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的悖論:用心理學解讀人的經濟行為
- (美)巴里·施瓦茨 梁嘉歆 黃子威 彭珊怡譯
- 1180字
- 2019-01-03 10:54:03
贊譽
施瓦茨是非常優秀的學者,能夠把心理學的知識用最直接、最明白、最穿透人心的方式介紹給讀者。《選擇的悖論》中所講的問題不僅關乎我們個人的幸福,同時也能啟發我們對現代化的反思,值得一讀。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終身教授
彭凱平
選擇放棄是一種智慧,放棄選擇更是一種勇氣。現代人的痛苦不是選擇匱乏,而是選擇泛濫。“選擇越多,幸福越少”,著名心理學家巴里·施瓦茨的《選擇的悖論》將告訴你如何明智地放棄選擇,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以贏得最大的快樂。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
鄭曉明
沒有選擇時我們感覺自己像囚徒一樣沒有自由,選擇太多時我們又覺得喘不過氣來。選擇究竟為我們帶來了什么?在琳瑯滿目的書籍中,我們選擇讀這本書,就了解了選擇本身。
中山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周欣悅
對于現代人面臨的“多選擇、難抉擇”人生困境,施瓦茨教授不僅談了why,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為何會這樣,而且講了how,告知大家如何運用心理學提升選擇時的幸福感。
華南師范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副教授
遲毓凱
本書是關于選擇和幸福的經典著作,論說嚴謹且通俗易懂,是我讀應用積極心理學時的指定教材。面對現代社會鋪天蓋地的紛亂選擇,它是幫助我們撥繁就簡的好幫手。
全球華人積極心理學協會副主席
趙昱鯤
《選擇的悖論》為所有美國人帶來了一個簡單但影響深遠的啟示。施瓦茨提出的11個步驟,將幫助你在更短的時間里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從而大大改善你的生活!現在就買下這本書吧!
美國心理協會前主席
菲利普·津巴多
本書提供的有力證據證實,如果選擇更少,人們會活得更好。同時,它用引人入勝的筆觸介紹了大量選擇和幸福感方面的心理學研究。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丹尼爾·卡尼曼
巴里·施瓦茨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的觀點:當代社會日益增加的選擇讓人眼花繚亂,深陷無助與不滿。《選擇的悖論》將告訴你如何走出選擇的困境。
積極心理學之父,暢銷書《真實的幸福》作者
馬丁·塞利格曼
當今世界為我們提供了更多選擇,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人們的滿足感卻降低了。這本充滿挑戰而又富有趣味的作品,將告訴你怎樣一步步走向充實美好的人生。
著名心理學家
戴維·邁爾斯
施瓦茨教授提供的證據表明,我們擁有大量選擇,但生活并沒有因此得到改善。這一結論對于那些換了900個電視頻道仍然無法決定看什么節目的人來說并不陌生。無論是選擇保健計劃、大學課程,還是買牛仔褲,不計其數的選擇令我們筋疲力盡。不但沒有解放我們,反而限制了我們。我們通常認為,擁有更多的選擇會更快樂,但事實恰恰相反,過多的選擇只能讓我們離真正的身心健康越來越遠。這本書里介紹了許多相關研究,還提供了具體的步驟,告訴人們如何減輕選擇的壓力。
《出版人周刊》
《選擇的悖論》一書分析巧妙,再配上風趣的《紐約客》卡通畫,相當具有說服力。
《商業周刊》
非常好讀的一部作品!
《華盛頓郵報》
施瓦茨以十分敏銳的洞察力為我們揭示了日常生活的危險之處。
《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