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古羅馬城的覆滅

古羅馬城在公元1世紀十分繁榮,一度成為歐洲的政治、文化、經濟、貿易中心。然而后來,這座繁華的都市竟在一場大火中變為廢墟。1748年,那不勒斯國王的御前工程師阿勒比爾奉命去勘測一條150年前開鑿的引水隧道。他在那不勒斯西北部20多千米的地方開始挖掘。挖到6米多深時,發現了一具手握金幣的木乃伊和一些色彩鮮艷的繪畫。經歷史學家認定,阿勒比爾下挖的地方正好就是已經失蹤了1600多年的古羅馬名城龐貝。人們在阿勒比爾的率領下,開始對龐貝古城展開發掘工作。當時發掘的目的,主要還在于尋找一些藝術珍品和金銀財寶。到了1763年,有一個叫約翰的德國人,憑著自己苦學來的知識,從挖掘出的雜亂零碎的遺跡中,第一次整理出龐貝古城的原樣。赫庫蘭尼姆城與龐貝城的命運相似,幾乎是與龐貝城同時覆滅的。究竟誰是古羅馬城災難的罪魁禍首?古今史學家對此一直存在著爭議。

重見天日的龐貝古城

1748年,埋葬于地下1000多年的龐貝城遺址被人們所發現。即使到今天,龐貝城也只有3/5被考古學家們發掘出來,仍有許多死難者、器具和建筑物被深深地掩埋在地下。盡管如此,富麗堂皇的龐貝城也使人們產生無限遐想。

龐貝城占地面積1.8平方千米,用石頭砌建的城墻周長4.8千米,有塔樓14座,城門7個,蔚為壯觀。縱橫的4條石鋪大街組成一個“井”字形,全城被分割成9個區,每個城區又有很多大街小巷相通,金屬車輪在大街上輾出了深深的車轍,歷歷在目,仿佛馬車剛剛駛過一般。

在大街的十字路口都設有高近1米、長約2米的石頭水槽,用來向市民供水。那么水槽里的水又是從哪里引來的呢?原來水槽與城里的水塔相通。水塔的水則是通過磚石砌成的渡漕從城外高山上引進來的,然后分流到各個十字路口的公共水槽中,這個系統也為貴族富商庭院的噴泉和魚池供水。

龐貝城里還有3座大型劇場。其中最大的一座劇場位于城東南,建于公元前70年,可容納觀眾2萬人,也可以當作角斗場,當年人與人、人與獸的角斗就曾在這里舉行。

這張畫所描繪的景象,是1799年時已挖出來的龐貝劇場區。它是由一名去意大利旅行觀光的畫家所畫。

這座大型劇場的東側還有一座近似正方形的圓形體育場,邊長約130米,場地三邊用圓柱長廊圍住,黃柱紅瓦,金碧輝煌,場地正中是一個游泳池。這個體育場估計能容納觀眾1萬余名。

城西南有一個長方形廣場,是全城政治、經濟和宗教中心,四周建有官署、法庭、神廟和市場。城市至少建有一座公共浴室,不但冷熱浴、蒸汽浴樣樣俱備,還附有化妝室、按摩室,裝修也十分到位,墻上還用石雕和壁畫裝飾著。

龐貝城遺址充分反映了古羅馬社會道德的淪喪,一部分人沉溺于酒色,紙醉金迷,生活糜爛。龐貝城明顯有兩多:一是妓院多,二是酒館多。不堪入目的春宮畫畫滿了妓院的墻壁,各種淫蕩的臟話在墻壁上隨處可見,城內酒店林立,店鋪不是很大,酒壚與柜臺都在門口,酒徒可以站在柜臺外面喝酒,酒鬼們在一些酒店的墻壁上留下了信手涂鴉的歪詩邪文,至今依稀能夠辨識出來。

比起埋在地下20~30米深且被新城覆蓋的赫庫蘭尼姆,龐貝城埋在地下平均深度為3.6米,較易發掘,但要運走那么多的泥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整個龐貝遺址就是一座博物館,用外墻圍住,不準任何人居住,更不準車輛入內,而在遺址外圍,逐漸形成了一座幾萬人的游覽城市。

龐貝古城在科學家們的努力下重見天日,它反映了古羅馬時代城邦居民的日常生活,是一座世界少有的天然歷史博物館。

赫庫蘭尼姆古城的神秘失蹤

無獨有偶,在古羅馬城,有一座古城有著與龐貝城相似的命運,它就是:赫庫蘭尼姆。

它的發現是一個偶然:1709年,一群工人在那里挖井,發現了古時劇場的舞臺,進一步挖掘以后,陸續發現了眾多的大理石構件。就這樣,古城被發現了。

但當時意大利處在奧地利軍隊占領之下,奧國的親王聞訊后只關心攫取大理石,以建造他的新別墅,根本不重視考古發掘的事情,更別提能否意識到它挖掘的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珍寶——一座完美無缺的古城了。

直到1738年,意大利的皇家圖書館館長、人文學家唐·馬賽羅·凡努提侯爵開始在赫庫蘭尼姆城發掘。他清理出土了3個穿長袍的羅馬人的大理石雕像,又找到一方銘文,借此了解到曾經有個叫魯福斯的人出資興建了“海格立斯劇場”。依據這一點,專家們斷定,這里就是失蹤千年的羅馬古城赫庫蘭尼姆。

1763年龐貝城出土了刻有“龐貝市公所”銘文的石碑,人們的目光都聚集到那里,甚至掀起了一股發掘龐貝城的熱潮,相應地,赫庫蘭尼姆的發掘受到了冷落。直到1927年,意大利政府終于決定分階段發掘赫庫蘭尼姆城,赫庫蘭尼姆城的原貌才開始逐步展現在世人面前。

赫庫蘭尼姆城,又叫海格立斯,是以希臘神話中的英雄海格立斯的名字命名的。在人類史上,這座城市曾經被意大利幾個不同的民族相繼占領和統治過。公元前89年,它和龐貝城一起被羅馬人占領,成為羅馬國的一個屬地。當時它的占地面積約為23萬平方米,人口達到5000人。

赫庫蘭尼姆城是建立在發源于維蘇威火山的兩條溪流之間的高地上,四周環繞著高墻。但是,赫庫蘭尼姆城被掩埋在大量巨大的巖石下,平均深度達到了20~26米。因此為該發掘工作帶來了想象不到的困難。為了穿透異常堅硬的巖層,考古工作者不得不動用空氣壓縮機、推土機等復雜的現代化工具。在發掘出的遺跡里人們看到:在有家小吃店的柜臺上還放著胡桃。修理店里,有銅燭臺仍放在遠處等待修理……就連墻壁上的涂鴉也被保存了下來。有間屋子的斜坡上,寫著一句話:“帕吐姆那斯愛艾菲安達。”但是,赫庫蘭尼姆城的居民們卻神秘地“失蹤”了。在最初250年的發掘中,僅僅發現9具遺骸。所以,人們推測,赫庫蘭尼姆城的居民大多數逃走了。

古羅馬城遺址

羅馬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2世紀。公元前27~公元476年,它是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和首都;公元750~1870年,它是教皇國都城;1870年意大利統一后,它被定為首都。

但是,事實上并非如此。1980年,安裝地下水泵的工人們發現了兩具躺在古海灘上的遺骸。一具是稍胖的男子,考古學家們發現他的身旁有條打翻了的船,另一具是女性,長得很美。1982年,考古學家們在大面積清理海灘時,意外地發現了13具遺骸。同一年,用挖掘機來挖掘海堤下面堵塞有巖石的三處石拱門時,其中的一個拱門下,發現了6個成年人、4個兒童以及一個抱嬰兒的保姆,他們的遺骨擠作一團,另外的兩個拱門下,分別發現48具尸骨、19具尸骨。

也是在同一年,考古工作者對海岸邊的10間小屋進行清理工作時,發現大量保存完整的遺骸。

總共算起來,赫庫蘭尼姆城大約出土了將近200具遺骸。通過對這些遺骸進行深入細致地研究,考古工作者們已經了解到,在古代羅馬,男子的身高一般為1.70米,女子為1.55米,雖然就健康狀況來講,有幾具骸骨有患關節炎、貧血癥等跡象,但總體說來,大部分人的體格健壯、肌肉發達,健康狀況還是相當良好的。

赫庫蘭尼姆城雖說幾乎是與龐貝城同時覆滅,這兩座城在各方面的狀況卻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到如今,龐貝城已有大約3/5重見天日了,而赫庫蘭尼姆城卻離發掘完畢之日還遙遙無期,主要由于它掩埋得較深,巖層又堅硬又厚,加上又處在現代城市之下,進展不免困難重重。雖然現在已經發掘出赫庫蘭尼姆城的4個行政區,還有石頭街、古羅馬廣場、長方形大會堂以及競技場的一半,但是許多遺跡、遺物還被深埋于地下,甚至赫庫蘭尼姆城的實際規模也還需要進一步的發掘來評估。基于以上的因素,赫庫蘭尼姆城已經被譽為“考古史上最引人矚目的未完成的工程”。

龐貝古城是怎樣覆滅的

從1860年以后,經過100多年系統的大規模發掘,龐貝古城基本上已經重見天日了。發掘的結果表明,龐貝古城是一座背山臨海、繁榮熱鬧的避暑勝地。大劇院、競技場、體育場、酒店、賭場、妓院和公共浴室應有盡有。這表明,龐貝古城當時已經成為古羅馬帝國達官貴族們的游樂場了。

在重現的龐貝古城里,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生活突然中斷時的情景。餐桌上放著沒有吃完的帶殼的熟雞蛋和魚,面包爐里有烤好的面包,商店前柜上放著硬幣,瓶罐中有栗子、橄欖、葡萄、小麥和水果。完好地保留了已經化成化石的蒙難者當時遇難時的姿態和動作,由此可以猜想當時的場面:有蹲在地上雙手捂住面孔的;有趴在地上不斷掙扎的;有頭頂枕頭倉皇外逃的;還有小女孩抱著母親的雙膝號啕大哭的;乞丐拼命攥住零錢袋;奴隸角斗士死在掙不開的鐵鏈上;看家犬前腿躍起,貓兒鉆進柜底……整個龐貝城好像一部電影定格在某一瞬間。這些尸骨周圍被火山灰泥石漿包得嚴嚴實實,形成硬殼。后來,遺骸腐朽,化為烏有,而尸體原型的空殼卻保留了下來。考古學家們就地灌注石膏,讓死難者保持原狀。龐貝古城當年居民約有3萬人,至今掘出2000多具尸骨。

龐貝古城的大部分居民跑到哪里去了?留在古城里的人為何死得這樣悲慘?人們在探索著答案。

有人說,龐貝古城毀于維蘇威火山爆發。公元79年8月24日中午,維蘇威火山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巨響。一瞬間,噴出的巖漿直沖云霄。濃濃的黑煙,裹挾著滾燙的火山灰砂,彌漫著令人窒息的硫磺味,鋪天蓋地地降落在龐貝城。幾個小時之內,14米厚的火山灰就毫不留情地將這座生氣勃勃的古城埋沒得無影無蹤了。龐貝古城是否是在一瞬間毀滅的呢?有人提出了異議。維蘇威火山的爆發有一個過程,前后經歷了八天八夜,古城居民完全可以從容地逃生。火山蓋被沖開時,巖漿、碎石、煙灰、水蒸汽一起噴上天空,天地頓時漆黑一團。半小時后,噴出物才飄到龐貝城,無孔不入的粉塵和硫磺氣體使人窒息。4小時后,等到飄落到屋頂的火山灰夠重時,建筑質量較差的屋頂才塌下來,人們仍可從廢墟中爬出來逃命。在第一次的襲擊中,幾乎無人喪生。48小時后火山噴出物減少,天空漸漸明朗,逃出城的人以為沒事了,紛紛返回,其中尤以回家取財寶的富豪居多。就在這時,第二次大噴發降臨了,灼熱的氣體和煙灰置人于死地,今日所見的遺骸大約都是由這一次襲擊所致。

畫家筆下的龐貝末日

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的噴發悲劇觸動了那些19世紀參觀過龐貝城的藝術家,圖為一幅表現龐貝末日的油畫。

那么龐貝城又是如何在火山爆發中變成“化石城”的呢?

這要歸功于“水熔巖”。當年火山灰陣雨足足下了八天八夜,蒸汽遇冷凝成水滴,聚合空氣中的灰塵,落下瓢潑大雨。大雨掃蕩山頂灰渣,形成滔滔泥流。泥漿流就像水泥一樣,干燥后堅如巖石,給積灰的城市蓋上了一層硬殼,這就是地質學上所說的“水熔巖”。“水熔巖”將龐貝三座城市嚴嚴實實地密封起來,阻止了后人的盜竊,為人類保存了1900年前最完整的“城市博物館”。

龐貝災變中還有一大謎就是那不勒斯為何不曾覆滅?那不勒斯目前有人口140萬,占那不勒斯灣一帶人口的2/3,為意大利第四大城市。它比龐貝城更靠近維蘇威火山,可是它為什么始終未受破壞?從地理方面考慮,那不勒斯地勢略高于龐貝三城,維蘇威火山爆發時盛行西北風,火山缺口在東北方,火山灰奈何不了那不勒斯。

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可惜,繁盛一時的龐貝古城已經消失了,留給后人的仍是一個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江堰市| 托里县| 呼图壁县| 尚志市| 江油市| 两当县| 栖霞市| 日照市| 惠来县| 昌宁县| 安塞县| 湘阴县| 乌鲁木齐县| 淮滨县| 营山县| 酉阳| 蒙城县| 铁力市| 福建省| 全椒县| 宁国市| 河津市| 遂溪县| 胶州市| 延寿县| 图木舒克市| 山东省| 卢湾区| 侯马市| 京山县| 德兴市| 洛阳市| 鄂托克前旗| 林西县| 梓潼县| 体育| 孝感市| 藁城市| 乐平市| 威信县| 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