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會聚的現象是如何產生的
地球和人類會因為大行星的會聚而招致災難嗎?答案是:肯定不會的。這是因為,行星運動規律決定著行星會聚,并非是上天的旨意。由于八大行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參數都不一樣,因此它們在運行中肯定有聚有散,它們的“會聚”就像它們的“分離”一樣合情合理,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要說行星會聚有什么“特別”,那就是它極少出現。據計算,八大行星同時位于太陽一側180°以內的機會是極少的,大約平均需要178.9年出現一次。
有人認為,引發地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大行星的會聚。其理由是,行星會聚使地球受到的引潮力增大,因而觸發地震的可能性很大。而事實并不是這樣的。地球所受到太陽系天體的引潮力主要來自月球和太陽。月球的質量雖然只有太陽質量的1/2700萬,但月球與地球的距離只有太陽與地球平均距離的1/390,所以月球對地球的引潮力要大于太陽對地球的引潮力,前者是后者的2.25倍。金星質量雖小,但與地球的距離近,所以金星對地球的引潮力在八大行星中是最大的,它對地球的引潮力大約是行星總引潮力的87%,然而它對地球的引潮力僅僅為月球引潮力的1/20000。
那么,大行星的會聚給地球帶來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1997年,美國天文學家米尤斯通過計算表明,即使八大行星都和地球處在一條直線上,而且它們都處在和地球最近的距離處,它們對地球總的引潮力也只等于太陽平均引潮力的1/6400。顯然,五星會聚時的引潮力還要小于這個值。可見,行星會聚時的潮汐引力對地球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當然也就不可能引發地震。
大行星的會聚會給地球的氣候帶來影響嗎?多數科學家認為不會有影響。因為計算表明,八大行星當中,金星、水星、木星、地球四顆行星對太陽的引潮力占所有行星的引潮力總和的97%,而且它們幾乎每三四年就有一次比較接近的機會,而并沒有給太陽帶來異常現象,當然也就不會給地球上的氣候帶來影響。
但是,也有人看法不一樣,他們認為,地球的溫度與行星和太陽的相對位置有一定聯系。通過計算,太陽和其他八大行星都處于地球的同一側,靠最外邊的兩顆行星的地心黃徑相差最小的年份,他們發現九星(這里指的相聚是以地球為中心,太陽和其他八大行星散布于一個扇形區域內,稱為九星地心會聚)也具有一個會聚周期,周期近似于179年。他們把九星如此相聚的年份與歷史上氣溫變化相對照發現,近千年來在行星相聚的年份,中國都會出現低溫期。不過,地球氣候的變化,究竟是否是行星和太陽會聚在地球的同一側影響所致,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結論。
行星會聚會給地球和人類帶來災難的說法顯然沒有根據,但是月球、行星、太陽位置的排列和變化到底是不是影響地球,這種影響究竟有多大,值得科學家們進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