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主張,為了改變國貧的局面,必須采取“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的理財方針。一方面“摧制兼并”,把大商人、官僚、地主的部分剝削收入收歸朝廷,另一方面扶植“農民”(地主階級中下層和自耕農),減輕差役,興修農田水利,發展生產,預防農民起義的興起。為此,王安石建立一個指導變法的新機構——制置三司條例司,條例司撤銷后,由司農寺主持變法的大部分事務。呂惠卿、曾布等人參與草擬新法,此后陸續制訂了均輸、青苗、農田水...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王安石主張,為了改變國貧的局面,必須采取“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的理財方針。一方面“摧制兼并”,把大商人、官僚、地主的部分剝削收入收歸朝廷,另一方面扶植“農民”(地主階級中下層和自耕農),減輕差役,興修農田水利,發展生產,預防農民起義的興起。為此,王安石建立一個指導變法的新機構——制置三司條例司,條例司撤銷后,由司農寺主持變法的大部分事務。呂惠卿、曾布等人參與草擬新法,此后陸續制訂了均輸、青苗、農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