條前腿和一條后腿,向前移動。
將椅子傾斜前要告訴傷者,避免傷者進一步受傷或受驚嚇。
擔架
如果要將傷者移動很遠的距離,可以使用擔架。如果現場沒有擔架,可以利用外套等物品制作一個簡易擔架。在使用擔架時,最基本的原則是:使傷者的頭、脖子和身體的位置在同一條直線上,并確保傷者的呼吸道暢通。
● 如果有毛毯,可以將毛毯鋪在擔架上。當傷者躺上去之后,再用毛毯把他包裹起來。
■制作簡易擔架

1.找2~3件外套。2.將衣服的袖子往里塞進去,將兩根棍子分別從兩側袖筒里穿過去(a)。3.把外套的扣子扣上或拉鏈拉上,簡易擔架的制作就基本完成了(b)。4.試用擔架。可以先讓一個沒有受傷的人躺到擔架上試一下,確保它能夠安全地承受一定的重量。

如果當時沒有外套等,可以用以下物品代替:
●結實的麻布袋:在布袋的底部戳幾個洞,用棍子穿過去。
●寬繃帶:可以將寬繃帶的兩頭系在兩根棍子上,每隔一定距離系一條,把兩根棍子連接起來。
●結實的毛毯、防水油布或者布袋:把它們鋪展開來,將棍子放在兩邊恰當的位置,接著用毛毯等物從兩邊將棍子裹起來固定住,抬起來后要使毛毯能承受傷者的體重。
■把傷者移上擔架
1.一個人小心地翻轉傷者的身體使未受傷的一側貼地。2.另外一個人將擔架放在傷者的身下。3.傷者躺上去后再小心地翻轉擔架使其平放在地板上。

●如果傷者已經昏迷,讓傷者趴在展開的擔架上,并使其處于最有利于恢復呼吸的狀態。
現場有兩個以上的急救人員
翻轉脊柱受傷的傷者
當傷者發生嘔吐現象時,務必使其身體側躺,以免他在平躺時嘔吐物被吞入而引起不適,造成傷勢惡化。
這項工作需要6個急救人員共同完成。
■翻轉脊柱受傷者
其中3個人在傷者身體一側,另外2個人在傷者身體另一側,還有1個人在傷者的頭部位置,6個人共同合作,把傷者身體翻轉到側躺狀態。翻轉傷者時要非常小心,不要扭動或彎曲他受傷的脊柱。

確保傷者的頭部與其身體正面處于同一水平面。
移動脊柱骨折的傷者
這項工作需要7個人共同完成。
■移動脊柱受傷者
1.緊緊固定住傷者的頭、肩膀和骨盆,在腳踝、膝蓋和大腿之間放上軟墊等物(a)。2.把傷者的雙腿綁在一起。用8字形繃帶將傷者的雙腿綁在一起(b)。3.在傷者身體兩側分別站3個人。4.剩下的一個人蹲在傷者的頭部位置,查看傷者身體的中軸線,使傷者頭部正面與脖子正面處于同一水平線上,將兩只手分別放在傷者頭部的兩側便可檢測二者是否處于同一水平線。處于傷者頭部位置的急救人員指揮其他急救人員的行動。5.輕輕挪動傷者身體,急救人員把手臂放在傷者身體下方,將傷者抬起(c)。



一定要確保傷者頭部正面與身體正面處于同一水平線。
脫去傷者身上的衣物
脫去傷者的外套
有時為了便于檢查傷者的傷勢或治療傷者,必須脫去傷者的衣物。當然,有時候也并不需要脫去傷者的衣服就能夠檢查到傷勢,如骨折,還有一些傷口可以直接從明顯破裂的衣服外看到。
如果必須脫去傷者的衣物,也要盡量在不影響傷者的情況下脫去他的少量衣物。對于清醒的傷者,要先征求他的意見才可以脫去他的衣物。
如果傷者是位女性,有時必須將其身上過緊的內衣解開。
如果不是非常必要的話,盡量不要脫去傷者的衣物,因為脫衣物時可能會給傷者帶來一些額外的傷害。
■脫去(手臂受傷的)傷者的外套、襯衫和內衣
1.抬起傷者的上半身,將外套從他的肩膀往下拉(a)。2.彎曲傷者未受傷的手臂,并將它從衣袖中抽出。3.輕輕地將另一只衣袖從受傷的手臂上脫下(b)。

●如果這樣脫起來有困難,可以沿著傷者受傷的手臂將上衣的縫合處撕開,這樣可能更安全。
■脫去(腿受傷的)傷者的褲子
1.如果傷者的小腿或膝蓋受傷了,可以將褲管卷起來(a)。2.如果傷者大腿受傷了,從傷者腰部將褲子褪下(b)。

●如果這樣脫起來有困難,急救人員可以從褲管的縫合處將褲管撕開。
■脫去(腳受傷的)傷者的鞋子
1.固定住傷者的腳踝(a)。2.剪掉或解開鞋子上所有的帶子(b)。3.脫去鞋子(c)。

●如果傷者穿的是長靴,很難脫下,急救人員可以用鋒利的刀片從靴子后面的縫合處小心地將其割開。
脫去傷者的襪子
如果急救人員按照正常方式去脫傷者的襪子很困難的話,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脫去傷者的襪子
1.將兩個手指放在傷者的腿和襪子之間。2.將襪子的邊提起,從急救人員的兩個手指之間剪開襪子。

脫去傷者頭上的安全帽
下面介紹脫去傷者頭上兩種不同的安全帽—透氣型安全帽和盔式帶玻璃罩安全帽—的方法。一般情況下,強烈建議急救人員不要脫去傷者頭上的安全帽,因為在如頸骨骨折之類的事故中,這樣做可能會導致傷者癱瘓甚至死亡。大部分情況下,安全帽可以保護頭部避免受到嚴重傷害。如果不得不脫去傷者的安全帽時,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在脫去傷者頭上的安全帽之前,先摘下傷者的眼鏡。
●如果傷者能夠自己脫去頭上的安全帽,那是最好不過了。
脫去傷者頭上的透氣型安全帽
透氣型安全帽就是只蓋住頭部,臉部露在外面的安全帽。這項工作需要兩個急救人員共同完成。
■脫去傷者的透氣型安全帽
1.一個人解開或割斷系在傷者下巴的安全帽帶子(a)。2.另外一個人用手托住傷者的頭和脖子。3.用兩只手分別托住安全帽的兩側。4.把安全帽向上和向后拉,便可以脫去(b)。


脫去傷者頭上的盔式帶玻璃罩安全帽
這項工作也需要兩個急救人員共同完成:一個人用手托住傷者的頭和脖子,另一個人脫去傷者的安全帽。
除非是在傷者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否則千萬不要試圖脫去傷者頭上已經破碎的盔式帶玻璃罩安全帽。例如遇到以下幾種情況就不得不脫去傷者的安全帽。
●安全帽阻礙了傷者呼吸。
●傷者已經沒有呼吸和脈搏。
●傷者發生嘔吐現象。
■脫去傷者的盔式帶玻璃罩安全帽
1.其中一個人將兩只手分別放在安全帽的兩側,用手托住傷者下頜,使其頭部保持平穩。2.另外一個人解開或剪掉系在傷者下巴上的安全帽帶子(a)。3.使傷者的頭骨和下頜骨保持不動(b)。4.將安全帽往后傾斜,露出傷者的下巴和鼻子(c)。5.再將安全帽向前傾,輕輕往上脫離傷者頭部(d)。6.脫下安全帽(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