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不同 讀書和臘肉

  • 我和新世界
  • 意識形象
  • 4528字
  • 2016-06-18 12:20:00

17、讀書和臘肉

鹽田和造房子的事情告一段落,劉遙想在家歇幾天。他并不打算把自己搞得太緊張,也不想讓人認為自己有大的企圖。跑完步以后,他帶著兩個孩子來到梅家菜園,小心翼翼地種下了橡膠和金雞納樹苗。一邊種樹,還一邊跟女兒說著寫字的事情:“我寫字也是很難看的,不要說現(xiàn)在的毛筆字完全不能看,就是容易寫一些的鋼筆,也是很難看。”

劉滿聳聳肩說:“我也是。還好現(xiàn)在不用寫字了。”

“那倒不是。你只是不用上原來的學(xué)了。但是這里不僅需要寫字,你還需要上學(xué)。”劉遙站起身來看著女兒說道。

“學(xué)校都沒有怎么上學(xué)?而且我也不喜歡練書法,所以呀,這上學(xué)的事情,真的跟我沒關(guān)系啦。”劉滿無賴地說。

“我也不喜歡練書法。可是我也需要寫字給人看,所以我一直沒有放棄嘗試提高書法的方法。到這個世界來之前,我發(fā)現(xiàn)啊,原來我寫字都是把小指頭全部放在桌子上的,后來發(fā)現(xiàn),如果把小指頭都抬起來,雖然字還是不好看,但是能寫大一點。你的字也是太小,都擠在一起。大一點至少可以看清楚寫。”

“我試試吧。可是,我們沒有鋼筆鉛筆啊,哎呀好可惜。”劉滿看上去一點也不憾。

“我會做出鋼筆來的。在這之前,你先練習(xí)毛筆。我們每天晚上都從卷軸上抄一千字,自己學(xué)習(xí),也作為擴散出去的知識。”

劉滿哭喪著臉答應(yīng)著,頓時覺得早餐的胃口都沒了。

姚英在屋檐下坐在削番薯。這被當?shù)厝溯p視的食物,曾經(jīng)是劉家早餐的主食,現(xiàn)在又是充當水果的主力軍。聽到這里,突然她放下紅薯和刀,起身來到來找梅先卓,張嘴就問能不能把堂屋騰出來。梅家兩口子正在刷牙——他們在劉遙的指點下形成了刷牙的習(xí)慣。至于牙刷,就是一把小尺寸的豬鬃刷子。

梅夫人呸一聲突出嘴里的水,張嘴就說:“行。你幾時要用?”梅先卓在一旁笑得眼睛都看不到:“一個啥也不說就要我騰堂屋,一個問都沒問就說好,你們兩個干脆結(jié)拜金蘭吧。”

姚英不好意思的笑笑,扯著兩口子來到東廂房。走進一看,擱架上堆滿了亂七八糟的東西:一些散碎銀子,也有銅板,還有糧食、臘肉、番薯之類,還有幾個紙片寫著“雞蛋十個”、“活鴨一只”之類,都是姚英的筆跡,甚至還有一張紙片上寫著:“不認識的鳥一對,放了”。

劉遙遠遠看到老婆扯著梅家兩口子走進屋子,奇怪地跟過來,一看這陣勢就明白了。梅家兩口子卻看不明白,眨著眼睛看著姚英。

姚英指著擱架上的東西說:“村里都在傳說,劉家除了2歲的小兒,都會識字、算術(shù)、畫畫,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簡直是無所不能。不斷有父母帶著孩子,提著五花八門的禮物來找劉遙拜師。”

“還有送來一把貝殼的。是孫巧巧,孫壯的妹妹,才8歲。”小滿在旁邊一臉感動地說。

“那肯定是她自己想來。看來華人不管到哪里都是真想讀書。”劉遙感嘆地說道。

“讀書當然好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嘛。咱們村也不富裕,請不起教書先生,孩子們都沒書讀。”梅夫人態(tài)度很明朗。

劉遙翻看著各種送來的東西,興致盎然地問道:“就是說除了銀子銅板,其它東西有些吃了,有些還放了?”

“你前幾天一直忙進忙出的,我也來不及跟你商量這個。”姚英招呼三人在餐桌坐下,又鄭重其事地倒上茶,才說道:“我想開個學(xué)校。”

兩個男人對望一眼,還來不及說話,梅夫人已經(jīng)跳起來說道:“太好了。我這就去把堂屋給你騰出來!你們也別喝茶了,趕緊干活吧。”

開個學(xué)校一直就是劉遙的愿望,只是現(xiàn)在好像條件還很不齊備,所以一直沒有動手。現(xiàn)在看妻子和梅夫人這么熱心,也就做了決定,轉(zhuǎn)身對梅先卓說:“這開學(xué)堂是不是也要去官府報備呢?”

“那倒不必。只是這學(xué)田怕沒有出處。”梅先卓不無憂慮地說。明朝的“小學(xué)教育”一般分為私塾、社學(xué)和義學(xué)三種形式,基本上可以理解為家族學(xué)校,私立官助和完全私立的三種形式,本質(zhì)上都是私立。這些學(xué)校都有固定的學(xué)田,以產(chǎn)出支持學(xué)校的運轉(zhuǎn)。

劉遙琢磨了一下,說:“咱這個學(xué)堂的房子不要錢,老師就是我們一家三個,也不要錢,孩子們自己帶飯來吃,沒有學(xué)田也可以開!”他站起來跟老婆和女兒商量起來:“那咱們就開個學(xué)校吧?你們兩個要做老師的哦。”

“耶!”劉滿蹦了起來。姚英喜滋滋地說:“我這就去收拾堂屋!”劉遙一把拉住她,說:“還不謝謝梅員外。”姚英走到還坐在那里琢磨著的梅先卓面前說聲謝謝梅員外,痛快地一個鞠躬。

梅先卓急忙站起來,雙手虛扶了一下,正色道:“應(yīng)該是我要替全村老小謝謝你們了。”接著又道:“不知這學(xué)費,先生怎么打算?”

劉遙看著擱架上這些東西,琢磨了一些,對梅先卓說:“這些錢都得拿回去,臘肉留下。學(xué)費就是每年一塊臘肉。錢拿回去的孩子,每人帶一塊臘肉來,都要有這塊那么大。”他指著一塊臘肉對小滿說:“你把它掛在門外。”

“為啥單獨要臘肉?”所有人都很奇怪。

劉遙正要解答,梅夫人頭上綁著個手巾走了進來,拉著姚英去一起擺桌椅。劉遙問梅夫人:“夫人,你既知道唯有讀書高,可知道這讀書和臘肉的關(guān)系?”

“孔夫子的規(guī)矩。”梅夫人張嘴就來。

“謝謝梅夫人。”劉遙略感驚訝地說道。“不客氣。”梅夫人笑笑,帶著姚英走了。

劉遙點點頭,對女兒說:“就這么定了,帶了臘肉來的就算拜師入學(xué)了。其它東西我們吃掉了的,也都算入學(xué)了。”

“那孫巧巧呢?”

“貝殼不算。一視同仁。”劉遙沉吟了一下說。

堂屋里已經(jīng)面目全非,高管家叫來幾個人,把家具搬空,在北墻放了一把太師椅和一張桌子,房間正中里放了幾排桌椅,像模像樣布置了一個教室。

第二天早上,大概是教室布置好了的消息傳出去了,幾乎全村的村民都來了,扶老攜幼的一大堆,圍在梅家門口。大部分人擁進第一進院子,把梅家擠得水泄不通,擠不進去的都在外頭伸頭往里看。梅香勇敢地站在第二進院子的門口,不讓人們再往里走,眼看著就頂不住了。

劉遙皺著眉頭讓女兒去搬來一把椅子,放在第二進院子中央,翹著二郎腿坐了上去。人們輕易地沖開了梅香的阻攔,一下子來到院子里,就見空空的院子里劉遙一個人安穩(wěn)地坐著,頓時不知怎么辦,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都回去。一點規(guī)矩都沒有。明天讓孩子自己來報名。”劉遙還是皺著眉,輕聲說到。

沖進院子的村民們有點不好意思,推推搡搡往外走。來到門外,就見劉滿和梅香一個個朗聲交待:“男孩女孩都可以來,7歲以上,讓孩子自己來。來的時候帶一塊臘肉,喏,像那么大。”

劉滿一邊交待一邊擦汗。這事怎么就那么不是味道呢?

這邊劉遙也在擦汗。這是他第一次試用自己的個人威望,效果還不錯。看著最后一個村民走出院門,他一咕嚕爬起來,找到高管家,吩咐為明天要做的準備工作。

次日,梅家門口左邊的墻上釘了三塊木板,分別寫著“蒙童班,7-10歲”,“少兒班,11-14歲”,“青年班,15歲以上”。木板上已經(jīng)寫了幾個名字,那是送過雞蛋活鴨的人。門口的右邊,掛著哪塊做樣板的臘肉。

門外的院子里,姚英和劉滿坐在書桌后面。桌上擺著筆墨和一疊紙。高管家抬頭挺胸站在一邊壓陣,頭發(fā)依舊散亂。

雖然說是讓孩子自己來,村民們還是都陪著來了,只是不敢走近,在院子外站了一堆。孩子們都按照指引,安安靜靜地在院子里排隊等待,逐一被領(lǐng)到登記的地方,直到登記完畢,才會交出臘肉,得到一塊寫著班名和編號的竹排。

登記完畢的孩子,會被引導(dǎo)到梅家的堂屋里。只見院墻上也立著一塊大木板上面寫著:事實、邏輯、理性、善良四個詞。劉滿告訴每個孩子這四個詞的意思。梅香則交待每天天亮就要出門,來了在哪里坐下,中飯自己帶來,天快黑才能回家去。交代清楚之后,就讓孩子回去,明天天亮就從家門出發(fā)來上學(xué)。

高管家的父親來叫大家都去吃中飯的時候,所有的孩子都登記完畢,小滿興沖沖地跑來說:“爸爸,連隔壁叉河村的人也來報名了呢,一共有79個人呢。”

“果然是坐不下的。還好我安排了不同的班級上不同的課程。一些在教室讀書,一些上體育、勞作之類教室外的課程。這樣應(yīng)該夠了。”劉遙搖頭晃腦地顯擺有先見之明。

“下雨天呢?不都得在室內(nèi)?”姚英頂了一句。

“是不是在院子里搭個棚子?這個院子能坐不少人呢。”劉滿出了個主意。

劉遙擔(dān)心地說:“不行啊。本來堂屋里就夠暗的了,院子里加個頂蓋,堂屋里都看不見人。我還在想要準備點油燈呢,陰雨天肯定光線不夠。”

“至于下雨天呢,學(xué)生們可以去實驗室和工廠。所以就需要一個教導(dǎo)主任,幾月極好下雨天少年班的勞作課擠占了體育課,幾月幾號要補回來。這個教導(dǎo)主任呢,就非你莫屬了。”劉遙拍拍姚英的肩膀,嘻嘻笑著說。

“還幾月幾號呢,我都不知道今天啥時候。哦,對了,現(xiàn)在是天啟4年。”

“我們有很精確的日歷,只要對照今天的農(nóng)歷,就知道現(xiàn)在是公歷的哪一天。只是現(xiàn)在去搞清楚具體的時間沒有意義。明年吧,明年我們再頒布新的歷法。”

“新的歷法?”劉滿睜大了眼睛。

“是啊。現(xiàn)在在用的歷法很古怪的。大小月神出鬼沒,2月只有28天什么的,很不正常。我要設(shè)定一個新的歷法。每個季度都是91天,具體就是前兩個月都是30天,后一個月31天。這樣就是364天,在12月給一個32號,就是一年365天。對了,閏年給一個33號。”

“32和33號?好不習(xí)慣啊。”

“還有不習(xí)慣的呢,7天一周的星期就沒有了,每5天休息一天。每個整5整10的日子和大于30的日子都是公共假日。這樣的日歷清楚規(guī)范,一目了然。”

“好像是不錯的。只是5天休息一天?那不是只有4個工作日了么?有什么好處么?”姚英想了想,問道。

“有。這樣的休息日實際上比雙休還少一些,有利于提高全社會的效率。”

“除了33號確實怪怪的,聽上很不錯呢,那趕緊弄起來吧?”劉滿急急忙忙地說道。

“現(xiàn)在不行,要等我們的影響力大一些之后,再發(fā)布新的歷法。這個世界里,頒布歷法基本上等同于宣布成立政權(quán)呢。”

“這么神奇啊。”小滿聳聳肩,回頭在木板上畫起了花邊。

根據(jù)報名的名單,蒙童班和少兒班都不分男女,分別是32人和25人,青年班都是村子里的人孩子,一共有21人,女孩6人,男孩15個。男孩班指派梅家駒做了班長。班下面還按照古代軍隊的組織方式5個人為一伍,分成3個伍。劉遙讓大家自行組隊,自行選了一個伍長,分別是梅家駒、孫壯和趙飛。14以上的女孩太少,沒有分伍,跟10-14歲的25個孩子混在一起,另外組了一個班,也交給劉滿帶著。

編好了班,重要的就是基本教材怎么編制。一番討論之后,設(shè)置了識字、算術(shù)、測繪、體育、勞作這些基本課程。課程都已實用為原則,識字課基本就是常識課,算術(shù)里面也加了很多會計和統(tǒng)計的知識,體育則是體能訓(xùn)練加軍訓(xùn),勞作就是各種技術(shù)和工具的再現(xiàn)。姚英和劉滿教識字和算術(shù),劉遙自己教測繪、體育和勞作。

圍坐在餐桌上的時候,學(xué)校的事情已經(jīng)基本確定下來,大家開開心心地拿起筷子吃飯。只有小滿叫了一聲:“咱們收了那么多臘肉,怎么沒看到?”

劉遙點了點女兒的頭,問道:“你知道我為啥要收臘肉么?”

“孔夫子的規(guī)矩呀,梅夫人說的。不過我覺得還是因為你喜歡吃臘肉。”小滿轉(zhuǎn)著眼珠子回答道。

劉遙得意地說:“你呀,就是沒文化。《論語》里記載孔子說過:“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教誨焉。”一般的解釋是,只要交了臘肉的,我都肯定會教他。所以學(xué)校收臘肉是很風(fēng)雅的。”

劉滿想了一會兒,問道:“我們需要去跟孔子發(fā)生聯(lián)系么?我是說,我們要重建的文明,跟孔子有很多關(guān)系么?”

“好問題。實際上我們離開的那個世界,運行的都是希臘羅馬到歐美這條線的文明,確實沒有多少需要跟過去學(xué)習(xí)的必要。不過有點本土色彩,有利于取得認同感。”

旁邊坐著的梅家?guī)讉€人完全聽不明白,互相看了一眼,都埋頭吃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源| 兴义市| 平邑县| 武城县| 安西县| 永修县| 曲靖市| 怀柔区| 芒康县| 辽阳县| 虞城县| 乌恰县| 平谷区| 贵德县| 红桥区| 乌拉特中旗| 柞水县| 辽中县| 诸暨市| 富裕县| 抚顺县| 玛多县| 滦平县| 苏州市| 潜山县| 麻阳| 隆化县| 简阳市| 衡阳县| 遂川县| 志丹县| 鹤山市| 安徽省| 炉霍县| 霍林郭勒市| 尼勒克县| 长岛县| 乐平市| 若羌县| 普陀区| 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