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心的紫羅蘭
入選理由
紀伯倫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文章情節跌宕,表現手法多樣
筆調委婉,哲理深刻
在一座孤零零的花園里,有一株紫羅蘭,花瓣艷麗,芳香四溢,幸福愉快地生活在同伴當中,得意揚揚地在群芳之間左右擺動。
一天早晨,紫羅蘭戴著露珠桂冠,抬眼環望四周,看到一朵玫瑰花,軀干苗條,翹首天空,恰似一柄火炬,插在寶石燈上。
紫羅蘭咧開她那藍色的嘴唇,嘆息道:“唉,在群芳當中,我最不走運;在百卉之中,我的地位最低!大自然把我造就得如此低矮渺小,我只配伏在地上生存,不能像玫瑰那樣,枝插藍天,面朝太陽。”
玫瑰花聽到鄰居紫羅蘭的哀嘆,笑著搖了搖頭,然后說:“百花群里,你最糊涂。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大自然賦予你芳香、文雅和美貌,這都是別的花草所沒有的。你還是趕快打消你這些奇怪的念頭和有害愿望吧!滿足天賜予你的福氣吧!你要知道:虛懷若谷,地位無比高尚;貪得無厭的人,永遠貧困饑荒。”

紀伯倫像
·作者簡介·
紀伯倫(1883~1931),黎巴嫩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旅美派代表作家。出生在黎巴嫩北部,12歲時隨母親到美國,兩年后回國學習。1908年因發表小說《叛逆的靈魂》激怒當局,再次前往美國,后到法國學習。1912年起定居紐約,從事文藝創作活動。他的早期創作以小說為主,主要有短篇集《音樂》、《草原的新娘》和中篇小說《折斷的翅膀》等,具有強烈的叛逆精神,矛頭直指封建暴政,同時形成了情節淡化的散文詩化的風格。定居美國后,以散文和散文詩創作為主,用阿拉伯文發表了散文詩集《淚與笑》、長詩《行列》等,用英文發表了散文詩集《先驅者》、《先知》等。其中《先知》通過一位東方智者的“講說”,談到了愛、婚姻等26個方面的問題,用詩般的語言講述哲理,充滿了詩化的智慧和詩意的美,是融合東西方文學傳統革新之作。
紫羅蘭答道:“玫瑰花,你之所以這樣安慰我,因為你已得到了我想得到的一切;你之所以用格言來掩飾我的低下地位,因為你偉大高尚。在倒霉者的心中,幸運兒的勸誡是何等苦澀;在弱者面前慷慨陳詞的強者,何其冷若冰霜!”
大自然聽了玫瑰花與紫羅蘭之間的對話,禁不住打了個寒戰,繼之提高了嗓門,說:“紫羅蘭,我的女兒,你怎么啦?我了解你,你樸實無華,小巧玲瓏,溫文爾雅。究竟是貪欲纏住了你的心,還是虛榮占據了你的心?”
紫羅蘭乞憐道:“力大恩深的母親,我謹向您傾訴我心中的懇求和希望,萬望您答應我的要求:讓我變成一株玫瑰花,哪怕只有一天。”
大自然說“:你不知道你的要求意味著什么。你不知道華美外觀的背后所隱藏的巨大災難。倘若你的身軀變高,外貌改變,成為一株玫瑰花,恐怕到時候連后悔都來不及了。”
紫羅蘭苦苦哀求:“改變我的外貌吧!讓我變成一株身軀高大、昂首藍天的玫瑰花……到那時,不管怎樣,我的愿望總算實現了。”
大自然無奈:“叛逆的傻瓜,我答應你的要求!倘若遇到災禍,你只能抱怨自己太傻。”
大自然伸出她那無形的神手,輕輕觸摸紫羅蘭的根部,頓時出現了一株高出群芳之首、色彩斑斕奪目的玫瑰花。
那天傍晚,天色突變,烏云急聚,狂風驟起,撕破世間沉寂,電閃雷鳴、疾風暴雨一齊向花園襲來。剎那間,萬木枝條盡折,百花軀干彎曲,枝長桿高的花木被連根拔掉,幸免者只有伏在地面上、隱身石縫間的矮小花木荊棘。
與此同時,那座孤零零的花園也遭受了其他花園所經歷的浩劫和沖擊,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風暴未息,烏云未消,已見園中花落滿地。風暴過后,只有隱蔽在墻根下的紫羅蘭安然無恙。
一位紫羅蘭少女抬起頭來,望著園中花木敗落的慘狀,得意地微笑了。她當即呼喚同伴:“姐妹們,快來看哪!看看風暴是怎樣對待那些盛氣凌人的高大花木的吧!”
另一位紫羅蘭姑娘說:“我們低矮,匍伏在地面上,但經過暴風驟雨,我們安然無恙。”
第三位紫羅蘭姑娘說:“我們雖然體軀微小,但暴風雨沒把我們壓倒。”
就在這時,紫羅蘭王后走了出來。她發現昨天還是紫羅蘭的那株玫瑰就在自己身邊,只見它已被風暴連根拔掉,葉子散落了一地,仿佛身中萬箭,被風神拋到了濕漉漉的草叢之間。
紫羅蘭王后挺起腰桿,舒展葉片,大聲呼喚:“我的女兒們,你們仔細看看!這株紫羅蘭為貪欲所慫恿,變成一株玫瑰花,挺拔一時,不久被拋入萬丈深淵。但愿這能成為你們的明鑒。”
那株玫瑰花戰栗著,使盡全身力氣,上氣不接下氣地說:“知足安分的傻姐妹們,聽我對你們說:昨天,我像你們一樣,端坐在綠葉中間,滿足于天賜之福。知足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將我與生活的風暴隔離開來,使我心地坦然,無憂無慮,無難無災。我本來可以像你們一樣,靜靜匍伏在地面,冬來以雪花裹身,沒有弄明大自然的秘密,便與同伴一起步入死一般的沉寂。我本來可以避開那令人貪婪的事情,棄絕那些超越我自身天性的東西。可是,我在靜夜里聽上天對人間說:‘存在的目的在于追求存在以外的東西。’于是,我背棄了我的靈魂,一心想得到我不應得到的東西。正是這種貪欲,使背棄心理變成一種巨大力量,使我的內心渴望變成了異想天開的幻想,于是,我要求大自然——大自然不過是我們內心夢想的外觀——將我變成一株玫瑰花。大自然立即讓我如愿以償。大自然常用她的偏愛與渴望改變自己的形象。”
玫瑰花沉默片刻,又自鳴得意地說:“我當了一個小時的皇后。我用玫瑰花的眼睛觀看了宇宙,用玫瑰花的耳朵聽到太蒼竊竊私語,用玫瑰花的葉子感觸光明。諸位當中,誰能得到我這份光榮?”
爾后,玫瑰花彎下脖子了,用近似喘息的聲音說:“我就要死去了。我心中有一種特殊的感觸,這是在我之前的紫羅蘭不曾有過的。我就要死去了。我終于了解了我出生的有限天地之外的一些事情。這就是生活的目的。這就是隱藏在晝夜間發生的偶然事件背后的真正實質。”
玫瑰花合上葉子,渾身一顫,便死去了。此時此刻,她的臉上綻現出神圣的微笑——愿望實現后的微笑——勝利的微笑——上帝的微笑。
作/品/賞/析
《貪心的紫羅蘭》是一篇意韻雋永的優美散文,文章以童話式的筆調,象征性地塑造了一位不甘寂寞、平淡的生活,追求斑斕、嶄新的生活,最終為之獻出自己生命的理想追求者的形象。全文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敘述了“貪心”的紫羅蘭一心要變為美麗的玫瑰并最終如愿以償的故事。第二部分敘述了變成玫瑰花的紫羅蘭遭遇暴風雨襲擊而“喪身”的故事。文章情節跌宕,深蘊哲理,擬人、比喻、象征手法以及對話式和內心獨白的表述方式,使文章生動自然,朗朗上口。作者以委婉的筆調,借紫羅蘭之口,向人們傳達了一個深刻的哲理:人生存在的目的在于追求存在以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