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葡萄月令

汪曾祺

入選理由

勞作中的文人雅趣

沖淡中洋溢滿懷真誠

當(dāng)代文人散文的典范

一月,下大雪。

雪靜靜地下著。果園一片白。聽不到一點(diǎn)聲音。

葡萄睡在鋪著白雪的窖里。

二月里刮春風(fēng)。

立春后,要刮四十八天“擺條風(fēng)”。風(fēng)擺動樹的枝條,樹醒了,忙忙地把汁液送到全身。樹枝軟了。樹綠了。

雪化了,土地是黑的。

黑色的土地里,長出了茵陳蒿。碧綠。

葡萄出窖。

把葡萄窖一鍬一鍬挖開。挖下的土,堆在四面。葡萄藤露出來了,烏黑的。有的梢頭已經(jīng)綻開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蒼白的小葉。它已經(jīng)等不及了。

把葡萄藤拉出來,放在松松的濕土上。

不大一會,小葉就變了顏色,葉邊發(fā)紅;——又不大一會,綠了。

汪曾祺像

三月,葡萄上架。

先得備料。把立柱、橫梁、小棍,槐木的、柳木的、楊木的、樺木的,按照樹棵大小,分別堆放在旁邊。立柱有湯碗口粗的、飯碗口粗的、茶杯口粗的。一棵大葡萄得用八根、十根,乃至十二根立柱。中等的,六根、四根。

先刨坑,豎柱。然后搭橫梁,用粗鐵絲摽緊。然后搭小棍,用細(xì)鐵絲縛住。

·作者簡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1943年從昆明西南聯(lián)合大學(xué)中文系畢業(yè)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學(xué)國文教員和歷史博物館職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在北京文聯(lián)、中國民間文學(xué)研究會、北京京劇院工作,并執(zhí)編《北京文藝》、《民間文學(xué)》等刊物。主要作品有小說集《邂逅集》、《汪曾祺短篇小說選》,散文集《蒲橋集》、《汪曾祺自選集》及一些京劇劇本。

然后,請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來,得費(fèi)一點(diǎn)勁。大的,得四五個人一起來。“起!——起!”哎,它起來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條向三面伸開,像五個指頭一樣的伸開,扇面似的伸開。然后,用麻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涼涼快快地在上面呆著。

上了架,就施肥。在葡萄根的后面,距主干一尺,挖一道半月形的溝,把大糞倒在里面。葡萄上大糞,不用稀釋,就這樣把原汁大糞倒下去。大棵的,得三四桶。小葡萄,一桶也就夠了。

四月,澆水。

挖窖挖出的土,堆在四面,筑成壟,就成一個池子。池里放滿了水。葡萄園里水氣泱泱,沁人心肺。

葡萄喝起水來是驚人的。它真是在喝?!葡萄藤的組織跟別的果樹不一樣,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細(xì)小的導(dǎo)管。這一點(diǎn),中國的古人早就發(fā)現(xiàn)了。《圖經(jīng)》云:“根苗中空相通。圃人將貨之,欲得厚利,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故俗呼其苗為木通。”“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是不對的。葡萄成熟了,就不能再澆水了。再澆,果粒就會漲破。“中空相通”卻是很準(zhǔn)確的。澆了水,不大一會,它就從根直吸到梢,簡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澆過了水,你再回來看看吧:梢頭切斷過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是一種什么力量使葡萄拼命地往上吸水呢?

施了肥,澆了水,葡萄就使勁抽條、長葉子。真快!原來是幾根根枯藤,幾天功夫,就變成青枝綠葉的一大片。

五月,澆水、噴藥、打梢、掐須。

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別的果樹都不這樣。別的果樹都是刨一個“樹碗”,往里澆幾擔(dān)水就得了,沒有像它這樣的:“漫灌”,整池子的喝。

噴波爾多液。從抽條長葉,一直到坐果成熟,不知道要噴多少次。噴了波爾多液,太陽一曬,葡萄葉子就都變成藍(lán)的了。

葡萄抽條,絲毫不知節(jié)制,它簡直是瞎長!幾天功夫,就抽出好長的一節(jié)的新條。這樣長法還行呀,還結(jié)不結(jié)果呀?因此,過幾天就得給它打一次條。葡萄打條,也用不著什么技巧,一個人就能干,拿起樹剪,劈劈啪啪,把新抽出來的一截都給它鉸了就得了。一鉸,一地的長著新葉的條。

葡萄的卷須,在它還是野生的時(shí)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別的什么樹木上。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人給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點(diǎn)用也沒有了。卷須這東西最耗養(yǎng)分,——凡是作物,都是優(yōu)先把養(yǎng)分輸送到頂端,因此,長出來就給它掐了,長出來就給它掐了。

葡萄的卷須有一點(diǎn)淡淡的甜味。這東西如果腌成咸菜,大概不難吃。

五月中下旬,果樹開花了。果園,美極了。梨樹開花了,蘋果樹開花了,葡萄也開花了。

都說梨花像雪,其實(shí)蘋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有人說葡萄不開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顏色淡黃微綠,不鉆進(jìn)葡萄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開花期很短。很快,就結(jié)出了綠豆大的葡萄粒。

六月,澆水、噴藥、打條、掐須。

葡萄粒長了一點(diǎn)了,一顆一顆,像綠玻璃料做的紐子。硬的。

葡萄不招蟲。葡萄會生病,所以要經(jīng)常噴波爾多液。但是它不像桃,桃有桃食心蟲;梨,梨有梨食心蟲。葡萄不用疏蟲果。——果園每年疏蟲果是要費(fèi)很多工的。蟲果沒有用,黑黑的一個半干的球,可是它耗養(yǎng)分呀!所以,要把它“疏”掉。

七月,葡萄“膨大”了。

掐須、打條、噴藥,大大地澆一次水。

追一次肥。追硫銨。在原來施糞肥的溝里撒上硫銨。然后,就把溝填平了,把硫銨封在里面。

漢朝是不會追這次肥的,漢朝沒有硫銨。

八月,葡萄“著色”。

你別以為我這里是把畫家的術(shù)語借用來了。不是的。這是果農(nóng)的語言,他們就叫“著色”。

下過大雨,你來看看葡萄園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瑪瑙,紅的像紅寶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飽滿、磁棒、挺括,璀璨琳瑯。你就把《說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了來吧,那也不夠用呀!

可是你得快來!明天,對不起,你全看不到了。我們要噴波爾多液了。一噴波爾多液,它們的晶瑩鮮艷全都沒有了,它們蒙上一層藍(lán)兮兮、白糊糊地的東西,成了磨砂玻璃。我們不得不這樣干。葡萄是吃的,不是看的。我們得保護(hù)它。

過不兩天,就下葡萄了。

一串一串剪下來,把病果、癟果去掉,妥妥地放在果筐里。果筐滿了,蓋上蓋,要一個棒小伙子跳上去蹦兩下,用麻筋縫的筐蓋。——新下的果子,不怕壓,它很結(jié)實(shí),壓不壞。倒怕是裝不緊,逛里逛當(dāng)?shù)摹D牵瑏砘匾换斡疲脿€!

葡萄裝上車,走了。

去吧,葡萄,讓人們吃去吧!

九月的果園像一個生過孩子的少婦,寧靜、幸福,而慵懶。我們還給葡萄噴一次波爾多液。哦,下了果子,就不管了?人,總不能這樣無情無義吧。

十月,我們有別的農(nóng)活。我們要去割稻子。葡萄,你愿意怎么長,就怎么長著吧。

十一月,葡萄下架。

把葡萄架拆下來。檢查一下,還能再用的,擱在一邊。糟朽了的,只好燒火。立柱、橫梁、小棍,分別堆垛起來。

剪葡萄條。干脆得很,除了老條,一概剪光。葡萄又成了一個大禿子。

剪下的葡萄條,挑有三個芽眼的,剪成二尺多長的一截,捆起來,放在屋里,準(zhǔn)備明春插條。

其余的,連枝帶葉,都用竹笤帚掃成一堆,裝走了。

葡萄園光禿禿。

十一月下旬,十二月上旬,葡萄入窖。

這是個重活。把老本放倒,挖土把它埋起來。要埋得很厚實(shí)。外面要用鐵鍬拍平。這個活不能馬虎。都要經(jīng)過驗(yàn)收,才給記工。

葡萄窖,一個一個長方形的土墩墩。一行一行,整整齊齊地排列著。風(fēng)一吹,土色發(fā)了白。

這真是一年的冬景了。熱熱鬧鬧的果園,現(xiàn)在什么顏色都沒有了。眼界空闊,一覽無余,只剩下發(fā)白的黃土。

下雪了。我們踏著碎玻璃碴似的雪,檢查葡萄窖,扛著鐵鍬。

一到冬天,要檢查幾次。不是怕別的,怕老鼠打了洞。葡萄窖里很暖和,老鼠愛往這里面鉆。它倒是暖和了,咱們的葡萄可就受了冷啦!

作/品/賞/析

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空泛的好為人師的大道理,也少有宏大題材,流淌在字里行間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愛好,彌漫著文人的情調(diào)。在他筆下,一草一木總關(guān)情。《葡萄月令》洋溢的仍是生之趣味,顯示出作者的文人雅趣和逸興。“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水則意溢于水”,山山水水在汪曾祺的筆下都是有情物。“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以一顆善感之心,書寫周圍的一草一木,自然沖淡之間飛揚(yáng)著滿懷的真誠。品讀《葡萄月令》,會讓我們愛上一年四季的各時(shí)生活。

《葡萄月令》寫一年12個月,葡萄的生長情況。作者像是記錄自己小孩子的成長過程一般,用近似日記的形式,將葡萄在各個月份的生長情況和農(nóng)事過程清晰地展現(xiàn)給讀者,使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感覺像是親自在田間施肥澆水,目睹孩童般的葡萄日日成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宁县| 山阳县| 鹤壁市| 时尚| 百色市| 阿克陶县| 堆龙德庆县| 新昌县| 博罗县| 温州市| 襄汾县| 公主岭市| 龙海市| 广宁县| 大方县| 大荔县| 邓州市| 遵化市| 高清| 盐边县| 绥江县| 昌黎县| 徐州市| 左贡县| 平利县| 调兵山市| 兴安县| 汉沽区| 南平市| 大悟县| 通化市| 泉州市| 柞水县| 丹巴县| 吉安市| 娱乐| 清远市| 鄱阳县| 南投县| 皋兰县| 库尔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