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身人面像的迷霧
傳說埃及人很崇拜獅子,他們認為獅子是力量的化身,因此古埃及的法老把獅身人面像放在他們的墓穴外面作為守護神。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位于開羅市西的吉薩區,在卡夫拉金字塔的南面,距胡夫金字塔約350米。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是世界上最大的獅身人面像,石像臉長達5米,頭戴奈姆斯皇冠,額頭上刻著“庫伯拉”圣蛇浮雕,下頜雕有象征帝王威嚴的長須,在阿拉伯文中,它被稱為“恐懼之神”,象征著君主的威嚴與權力。每天來到廣場參觀的人很多,關于斯芬克斯石像的出現時期在學術界也有很多種說法,至今不能得到統一,斯芬克斯和其石像仍是一團迷霧。
是誰建造了獅身人面像
在埃及的尼羅河畔,除了眾所周知的金字塔外,還屹立著一座巨人——獅身人面像。它從埃及向東方凝視,面容陰沉憂郁,既似昏睡又似清醒,蘊含著一股雄壯的氣勢,給人以神秘的遐想。多少年過去了,經過幾千年的風吹日曬雨淋,一切都在變化之中,獅身人面像卻一直默默地守護在尼羅河畔,似乎在捍衛著什么,守望著什么。然而又是誰建造了它,保護了它,為它除沙除塵呢?
有種意見認為,獅身人面像在埃及“古王國”時期建成,是由第四王朝的法老卡夫拉(公元前2520~前2494年)建成的。這是傳統歷史學觀點,它出現在所有埃及學標準教科書、大百科全書、考古雜志和常見的科學文獻中。這些文獻都表示,獅身人面像的面部是按照卡夫拉本人的模樣來雕刻的——也可以說,卡夫拉國王的臉就是獅身人面像的面孔,這一點已被認為是歷史事實了。

獅身人面像全景
比如,聞名世界的考古專家愛德華茲博士就說過,獅身人面像的面部雖已嚴重損壞,“但依然讓人覺得它是卡夫拉的肖像,而不單只是代表卡夫拉的一種象征形式”。
他們之所以這樣說,根據之一乃是豎立在獅身人面像兩前爪之間的一塊花崗巖石碑上刻著一個音節“khaf”。這個音節被認為是卡夫拉建造獅身人面像的證據。這塊石碑與獅身人面像并不是同時出現,而是對圖特摩斯四世法老(公元前1401~前1391年)功德的紀念。這位法老把即將埋住獅身人面像的沙土徹底清洗干凈了。這塊石碑的碑文說獅身人面像代表了“自始至終存在于此的無上魔力”。碑文的第13行出現了卡夫拉這個名字的前面一個音節“khaf”。按照瓦里斯·巴杰爵士的說法,這個音節的出現“非常重要,它說明建議圖特摩斯法老給獅身人面像清除沙土的赫里奧波利斯祭司認為獅身人面像是由卡夫拉國王塑造的……”。
然而僅僅根據一個音節,我們就能斷定卡夫拉建造了獅身人面像嗎?1905年,美國埃及學者詹姆斯·亨利·布萊斯提德,對托馬斯·揚的摹真本進行了研究,卻得出了與此相悖的結論。布萊斯提德說:“托馬斯·揚的摹真本提到卡夫拉國王的地方讓人覺得,獅身人面像就是這位國王塑造的——這完全是沒有事實根據的;摹真本上根本看不到古埃及碑刻上少不了的橢圓形圖案……”
你也許會問什么是橢圓形圖案。原來,在整個法老統治的文明時期,所有碑文上國王的名字總是包圍在橢圓形的符號里面,或是用橢圓圖案圈起來。所以,很難使人明白刻在獅身人面像兩前爪之間的花崗巖石碑上的卡夫拉這位大人物的英名—實際上其他任何一位國王都不例外——怎么可以缺少橢圓圖案。
再者,即使碑文第13行的那個音節指的就是卡夫拉,也不能說明是卡夫拉雕刻了獅身人面像。卡夫拉可能還因為其他功績被懷念著。卡夫拉身后的許多位(或許其身前也有許多位)國王(如拉美西斯二世、圖特摩斯四世、阿摩斯一世等等)都修復過獅身人面像,卡夫拉怎么就不可能是獅身人面像的修復者之一呢?
實際上,19世紀末和20世紀開創埃及學的一大批資深學者都認為獅身人面像并不是由卡夫拉雕刻,這一說法才是合乎邏輯推理的。當時擔任開羅博物館古跡部主任的加斯東·馬斯伯樂也是那個時代受人推崇的語言學家,也是認同這種觀點的學者之一。他在1900年寫道“:獅身人面像石碑上第13行刻著卡夫拉的名字,名字前后與其他字是隔開的……我認為,這說明卡夫拉國王可能修復和清理過獅身人面像,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證明了獅身人面像在卡夫拉生前已被風沙埋沒過……千百年過去了,‘斯芬克斯’仍然佇立在尼羅河畔,即使它的身上已經是千瘡百孔。也許對于敬仰它的人,膜拜它的人來說,這無損于它的形象。”
“斯芬克斯”究竟何時誕生
關于獅身人面像還有一個神話。在埃及神話中,獅身人是個妖獸,作為驅災的象征常常被置于墓頂或刻于盾牌上。它形象特異,長著蛇尾,背上還生著兩只老鷹翅膀。在古埃及神話中它是男性。但是,在邁錫尼時代傳入希臘時,希臘人把它改造成女性,還給它起名為“斯芬克斯”,意思是“絞死者”的意思。
在希臘,它的神話故事也被完善了。宙斯的妻子赫拉是個忌妒心和報復心很強的神。宙斯喜歡上了忒拜城國的女兒塞墨勒。這引起了赫拉的嫉妒。于是,她派斯芬克斯到忒拜來為禍人民。斯芬克斯守住城門,給要進城的人提出難猜的謎語,猜中的人才能進城,斯芬克斯也立刻自殺;猜不中的會立即被它撕碎吃掉。
一天,俄狄普斯路過這里,他知道了斯芬克斯的所作所為,決心把它除掉。他來到斯芬克斯的面前。斯芬克斯的謎面是:“什么生物早年用四只腳走路,中年用兩只腳走路,晚年用三只腳走路?而腳最多的時候,又是速度最慢、力氣最小的時候?”俄狄普斯想了一下:“這太容易了,這是人啊!人在幼年的時候用雙腳雙手爬著走路;中年的時候用兩只腳直立行走;等到老了,腿腳不靈便了,就必須拄上一根拐杖作為支撐,這樣就變成三只腳了!”斯芬克斯見謎底被揭開,又氣憤又羞愧,自殺身亡。此后,“斯芬克斯之謎”被用來比喻不可理解的人或是難以猜到的事情。
當時的國王瑞翁為了讓人們記住這個罪惡滔天的惡魔,便在斯芬克斯經常出沒的地方即今天獅身人面像所在之地,造了一座石質雕塑,流傳保存至今,成為今天的文化珍寶。傳說也許只是因為時代久遠,非常神秘,于是就有了人們的種種想象和猜測。人們一直認為獅身人面像修建于大約公元前2500年,然而科學家們發現,獅身人面像比人們認為的年代可能要更早,甚至早一倍。波士頓大學的地質學家羅伯特·M.肖赫對吉薩遺址進行了一次從地震方面切入的研究,結果表明,獅身人面像最初雕刻的時間比通常人們認為的要久遠,因為這座石像裸露在外面,與周圍的石灰石床巖受風化和侵蝕的時間要比人們認為的長得多。另外,獅身人面像和其他年代確鑿的建筑物侵蝕程度有著顯著的差異,這也表明了存在時代之間存在的距離。
科學家們利用各種先進的儀器和方法對獅身人面像進行了研究,經過聲波穿行速度等科技測試,他們驚奇地發現,獅身人面像的“尾部”是卡夫拉統治時期出現的,要比石像前面的部位和兩邊部位的壕溝年代晚一半以上的時間。也就是說早在卡夫拉修建獅身人面像之前,獅身人面像的頭部就已經存在1000多年了。這一發現使他們大為振奮,并且深信不疑,地質學家于1919年10月22日在圣地亞哥舉行的美國地質學年會上提交了他們的研究報告:獅身人面像的實際修建時間是公元前7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之間。
然而考古學家們完全不能接受這樣的研究結論,他們認為這與他們所了解的古埃及的情況完全不相符合。就他們所掌握的考古知識來看,在卡夫拉統治的幾千年前,古埃及人根本不可能擁有建造這一巨型建筑物的技術,甚至也完全不可能有這種愿望的產生。獅身人面像的建造技術比已經確定年代的其他建筑物的技術已經要先進很多,如果再將它的建造年代提前,那將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如果承認地質學家的結論,那么幾千年前,修建獅身人面像的不應該是古代埃及人,而只可能是另外的一群高級智慧生物,或者也只能是還不能確定到底存在與否的外星人。
宇宙學的研究者根據金字塔建筑群種種與天文現象的巧合神奇之處以及金字塔內遺存的超前于現代的物品,推測金字塔是外星人在不同時期單獨或幫助法老建造的。科學家以先進的儀器探測發現獅身人面像之下也有類似金字塔內的秘密通道和密室,于是猜想斯芬克斯是否也是出自外星人之手,原本是作為宇航導向的標志而后又被法老發現并占為己用,當然這仍然屬于推測。
斯芬克斯像雄偉壯觀,它表情肅穆,凝視遠方。學術界的爭論與猜測使斯芬克斯到現在為止都還撲朔迷離,它凝視遠方的眼睛里一定充滿了等待被理解的渴望,但是它到底出自誰手,來自哪個久遠的年代,都沒有準確的答案。期待研究者找到更能讓大家都信服的證據,撥開深藏在獅身人面像后面沉重而神秘的歷史云霧,見到一個完整的有著明確歷史內涵的獅身人面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