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五史故事
- 翟文明 黎娜
- 2031字
- 2019-01-03 12:51:45
以德服人的羊祜
羊祜祖上一直做大官,到他為止,一共有9代都以廉潔有德行而聞名。他的祖父任南陽太守,父親任上黨太守,羊祜本人是蔡邕的外孫、司馬師的妻弟,身份非常高貴。
羊祜12歲的時候死了父親,他的哀悼超過了禮儀的規定,后來侍奉叔叔羊耽,一直非常恭敬。他曾經遇到一個老人,老人告訴他:“你的面相非常好,不到60歲就一定能為國家建立功業。”羊祜長大后博覽群書,善于言談,夏侯威覺得他不同于常人,于是把哥哥夏侯霸的女兒嫁給了他。州官4次征辟他為從事、秀才,五府也請他做官,但他都沒有接受。郭奕見到他之后說:“這就是今天的顏回啊!”后來羊祜和王沈一起被曹爽征辟,王沈勸羊祜去就職,羊祜說:“給別人做事哪有那么容易!”曹爽被殺后,王沈因為是其屬官而被免職,他對羊祜說:“我應該常常記住你以前的話。”羊祜說:“這不是預先就能想到的。”他的先見之明和不自夸就是這個樣子。
夏侯霸投降蜀國后,親友們都和他斷絕了來往,只有羊祜安慰他的家屬,而且更加細致周到地照顧他們。不久,羊祜的母親和哥哥都去世了,羊祜為他們服了十來年的喪。
司馬昭為大將軍時,征辟羊祜,但他沒有應征,后來由公家的車把他送到朝廷,拜為中書侍郎,不久升為給事中、黃門郎。鐘會被殺后,羊祜被任命為相國從事中郎,掌握了國家大權,又調任中領軍,統率宿衛衛士,在皇宮中值班,成為魏國舉足輕重的大臣。
司馬炎稱帝后,羊祜因為有功而被封賞,但他每每對前朝有名望的大臣表示謙讓,不肯居于他們之上。
司馬炎有了滅吳的打算后,派羊祜擔任都督荊州軍事的職務。羊祜到了南方后,開設學校,安撫百姓,得到了當地人的擁護。他對吳國人宣布,投降過來的人如果想回去就讓他回去,絕不阻攔。當時如果長吏死在官邸的話,繼任者會認為那個地方不吉利,經常拆毀蓋新的。羊祜認為生死有命,下令禁止這種陋俗。吳國石城的守備軍隊離襄陽有700多里,經常來騷擾,羊祜用計讓吳國撤掉了石城的守備。他減少了一半的守軍,把精簡出來的人派去屯田,一共開墾了800多頃土地,獲得豐收。羊祜剛來的時候軍隊里連100天的糧食都沒有,但到了后期,軍隊里儲蓄的糧食可以用10年。
羊祜在軍中常穿又輕又保暖的衣服,不穿盔甲,侍衛不過十幾個人,但他經常因為釣魚而耽誤公務。有一次夜晚想出去釣魚,軍司徐胤拿著武器擋住他的去路,說:“將軍統轄了萬里之多的地方,怎么可以隨便外出呢?將軍的安危就是國家的安危。我徐胤今天如果死了,這門才能開!”羊祜趕緊向他賠笑,并感謝他,從此很少外出了。
吳國西陵都督步闡率領部下前來投降,陸抗前去阻攔,雙方打得非常猛烈。晉武帝下令羊祜前去迎接步闡。羊祜率領5萬人馬出發,結果沒有能接回步闡,因此被貶官。羊祜吸取了春秋時期孟獻子經營虎牢讓鄭國人畏懼、晏嬰在東陽筑城而萊子國投降的經驗,他進駐險要地區,建造了5座城池,占據了大批肥沃的土地,石城以西的地區都被晉軍占有,從此吳國來投降的人絡繹不絕。他進一步安撫前來投降的人,產生了滅亡吳國的想法。后來吳國將領陳尚和潘景進犯,羊祜殺了他們,然后宣揚兩人的節操而厚葬了他們,兩人的家人來迎喪,羊祜很有禮貌地送他們回家。鄧香率軍到夏口搶掠,羊祜活捉了他,然后又把他放了。鄧香很感動,就率領部隊來投降了。羊祜的軍隊進入吳國境內收割當地的糧食作為軍糧,然后根據收割的數量用絹來償還。每次打獵的時候都只限于晉國境內,絕不騷擾吳國。如果獵物是先被吳國人所傷,又被晉國人得到的,都會還給吳國人。吳國人都很佩服欣賞羊祜,稱他為羊公而不叫他的名字。
羊祜和吳國的陸抗相互對峙,互相之間都有使者往來,陸抗稱贊羊祜的德行和度量,即使是樂毅和諸葛亮也不能和他相比。陸抗有一次生病,羊祜送藥給他,陸抗毫不懷疑地服下。有人勸阻他,陸抗卻說:“羊祜哪里會是個害人的人!”陸抗常常告誡部下:“如果他們講德行,而我們講暴力,那就是不戰自敗了。以后不要追求小利,而應該劃分好邊界,好好守住就行了。”吳國皇帝孫皓聽說邊境上很友好,派人來責備陸抗,陸抗說:“一個小村莊都不能不講信義,何況這么大的國家?如果我不這樣做的話,那么會讓羊祜的名聲更大。”
羊祜為人非常謙讓,他的女婿曾勸他:“您應該多多安排自己的親信,有一批人擁戴您,這不是很好嗎?”羊祜沒有回答,后來他對兒子們說:“他的說法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臣子如果樹立私恩就必然違背公義,這是大禍亂,你們要牢記我的意思。”朝廷要給他晉升爵位和增加封地,羊祜要求把這些賞賜給他舅舅的兒子。羊祜生病后要求入朝,等趕回洛陽的時候,皇后去世了,他很悲痛。皇帝特意恩準他帶病來見并可以乘坐小車上殿,不必行禮。上殿坐下來后,羊祜向晉武帝闡述了滅吳的意見和看法。
羊祜的病越來越重,他推舉杜預代替自己,不久就病死了。晉武帝非常悲痛,穿上喪服為羊祜哭泣,當天天氣很冷,晉武帝的淚水流到胡須上都結成了冰。羊祜駐守過的地方的人聽到羊祜死去的消息后都嚎啕大哭,罷市為羊祜舉哀,連吳國的將士都為他哭泣。后來東吳被滅掉后,晉武帝認為這都是羊祜的功勞,還派人到羊祜墓前告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