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女人的投資理財書
- 她理財網
- 2711字
- 2019-01-03 07:27:08
終極需求:安全感、成就感和確定性
“公主等到了王子,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大約在幾個世紀以前的童話故事里,女人的美好未來就和男人綁在了一起。女人如何獲得安全感、成就感,以及確定的未來?在這一點上大概全世界都有一個共識,嫁得好人家,相夫教子,兒孫繞膝。
時移世易,現在女人想要全部從男人那里獲得這些寶貴的東西恐怕沒那么容易了,不是男人不想給,而是已經開始給不起了。
讀書工作賺錢,女人變得可以和男人勢均力敵,男人丟失了“強大”的資本,或許連自己都自顧不暇。她理財網站曾經發起過這樣一個微話題:“老公年收入多少你才有勇氣全職?”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有九成網友表示無論老公年收入多少都不打算全職。她們即便嫁到了人品和財力皆靠譜的好老公,也仍然感到欠缺一點點,欠缺在哪呢?欠在自己戶頭里還是少了些人民幣。
女人要有錢,這是我們最質樸的價值觀。
1. 老公都是身外物,有錢就有安全感
女人的安全感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不受意外或疾病的侵害;經濟的保障;一個安定的環境,不讓自己過于奔波和頻繁遷徙。這些都和錢密切相關。
提起錢,她理財財蜜“二小姐”說自己原本對錢沒什么概念,接近30歲的她工作穩定,工資雖然不低但拿到手就放活期,隨取隨用,沒什么動力也沒什么壓力。可父親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讓她的負擔陡然加劇,醫療費從每天1千元到以萬計,再加上房貸,即便是把父母的儲蓄、自己的存款、公積金、同事幫忙湊的錢都算上,“二小姐”仍然感到壓力山大。
爸爸生病以后,媽媽全部的心思都在爸爸身上,不再過問任何事。后來爸爸病情嚴重,妹妹就辭職照顧家里,姐姐也從遙遠的邊境小城回家陪伴,“二小姐”的工資成了這個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她想著即使砸鍋賣鐵,也要給父親治病,可是殘酷的現實是:她沒有什么鍋可砸。
“有錢就有安全感”這句話的意義在這種極端的環境里才能看得更清楚。有“二小姐”類似遭遇的人或許不少,尤其是對30~40歲年齡段的女性而言,事業和家庭資產開始穩固,危機卻也通常在這個時間段里顯現。工作遭遇平臺期,父母健康開始變化,孩子成長需要用錢……可能,突然某一個早上醒來,想想擺在眼前的這些事兒,整個人都不好了。
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女人要真正快樂起來,要獲得安全感、成就感、未來的確定性、乃至尊嚴,物質財富是重要前提,它雖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但卻能使我們有底氣,不用瞻前顧后地生活。
2. 有多少錢才算有錢
“如果我錢包里現金不到500元,銀行卡存款不到5萬元,我就會惴惴不安。”在某互聯網公司工作的羅小姐這么說。2007年《申江服務導報》面向10萬多名白領做過一份調查問卷:活在這個時代,擁有多少錢才能讓人有安全感?大部分女士給出的數字是500萬元。究竟有多少錢才算有錢,有多少錢才能獲得我們夢寐以求的安全感?
其實每個人的心理需求不同,但想要伸手能夠得著心里的那條安全線,理財是最穩固的踏腳石。對低收入個人或家庭來說,顯然理財以積累財富為首要目的,相信不少女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看著銀行卡或各種寶里的數字一點點增加,比什么都高興,安全感也隨之增長。當你銀行卡里的錢大約夠自己3~6個月花銷時,可以說你已經相對安全,因為至少為自己留好了緊急備用金。
而對中高等收入的個人或家庭而言,理財重要的是財富的配置增長和利用財富實現自身的追求。如何理清家庭財務狀況,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如何讓財富發揮其最大價值,這其中的樂趣不僅有“增值”帶來的安全感,還有和財富過招帶來的“駕馭感”。當你有能力掌控財富,這些財富也將輔助你找到想要的未來。
3. 做對9件事,走近確定的未來
安全感、成就感、確定性是我們理財的終極需求,我們將用整本書的篇幅告訴你如何做。但在此之前,首先要清楚應該“怎么想”。
她理財財蜜“小盒”在她的日志中寫道:在40歲的理財黃金10年到來之前,做對下面的9件事,即使不會成為巨富,也不至于貧窮。
(1)養成記賬習慣
不管賺多賺少,薪水高低,上班族都應該先養成“記賬”的好習慣,除了可以清楚掌握金錢花費的流向外,更可以借此了解各項生活消費的價格,培養對數字的敏感度,未來購物時只要貨比三家,就不會太吃虧。
(2)制定下一年度的家庭預算
一般來說,家庭收支預算包括年度收支總預算和月度收支預算。按照量入為出的原則,制定家庭年度收支總預算,首先要知道家庭在未來一年要存多少錢,有哪些年度支出,一方面達到家庭資產按計劃增長的目的,同時還要防備未來的各種不時之需。
(3)避免獨居
獨居雖然自由自在,但成本較高。理財專家最常給年輕人的建議是:結婚前,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盡量與父母同住,因為省錢效果驚人。如果條件不允許,也不妨與朋友一起合租,不僅可以住較大的房子,而且還擁有各自獨立的房間,同樣可以達到省錢效果!
(4)晚買車
投資理財最重要的原則之一是:盡量提早買進會增值的東西,盡量延后買進會貶值的東西。因此,晚點兒買折舊速度快的汽車比較好,不僅車價是一大筆支出,而且每年的停車費用、牌照稅、燃料費、第三人責任險、保養費、驗車費用等加起來也是一筆極可觀的開銷。過早買車不如選擇在最需要的時候租車。
(5)早10年展開投資
愛因斯坦曾說:“復利是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所以要累積第一桶金就不能忽略時間的力量,金錢躲在機會里,機會則躲在時間的洪流里。
(6)逢低買進基礎股
在股市不好的時候、沒人談論股票的時候買進股票,因為這時往往是價格低點,選那些歷史上經常飄紅的股票或者是股指的權重股,不用太多錢,可以幾個月買一點兒,到股市大漲時賣出。權重股未必會大漲,但一定會上漲。
(7)早買房
買房是一種強迫儲蓄的手段,因為資產價格持續升高的原因,買房子總不會太虧。早買房一方面是壓力,但可以適當增加工作動力,另一方面還貸款相當于存錢,不至于在年輕時把錢白白用在各種消費上。而且,即使房產漲不過最好的投資品,也不至于一文不值。
(8)自己存點退休金
存錢或理財計劃里再增加一項退休金吧,今天30歲的人到50歲之后,可能會發現養老賬戶里的錢沒有想象中那么多,因為那時的工作人口基數小但養老人口基礎卻變大了。原因就是人口基數的波動,看看這幾年高考報名情況就知道了。
(9)早10年實施退休規劃
人們常常覺得退休距離自己還很久,特別是對許多30~40歲的人來說,現在開始規劃退休生活似乎還太早,不確定性還太多。結婚、生子、買房、子女教育基金等確實都需要花費大筆資金,但如果因此推遲執行退休計劃的時間,那么可供準備退休金的時間很可能已經所剩不多。
有朋友調侃說:嫁個有錢人,問題就都解決了。可是有錢人一難找、二難交、三難維護,有錢的世界也不是沒風、沒雨、沒惆悵。
本章目標:做懂行的家庭衛士
不要懷疑女人是天生的理財專家!你需要學習的內容,男人同樣需要學,而且效率還不一定如你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