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女人的投資理財書
- 她理財網
- 1028字
- 2019-01-03 07:27:07
前言
這是一本寫給女性的書。
相對于心靈成長、價值覺醒,女生更應該擁有某些能量:愛自己且知道如何表達愛,靠自己獲得安全感和快樂,愿意樂觀地面對困難等。
長久以來,諸多庸俗的觀點甚至是我們的父母都在試圖告誡女性:賺大錢是男人的事兒、管大錢也是男人的事兒……你們感情用事、多愁善感、哭哭啼啼,只能管管家(務),決策權還是要交給男性。
我的母親對我的婚姻和家庭說過的唯一一句與財務有關的告誡是:讓他把工資卡交給你……哦,也許還有一句:“房產證上寫誰的名字?”父親則總在我回家小住的時候偷偷問:“最近錢夠不夠花?”
似乎父母幾乎不考慮我的工作內容和專業水平,他們像其他普通的父母一樣跟我探討家庭和財務問題;母親的投資決策也不是在我的專業建議之下做出的,早晨一起買菜的“媽媽團”對她的影響遠大于家人;大學同學考上了國內最好的金融工程研究生,卻不知道余額寶比網銀更便捷……
這些發生在身邊的事情讓我意識到,人們很難改變原本對財富的態度。這個原本,也許是生活環境、也許是家庭教育、也許是固有思維……在她理財網,有很多有趣的思考和女性間敞開心扉的交流,一個女生寫下了這樣的話:
今天,一切都和父母的時代不同,生活方式更多元,資源和信息更龐雜……昂貴的房價、超高的育兒成本、亞健康的身體和杳渺的養老金都讓理財成為一種生活必備技能。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錢生錢”,僅靠工作所得,我們距離自己想要的幸福將會越來越遠。對財富的觀念和技術手段的轉變——這是一代人的問題,無關乎身份、性別、婚否。
女性理財不是女權主張,跟世界觀也沒關系,只是門技術活!而女人天生就是這門技術的高手。所以,寫這本書,希望所有的女性都能開始理財之路,管理自己和家庭的財富,更高層次地表達“愛”。
性別特質賦予了我們更強的理財基因:敏感——能體察到市場機會;細致——對波動反應及時;善于計劃——好的理財師都有全局觀;注重家庭——目標更明確和純粹;有執行力——她們不需要彰顯“自我”。最關鍵是承諾,女性特別在意承諾,而人生的理財目標正是獲得確定性——承諾。
所以,女性只要稍加訓練,就會找到并利用自己的優勢在理財管理領域大展拳腳。
馬斯洛需求理論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和歸屬感(Love and belonging,亦稱為社交需求)、尊重(Esteem)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我們認為,理財能夠幫助我們獲得第二層到第四層的滿足感。
最后,感謝所有參與本書撰文的編輯和財蜜,你們用自己的經歷證明了理財可以讓生活更快樂、更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