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譽
贊譽不僅是一個人德行的反映,也是一個值得人反思的借鑒。
贊譽不僅是一個人德行的反映,也是一個值得人反思的借鑒。如果一種贊譽從庸俗的大眾那里發(fā)出,那么它往往都是沒有絲毫價值的荒謬褒獎;像這樣的贊譽,一般緊緊追逐那些愛慕虛榮的人,而不是那些德行高尚的人,因為只有那些平庸的人才不知道德行究竟是什么。他們嘆賞薄德,驚羨私德,但是對真正的大德偉德卻熟視無睹,唯獨那些張揚炫耀的假德行深得他們的青睞。無可置疑,庸俗的大眾口碑就像一個只承載虛榮而不接受厚德的冰川。但是如果有識之士異口同聲地稱贊的話,那就像《圣經(jīng)》所說的“美名正如香膏”。這樣的聲譽可以遠播名揚,并且久久不會散去,因為與鮮花的芳澤相比,香膏的芳菲更能持久。
既然歌功頌德有這么多的不良之處,那么人們對其加以懷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有些稱頌贊揚無非是為了阿諛奉承。如果逢迎的人火候不夠,他便會拿一大堆高帽子,不管是誰都往上戴。如果他有幾分心計的話,就會仔細地揣摩將要巴結(jié)的貴人的心理活動,然后大肆夸獎貴人的最為得意之處。但是如果他是個厚顏無恥的人,便會找出一個人最難堪的缺陷大加宣揚,并把那缺點說成是優(yōu)點,直到被吹捧的人自己也不得不鄙視自己為止。有些贊譽確實有善意的初衷,這是對君王或者其他重要人物應(yīng)該有的禮貌;像這樣的贊譽可以稱得上是“以贊為訓”,因為贊譽者所褒揚的地方正是他們希望君王和重要任務(wù)人物們做到的地方。有些贊譽則像是裹上糖衣的炮彈,實際上給被贊揚的人招來了不少的嫉妒,這真是應(yīng)了那句老話—最可怕的敵人就是當面說你好話的敵人。
不過,希臘人有這樣一句格言:“心懷叵測的稱贊者的鼻梁將會生瘡。”這與英語中說喜歡行騙的人舌頭會起瘡是一個道理。不可否認,有良好作用的贊譽應(yīng)該在適當?shù)膱龊稀⑶‘數(shù)臅r機發(fā)表,不能流于庸俗。所羅門曾經(jīng)說過:“早晨起來就對朋友大肆吹捧贊揚,簡直就是對朋友的惡毒詛咒。”
過分贊揚人或者事物,就會引起人的反感,還會招來嫉妒和嘲笑。除了極端特殊的情況以外,自我吹捧是一無是處的;但是一個人如果贊美自己的工作或者事業(yè),那他的體面便會溢于言表,甚至顯示出一種崇高。那些所謂的神學家或經(jīng)院神學家的羅馬紅衣主教就很自命不凡,鄙薄世俗事務(wù),并且把所有的將軍、大使、法官和其他非神職官員都稱作“代理執(zhí)政官”,好像他們只是在代行職權(quán)。然而,與主教們高深莫測的思辨相比,這些“代理執(zhí)政官”的作為更有利于世俗之人。圣保羅在夸耀自己的時候總是說“恕我妄言”,但是當他談及到自己的工作時卻說“我要贊美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