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幾歲,男人要懂得的100個哲理
- 博文
- 1237字
- 2019-01-03 11:58:44
016 當上帝關上了那扇門,他還會為你開一扇窗
1967年夏天,美國跳水運動員喬妮·埃里克森在一次跳水事故中,身負重傷,除脖子之外,全身癱瘓。
喬妮哭了,她躺在病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她怎么也擺脫不了那場噩夢,為什么跳板會滑?為什么她會恰好在那時跳下?不論家里人怎樣勸慰她、親戚朋友們?nèi)绾伟参克傉J為命運對她實在不公。出院后,她叫家人把她推到跳水池旁。她注視著那藍盈盈的水波,仰望那高高的跳臺。她,再也不能站立在那潔白的跳板上了,那藍盈盈的水波再也不會濺起朵朵美麗的水花擁抱她了,她又掩面哭了起來。從此她被迫結(jié)束了自己的跳水生涯,離開了那條通向跳水冠軍領獎臺的路。
她曾經(jīng)絕望過。但是,她拒絕了死神的召喚,開始冷靜思索人生意義和生命的價值。
她借來許多介紹前人如何成才的書籍,一本一本認真地讀了起來。她雖然雙目健全,但讀書也是很艱難的,只能靠嘴銜根小竹片去翻書,勞累、傷痛常常迫使她停下來。休息片刻后,她又堅持讀下去。通過大量的閱讀,她終于領悟到:“我是殘了,但許多人殘了后,卻在另外一條道路上獲得了成功,他們有的成了作家,有的創(chuàng)造了盲文,有的創(chuàng)造出美妙的音樂,我為什么不能?”于是,她想到了自己中學時代曾喜歡畫畫。“我為什么不能在畫畫上有所成就呢?”這位纖弱的姑娘變得堅強起來了,變得自信起來了。她撿起了中學時代曾經(jīng)用過的畫筆,用嘴銜著,練習畫畫。
這是一個多么艱辛的過程啊。用嘴畫畫,她的家人連聽也未曾聽說過。
他們怕她不成功而傷心,紛紛勸阻她:“喬妮,別那么死心眼了,哪有用嘴畫畫的,我們會養(yǎng)活你的。”可是,他們的話反而激起了她學畫的決心,“我怎么能讓家人養(yǎng)活我一輩子呢?”她更加刻苦了,常常累得頭暈目眩,汗水把雙眼弄得咸咸的,而且辣痛,有時委屈的淚水把畫紙也弄濕了。為了積累素材,她還常常乘車外出,拜訪藝術(shù)大師。多年過后,她的辛勤勞動沒有白費,她的一幅風景油畫在一次畫展上展出后,得到了美術(shù)界的好評。
不知為什么,喬妮又想到要學文學。她的家人及朋友們又勸她了:“喬妮,你繪畫已經(jīng)很不錯了,還學什么文學,那會更苦了你自己的。”她是那么倔強、自信,她沒有說話,她想起一家刊物曾向她約稿,要她談談自己學繪畫的經(jīng)過和感受,她用了很大力氣,可稿子還是沒有寫成,這件事對她刺激太大了,她深感自己寫作水平差,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學習。
這是一條滿是荊棘的路,可是她仿佛看到藝術(shù)的桂冠在前面熠熠閃光,等待她去摘取。
是的,這是一個很美的夢,喬妮要圓這個夢。終于,這個美麗的夢成了現(xiàn)實。1976年,她的自傳《喬妮》出版了,轟動了文壇,她收到了數(shù)以萬計的熱情洋溢的信。兩年后,她的《再前進一步》一書又問世了,該書以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殘疾人,應該怎樣戰(zhàn)勝病痛、立志成才。后來,這本書被搬上了銀幕,影片的主角由她自己扮演,她成了千千萬萬個青年自強不息、奮斗不止的榜樣。
人生頓悟
英國一名叫索斯的傳教士說:“失敗不是氣餒的來源,而是新鮮的刺激。”
確實如此,上帝不會把所有的門窗同時關死,他總會留下一線希望、一線生機,等待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