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地形奇特的科羅拉多大峽谷

在美國亞利桑那沙漠中部,有一條長約515千米的大峽谷,最深處的格拉尼特峽位于托羅韋帕高地北緣下800米處,深1600米,最寬處達29千米。峽谷峭壁由巖石構成,巖紋清晰可見。谷底為淺黑的片巖(一種容易裂開有變質巖)和富含化石的花崗巖。大峽谷氣象萬千,被公認為北美洲的一大奇景,連羅斯福總統都慨嘆那是“每個美國人都應該一看的勝景”。

大峽谷大體呈東西走向,平均谷深1600米,全長350千米。大峽谷谷底寬度不足1000米,最窄處僅120米。“科羅拉多”在西班牙語中意為“紅河”,這是由于河中夾帶大量泥沙,河水常顯紅色而得名。有人說,在太空唯一可用肉眼看到的自然景觀就是科羅拉多大峽谷。

相傳,大峽谷形成于一次大洪水中。當時,人類被上蒼變成魚才得以生存下來。從此以后,當地的印第安人不吃魚類,到現在也沒有改變。其實,大峽谷是在洶涌澎湃的科羅拉多河水所夾帶的大量泥沙碎石所產生的巨大的侵蝕切力下形成的。大峽谷地區最古老的巖層形成于寒武紀,是由于地球內外力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峽谷兩岸隨處顯露著形成于不同地質年代的地層斷面,巖層清晰,還保持著原始狀態,是一部生動的地質“教科書”。1919年,大峽谷被設立為美國國家公園。

峽谷中的地形奇特多變,有的尖如寶塔,有的像奇峰聳立,有的如洞穴般幽深。根據外形的特征,人們給它們起名叫狄安娜神廟、阿波羅神殿、婆羅門寺宇等。

最早來到這里的歐洲人,是西班牙的一名騎士德科倫納多及其隊伍。1540年,他率領300人到此尋找黃金。他們在峽谷邊緣,緣著水聲找了3天,也沒找到通往河邊的路徑。

300多年后,艾甫斯上尉帶領探險隊來到這里。他從加利福尼亞灣起錨,沿科羅拉多河上溯,兩個月后他登上岸,在南里姆騎著騾子沿著巖架行進。后來他是這樣記述巖架的:距陡峭深淵的邊緣不到8厘米,淵深300米;另一邊一堵陡直巖壁差不多觸及膝蓋。可見科羅拉多大峽谷是多么的陡峭。

一般人來到大峽谷,只覺滿目蒼涼。其實,大峽谷國家公園有多種野生動植物,已查明的陸地動物有90余種,鳥類180多種。植物有罌粟、云杉、仙人掌、冷杉等。大峽谷里仍有早期印第安人的泥墻小屋廢墟。乘直升機飛到哈瓦蘇峽谷上空,還可俯瞰到哈瓦蘇派印第安人的居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淀区| 肥乡县| 台南县| 湛江市| 大渡口区| 静安区| 岳阳县| 亚东县| 南昌市| 陵川县| 莱西市| 饶平县| 铁岭县| 随州市| 三门峡市| 海原县| 盘锦市| 新安县| 礼泉县| 天峻县| 阿鲁科尔沁旗| 岑巩县| 门源| 怀化市| 仪陇县| 江门市| 五华县| 赫章县| 白银市| 泽普县| 长白| 岑巩县| 邢台县| 南投县| 兖州市| 海门市| 涿鹿县| 涪陵区| 鄂伦春自治旗| 长宁区| 吴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