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兒童百科全書
- 張榮華
- 1446字
- 2019-01-03 12:58:22
眼鏡蛇和它們的親戚
眼鏡蛇科包括許多廣為人知的毒蛇,這些蛇嘴的前部都有短而固定的中空毒牙。眼鏡蛇共有62屬、270多種,這些蛇遍布世界各地,還包括許多溫暖的海域。珊瑚蛇是南、北美洲的代表種類,一共有約60種。這類蛇顏色鮮艷,身上環(huán)繞著紅色、黑色、白色或黃色的帶狀條紋。盡管它們大多數(shù)生活在雨林中,但有的還會出現(xiàn)在墨西哥北部和美國西南部的干旱地帶。它們多數(shù)以其他爬行動物為食,其中包括蛇和在地道里生活的蚓蜥。這些蛇的毒液威力很大而且會很快發(fā)作,所有種類對人類來說都是很危險的。
非洲的眼鏡蛇包括樹眼鏡蛇——一種長而細的蛇,它們中有3種都生活在樹上。而第4種——黑色樹眼鏡蛇主要生活在陸地上。這類蛇都是在白天捕食,行動迅速,并且有一雙大眼睛和光滑的鱗片。黑色樹眼鏡蛇身長可以超過3米,外表恐怖。當被驚擾時,它們的脖子會微微變扁,這種特性和眼鏡蛇很相似。眼鏡蛇有25種,它們生活在非洲和亞洲的南部和東南部。盡管亞洲的眼鏡王蛇是眼鏡蛇中最大的(可以長到5米),但非洲的眼鏡蛇平均來說還是最大的。非洲眼鏡蛇的風帽很顯眼。有幾種如噴毒眼鏡蛇,它們可以從毒牙上前面的小孔里噴出毒液。南非的唾蛇也很特別,它們通常分娩生產(chǎn)小蛇,也噴毒,受到驚嚇時,還會以假死逃生。另一些亞洲的眼鏡蛇包括環(huán)蛇,這種蛇身體細長,在夜間捕食其他蛇類,許多身體呈三角形,顏色鮮艷,和一些小的眼鏡蛇群組共同歸入單獨的長腺蛇亞科中。長腺蛇的兩種顏色都很鮮艷,受到驚擾時,它們會把尾巴抬起來,露出身下醒目的鮮紅色。它們的毒腺很大,占其身體長度的1/3,盡管它們不招惹人,但只要被它們咬到,其毒性足以致人于死地。珊瑚蛇一般以其他蛇為食。
除了北部少數(shù)幾種無毒蛇外,澳大利亞和新幾內(nèi)亞的眼鏡蛇是這一地區(qū)唯一的高等蛇類。它們已搬進其他一些種類占據(jù)的小環(huán)境中,因此,有些眼鏡蛇的外貌和行為習慣很像鞭蛇、樹眼鏡蛇、珊瑚蛇,甚至有的還像蝰蛇。澳大利亞的眼鏡蛇的食物很雜,從無脊椎動物到小型哺乳動物,都在其捕食范圍之內(nèi)。內(nèi)陸太攀蛇通常被認定為是世界上最毒的蛇,是確定的哺乳動物捕食者,但大多數(shù)種類還是捕食像石龍子一類在這一地區(qū)數(shù)量豐富的小蜥蜴。澳大利亞的眼鏡蛇分為卵生和胎生種類。

一條未成年的眼鏡王蛇抬起身子來,處于戒備狀態(tài)。在受到威脅時,這種東南亞的劇毒蛇會撐起它又長又細的風帽,而且有時還可能發(fā)出咆哮聲。
與澳大利亞眼鏡蛇是近親的海蛇和扁尾海蛇有時被歸在一個單獨的科里——因為與其進化起源有關(guān)的一些信息還未被人類所知曉。這些蛇總共有55種,習慣生活在海里,但扁尾海蛇必須得上岸產(chǎn)卵,當它們在陸地上時,它們還可能會曬太陽、喝淡水。海蛇一般生活在沿海的礁石附近,但其中有一種是生活在瀉湖里的。這些蛇的身體都呈圓柱形,這可能有助于它們在有必要時在地上爬行。它們的身體是由鮮明的黑白兩種顏色組成,其尾巴呈扁平狀,這有利于它們的游動。
其他海蛇更喜歡海里的生活,它們從來不主動上岸。有些海蛇身體扁平,但所有海蛇都有像槳一樣的尾巴,而且鼻孔呈瓣膜狀并且能夠關(guān)閉。這些蛇都是分娩生產(chǎn)小蛇。有些種類的蛇生活在珊瑚礁中,通過把頭鉆進裂縫里尋找獵物。雖然大多數(shù)這些蛇以鰻為主食,但有的也吃生活在裂縫里的魚,尤其是蝦虎魚。白腹海蛇和龜頭海蛇只吃魚卵,并且它們的毒性沒有其他種類的強。少數(shù)幾種生活在河口的紅樹林間和泥灘上。而黃腹海蛇是棲居于海洋上層的,它們經(jīng)常成群地漂浮在洋流上層,以魚為食。當黃腹海蛇像一片破船板一般漂在海面時,魚就會被這顯而易見的目標吸引過來,這種蛇顏色很艷麗,是許多魚類的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