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法軍由于補給困難,已從鎮南關退至關外十五公里處的文淵(今越南同登)、諒山,準備組織新的進攻。老將馮子材深知,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最好的情況才會來臨。他料定鎮南關外一公里的東嶺是法軍進犯的必由之路,便連夜構筑起一道長三里、高七尺、寬四尺的土石長墻,墻外挖成深四尺的壕塹,并在山嶺修建堡壘多座,形成一個完備的山地防御陣地體系。
3月下旬,馮子材決定先發制人,乘著夜色率部出關夜襲法軍占據的文...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當時法軍由于補給困難,已從鎮南關退至關外十五公里處的文淵(今越南同登)、諒山,準備組織新的進攻。老將馮子材深知,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最好的情況才會來臨。他料定鎮南關外一公里的東嶺是法軍進犯的必由之路,便連夜構筑起一道長三里、高七尺、寬四尺的土石長墻,墻外挖成深四尺的壕塹,并在山嶺修建堡壘多座,形成一個完備的山地防御陣地體系。
3月下旬,馮子材決定先發制人,乘著夜色率部出關夜襲法軍占據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