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念支撐行動
任何時候,你都不要放棄信念,因為信念能夠支撐你的行動,助你戰勝任何困難。
我們常把信念看成是一些信條,以為它只能在口中說說而已。但是從最基本的觀點來看,信念是一種指導原則和信仰,讓我們明了人生的意義和方向,信念是人人可以支取,且取之不盡的;信念像一張早已安置好的濾網,過濾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信念也像腦子的指揮中樞,指揮我們的腦子,照著我們所相信的,去看事情的變化。
斯圖爾特·米爾曾說過:“一個有信念的人,所發出來的力量,不下于99位僅心存興趣的人。”這也就是為何信念能開啟卓越之門的緣故。
若能好好控制信念,它就能發揮極大的力量,開創美好的未來。
可以說,信念是一切奇跡的萌發點。
在諾曼·卡曾斯所寫的《病理的解剖》一書中,說了一則關于20世紀最偉大的大提琴家之一——卡薩爾斯的故事。這是一則關于信念和更新的故事,你我都會從中得到啟示。
他們會面的日子,恰在卡薩爾斯90大壽前不久。卡曾斯說,他實在不忍看那老人所過的日子。他是那么衰老,加上嚴重的關節炎,不得不讓人協助穿衣服。呼吸很費勁,看得出患有肺氣腫;走起路來顫顫巍巍,頭不時地往前顛;雙手有些腫脹,十根手指像鷹爪般地勾曲著。從外表看來,他實在是老態龍鐘。
就在吃早餐前,他走近鋼琴,那是他最擅長的幾種樂器之一。他很吃力地坐上鋼琴凳,顫抖地把那鉤曲腫脹的手指放到琴鍵上。
霎時,神奇的事發生了。卡薩爾斯突然像完全變了個人似的,顯出飛揚的神采,而身體也開始活動并彈奏起來,仿佛是一位神采飛揚的鋼琴家。卡曾斯描述說:“他的手指緩緩地舒展移向琴鍵,好像迎向陽光的樹枝嫩芽,他的背脊直挺挺的,呼吸也似乎順暢起來。”彈奏鋼琴的念頭完完全全地改變了他的心理和生理狀態。當他彈奏巴赫的《鋼琴平均律》一曲時,是那么純熟靈巧,絲絲入扣。隨之他奏起勃拉姆斯的協奏曲,手指在琴鍵上像游魚一樣輕快地滑著。“他整個身子像被音樂融解,”卡曾斯寫道,“不再僵直和佝僂,代之的是柔軟和優雅,不再為關節炎所苦。”在他演奏完畢,離座而起時,跟他當初就座彈奏時全然不同。他站得更挺,看起來更高,走起路來雙腳也不再拖著地。他飛快地走向餐桌,大口地吃著飯,然后走出家門,漫步在海灘的清風中。
這就是信念的力量,一個有著堅強信念的人,即使衰老和病魔也不能打敗他。用信念支撐你的行動,就能健步向前,擁有一個充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