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中最簡單又最困難的事
- (美)大衛·福斯特·華萊士 高焉沁繪
- 1307字
- 2019-01-03 08:47:24
導讀
兩條小魚在水里游泳,突然碰到一條從對面游來的老魚向他們點頭問好:
“早啊,小伙子們。水里怎樣?”
小魚繼續往前游了一會兒,其中一條終于忍不住了,他望著另一條,問道:
“水是個什么玩意?”
這是美國作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2005年在肯揚學院(Kenyon College)畢業典禮上的演講。如果你以為華萊士將自己喻作“智慧老魚”,正在向這些即將畢業“小魚兒”傳授經驗的話,那就錯了。華萊士是從生活中最顯而易見的平常之事入手,探討人文教育的真正價值所在。華萊士認為,人文科學教育并非知識填鴨,而是讓我們“學會如何思考”。在他看來,教育的真正價值與成績、學位完全無關,只與生命的自覺和警醒有關,自覺于什么是真實及重要的。這種自覺就隱藏于我們身邊平淡無奇的生活中,但“在成人生活中,日復一日地保持自覺與警醒,困難得不可想象”。
這是華萊士唯一一次公開演講。這場演講在當時默默無聞,之后卻突然逆襲,演講錄音通過郵件和博客在朋友圈不斷流轉,引發廣泛共鳴。后來,The Glossary工作室根據錄音制作了一個長約9分鐘的短視頻,在全球最有影響力的視頻網站Youtube上,短短一周內就有超過400萬人點閱。
2009年,美國小布朗出版公司(Little,Brown and Company)將華萊士的演講整理出版,出版后受到更大的關注。《時代雜志》認為,“你可以把它當作對知識分子最后的演講”;《紐約時報》認為,“該書讓我們看到了力量、良善和寬容,而這些品質,是那位頭腦王國的主宰(思維定勢)永遠都無法打敗的”。
2013,美國權威媒體評選出近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畢業典禮演講”,第一名是史蒂芬?喬布斯(Steve Jobs)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而緊隨其后的就是大衛?福斯特?華萊士的這篇演講。
在中國文化圈和知識界,華萊士的演講也廣為人知。青年作家蔣方舟如此評價道:“非常喜歡的一段演講,可能很多人都看過。美國作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2005年在某大學的畢業演說,關于如何擺脫生命中循環的無聊,獲得內心自由。前幾天讀他的傳記《每個愛情故事都是鬼故事》,重溫視頻,依然感動。然而,華萊士自己也沒有擺脫生而為人的痛苦,3年之后自殺身亡。”其實,在很多人看來,這位天才作家的早逝讓這篇演講更加震撼: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我們要學會提醒自己走出思維定勢的泥沼。同時,我們要學會給身邊人更多的空間,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們正在面對怎樣的困苦。
演講的文字稿也在讀者中廣為傳播。在引進版權之前,已經有好多網友自發翻譯該書,并且在各種翻譯群里學習討論,還有人將翻譯稿上傳,僅在百度文庫上就有11034人閱讀、1662次下載。
在文藝青年聚居地豆瓣社區,該書的英文版本有96人讀過、15人在讀,219人想讀。有一位讀者如此評價道:“很久沒有這么讓人醍醐灌頂的時候了。近一年以來,除了無意讀到梁啟超先生的《論成敗》短文,就是因緣際會看到演講視頻,隨即就入手了英文的原版書,現在是枕邊讀物,真心喜歡!”
中文簡體字版的出版得到了人人影視字幕組的大力支持,他們向我們推薦了字幕組的資深譯者龍彥、馬磊擔任此書的翻譯。為了更好地呈現本書內容,我們邀請了青年插畫師高焉沁女士畫了精心的插畫。另外,編輯過程中,我們在部分字句上參考了臺灣紅通通文化出版社的譯本。在此一并感謝。
限于編輯水平,難免存在錯漏之處,歡迎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