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樂評家黎鍵先生的追思會上,我想起接近二十年前的一段往事。那時我剛開始寫劇評,少年氣盛,常常一下筆就罵人,大概沒有幾個藝團沒被我罵過。那年頭的報紙多半還有文化副刊,在上面發表評論的人也比今天多得多,大家很有興趣打筆戰,難得編輯又能容忍,于是為了一場演出就可以說上兩三個禮拜,你來我往,十分熱鬧。像我這種年輕人,目無尊長,誰寫的東西都看不順眼,所以就老挑同行前輩的毛病,肆意攻擊。黎鍵先生從上個世紀...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在香港樂評家黎鍵先生的追思會上,我想起接近二十年前的一段往事。那時我剛開始寫劇評,少年氣盛,常常一下筆就罵人,大概沒有幾個藝團沒被我罵過。那年頭的報紙多半還有文化副刊,在上面發表評論的人也比今天多得多,大家很有興趣打筆戰,難得編輯又能容忍,于是為了一場演出就可以說上兩三個禮拜,你來我往,十分熱鬧。像我這種年輕人,目無尊長,誰寫的東西都看不順眼,所以就老挑同行前輩的毛病,肆意攻擊。黎鍵先生從上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