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孝賢皇后去世之謎
清乾隆皇帝寫過一篇《述悲賦》,這篇賦是為追悼其孝賢皇后而寫的,寫得感人肺腑,然而以后誰又能知道孝賢皇后的去世與乾隆之間的關系呢?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乾隆看見了美貌非凡的皇后的嫂嫂傅夫人,然而,卻無法見面。有一次,乾隆以皇后生日為名,要見傅夫人。到了中秋節(jié)這天,坤寧宮內外非常熱鬧。宴飲開始后,大家熱熱鬧鬧行起酒令來,你一句,我一言,你一盅,我一杯,鬧成一片。這位傅夫人向來不勝酒力,連飲了幾杯之后,臉頰微微泛紅,連坐都坐不穩(wěn)了。乾隆見她已經醉了,把侍宴的宮娥叫了過來,叮囑幾句,叫她們把她扶進宮中休息。
大家休息了一小會兒,重新入席喝酒。只是忽然不見了皇帝,皇后命宮人去找,未找到,但也沒有時間管那么多了,只好繼續(xù)招呼客人。等到酒盡人散,仍不見皇帝的蹤影。皇后心下奇怪,又命宮人去看看傅夫人怎樣了。過了好長時間,才見這名宮人回報說:“傅夫人所住房門關得緊緊的,不方便打擾。”皇后聯(lián)想前情,心中明白了幾分。
第二天早上,乾隆帝仍照常坐朝,傅夫人起來后去坤寧宮向皇后辭謝。皇后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微笑著說了一句:“恭喜嫂嫂!”傅夫人一下子面紅耳赤,急急忙忙告辭離開了。
自從那天之后,皇后對待皇帝也有了一些轉變,不像以前那樣溫情脈脈了,有時竟向皇帝投來一種幽怨的目光,使皇帝心中很難受。因為羞愧,他不像以前那樣時常去坤寧宮了,皇后也就更加懷疑皇帝對她冷淡了。皇后本來有個兒子永璉,已由皇帝按家法秘立為太子,但不幸生病死了,乾隆帝千方百計地安慰她,并勸她再生嫡子,并一定將之立為皇儲,并追封永璉為端慧皇太子。幾年過去了,皇后又生下一子名永琮。剛好皇后的情緒處于低潮之際,永琮又因得天花死了。皇后受不了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哭得死去活來。
于是,乾隆帝為了安慰皇后才以東巡為名,帶了皇后出京游玩,誰能料到就這樣與皇后永別了。
乾隆帶著皇后靈柩馬不停蹄地趕回京師,在長壽宮設立靈堂,喪禮特別隆重。乾隆除為皇后服縞素12天外,還親自撰寫了祭文《述悲賦》,抒發(fā)了自己對皇后的思念之情。乾隆把自己的才華充分發(fā)揮出來,寫得十分哀婉,讀了之后令人肝腸寸斷。然而有誰能知道帝后之間的這段糾葛呢?
皇后生前曾為自己向乾隆討過謚號,那是皇貴妃高佳氏死時,乾隆以謚號“慧賢”追謚,皇后便說:“我死后,以‘孝賢’二字為謚號,可以嗎?”因此,乾隆帝便按照她的遺愿,追謚為“孝賢純皇后”。乾隆十七年將她葬于孝陵(清世祖順治帝陵寢)西側勝水峪后面。隨后乾隆在此處為自己建造陵寢裕陵。另外,還格外加恩于皇后母家,封皇后的大哥為公爵,傅恒為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可謂“全家恩澤古無倫”,達到了頂峰。然而,卻無人知曉乾隆、傅夫人、孝賢皇后三者之間的三角關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