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鴻與孟光
東漢出了不少有名的隱士,嚴子陵只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個,而梁鴻和孟光作為一對夫妻隱士,在歷史上也很有名氣。
梁鴻的父親很早就死了,當時正好遇上動亂,來不及妥善安葬父親,梁鴻只好用席子將父親的尸體卷起來草草安葬了。梁鴻后來在太學里學習,他家里很窮,但他從來不因為自己窮而自卑,反而崇尚高尚的品德,為人正直,而且他喜歡讀書,幾乎沒有他不懂的學問。但是他從來不寫書,也不輕易發表議論,是一個很謹慎的學子。他結束在太學的學業后,就到上林苑放豬牧羊。有一次他不小心引起了火災,把別人家的房屋給燒了,梁鴻找到那家人,打聽他們的損失情況,把自己養的豬全部賠給人家。但那家人覺得還是太少,梁鴻沒辦法,只好說:“我沒有別的財產了,只能到你家來當工人,用這個來賠償吧。”那家人同意了。梁鴻到了那家后做事很勤快,從來都不偷懶,鄰居們覺得他不是個普通人,把梁鴻看成是忠厚的長者,都譴責那家人不厚道,如此對待梁鴻。那家人也很后悔,開始尊敬起他來,把豬全部還給了他。梁鴻沒有接受,而是離開了那兒,回老家去了。
當時梁鴻的名聲已經傳了出去,許多有權勢的家族都很仰慕他,想把女兒嫁給他,但梁鴻都婉言謝絕了。他們縣有一家姓孟的人家,家里有個女兒,長得又胖又丑,皮膚很黑,力氣大得能夠舉起石臼,所以30歲了還嫁不出去,她自己也不愿意嫁人。父母很奇怪,問她是為什么,她說“:我想嫁給梁鴻那樣賢能的人。”梁鴻聽說這事后并沒有覺得奇怪,而是出人意料地給孟家下了聘禮。孟家女兒請父母給自己做了幾套布衣服和麻鞋,還弄了些放編織品的筐子和紡織用具,直到要出嫁的時候才肯打扮自己出門。
嫁給梁鴻整整7天了,梁鴻連話都不肯跟她說。她跪在床前問道“:我聽說您是個高尚的人,已經謝絕了好幾個好女子了,而我也拒絕過幾個男子的求婚。現在您不喜歡我,那么請告訴我是為什么,我好向您請罪。”梁鴻回答:“我要娶的是能夠穿生毛皮和粗布衣服的女人,這樣她就可以和我一起隱居山林。現在你打扮得這么華麗富貴,這難道是我想要的嗎?”妻子回答:“我這么做其實是想試探您,看您的志向到底如何。我當然準備了隱居穿的衣服的。”于是把發型改了,穿上早已準備好的布衣服走到梁鴻跟前。梁鴻看了之后非常高興,說道:“這才是我梁鴻的妻子啊!這下你可以侍奉我了!”于是替她取名孟光,字德曜。
兩人在一起住了一段時間后,孟光對梁鴻說“:我聽說您一直都想隱居以躲避戰亂,怎么到現在還沒有行動呢?是不是向世俗低頭了?”梁鴻說:“當然不是了,我們現在就隱居吧。”于是兩人一起到了山中隱居下來,梁鴻種田,孟光織布,閑下來的時候就一起讀《詩經》、《尚書》,或者彈琴取樂,內心里非常景仰那些高潔的人,并為以前的24個隱士寫了稱頌的文章。
后來兩人到了吳國,投奔名士皋伯通,平時靠替人舂谷物為生。每天回到家里,孟光都為梁鴻做好飯,在梁鴻面前低下頭不敢看他,把飯放在小桌子上,舉到和自己眉毛平行的高度,將飯菜送到梁鴻跟前。這就是“舉案齊眉”成語的由來。皋伯通看到這種情況后,說:“這個人能讓妻子如此的敬重他,肯定不是普通人。”于是把他們接到家里來住。梁鴻平時閉門在家寫書,一共寫了10多本書。后來梁鴻得了重病,在彌留的時候,他對皋伯通說:“過去季札把兒子埋在贏和博這兩個地方之間,而不把尸體運回故鄉,所以千萬不要讓我的兒子把我的靈柩送回故鄉。”不久梁鴻就去世了。皋伯通等人替他在要離墓邊找了一塊地將他安葬。大家都說:“要離是一個勇烈的人,而梁鴻則是一個品行高潔的人,所以可以把他們葬在一起。”梁鴻被安葬后,孟光就回到了故鄉。
梁鴻和孟光夫妻二人品行高潔,雙雙隱居,過著恩愛而又遵守禮節的生活,千百年來一直為人所景仰,成為夫妻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