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折磨你的人
- 問道
- 1771字
- 2019-01-03 11:57:53
打開苦難的另一道門
拿破侖說:“我只有一個忠告——做你自己的主人。”
習慣抱怨生活太苦的人,是不是也能說一句這樣的豪言壯語:“我已經經歷了那么多的磨難,眼下的這一點痛又算得了什么!”
我們在埋怨自己生活多磨難的同時,不妨想想這位老人的人生經歷,或許還有更多多災多難的人們,與他們相比我們的困難和挫折算什么呢?自強起來,生命就會站立不倒。
德國有一位名叫班納德的人,在風風雨雨的50年間,他遭受了200多次磨難的洗禮,從而成為世界上最倒霉的人,但這些也使他成為世界上最堅強的人。
班納德出生后14個月,摔傷了后背;之后又從樓梯上掉下來摔殘了一只腳;再后來爬樹時又摔傷了四肢;一次騎車時,忽然一陣不知從何處而來的大風,把他吹了個人仰車翻,膝蓋又受了重傷;13歲時掉進了下水道,差點窒息;一次,一輛汽車失控,把他的頭撞了一個大洞,血如泉涌;又有一輛垃圾車,倒垃圾時將他埋在了下面;還有一次他在理發(fā)屋中坐著,突然一輛飛馳的汽車撞了進來……
班納德一生倒霉無數,在最為晦氣的一年中,竟遇到了17次意外。但更令人驚奇的是,老人至今仍舊健康地活著,心中充滿著自信,因為他經歷了200多次磨難的洗禮,他還怕什么呢?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挫折逆境中做出的。我們要有一個辯證的挫折觀,經常保持自信和樂觀的態(tài)度。挫折和教訓使我們變得聰明和成熟,正是失敗本身才最終造就了成功。我們要悅納自己和他人他事,要能容忍挫折,學會自我寬慰,心懷坦蕩、情緒樂觀、滿懷信心地去爭取成功。
如果能在挫折中堅持下去,挫折實在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一筆財富。有人說,不要做在樹林中安睡的鳥兒,要做在雷鳴般的瀑布邊也能安睡的鳥兒,就是這個道理。逆境并不可怕,只要我們學會去適應,那么挫折帶來的逆境,反而會給我們以進取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毅力。
挫折讓我們更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沒有挫折我們不懂得珍惜,沒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世事常變化,人生多艱辛。在漫長的人生之旅中,盡管人們期盼能一帆風順,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往往令人不期然地遭遇逆境。
逆境是理想的幻滅、事業(yè)的挫敗;是人生的暗夜、征程的低谷。就像寒潮往往伴隨著大風一樣,逆境往往是通過名譽與地位的下降、金錢與物資的損失、身體與家庭的變故而表現出來的。逆境是人們的理想與現實的嚴重背離,是人們的過去與現在的巨大反差。
每個人都會遇到逆境,以為逆境是人生不可承受的打擊的人,必不能挺過這一關,可能會因此而頹廢下去;而以為逆境只不過是人生的一個小坎兒的人,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找到一條可邁過去的路。這種人,多邁過幾個小坎兒的,就會不怕大坎兒,就能成大事。
居里夫人瑪麗的童年是很不幸的,媽媽和大姐在她不滿10歲時就相繼病逝了,她家的生活非常困難。但就是這樣的環(huán)境,不僅培養(yǎng)了她獨立的生活能力,也使她從小就磨煉出非同尋常的意志。她是波蘭人,高中畢業(yè)時,因波蘭大學不收女性,對她打擊很大。但她讀大學的信念并未因此而改變,于是決定通過當家教攢錢去法國留學。在當家教時,她與主人的長子熱戀,但因貧富懸殊而被拆散。然而,她仍沒有消沉,在調整好情緒后,又堅定地面對人生。幾年后,她只身來到巴黎,1895年與比埃爾·居里結婚。他倆共同就柏克勒爾在當時首先發(fā)現的放射性現象進行研究,在戰(zhàn)勝了一個又一個的挫折后,先后發(fā)現了釙和鐳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在1903年她和比埃爾·居里、柏克勒爾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06年她丈夫不幸死于車禍,她強忍悲痛,繼續(xù)研究放射性現象,獲得了新的成就,并著有《放射性通論》、《放射性物質的研究》等論著,對原子核科學的發(fā)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1911年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這樣,在世界科學史上,瑪麗不僅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而且成為在兩個不同科學領域、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科學家。
面對逆境,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觀點和態(tài)度。就悲觀者而言,逆境是生存的煉獄,是前途的深淵;就樂觀的人而言,逆境是人生的良師,是前進的階梯。逆境如霜雪,它既可以凋葉摧草,也可使菊香梅艷;逆境似激流,它既可以溺人殞命,也能夠濟舟遠航。逆境具有雙重性,就看人怎樣正確地去認識和把握。
古往今來,凡立大志、成大功者,往往都飽經磨難,備嘗艱辛。逆境成就了“天將降大任者”。如果我們不想在逆境中沉淪,那么我們便應直面逆境,奮起抗爭,只要我們能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奮力拼搏,就一定能沖出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