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9章 胡惟庸案件(4)

要說到紙幣的發(fā)行,還要從元朝說起,元朝很多事情辦得很糟糕,但這個紙幣政策是相當好的,制定該政策的人應(yīng)該是很有水平的,其鈔票政策深刻反映了經(jīng)濟規(guī)律的普遍適用性。元朝發(fā)行紙幣是以金銀為準備金的,如果沒有金銀就不發(fā)行紙幣,而且發(fā)行有定額,持有紙幣者可以隨時向朝廷換領(lǐng)金銀。

這是典型的金銀本位紙幣發(fā)行制度,這個制度使用了上千年(直到二戰(zhàn)后布雷頓森林體系破裂才告結(jié)束)。可到了朱元璋手里,這位仁兄對經(jīng)濟不熟悉,看到元朝印鈔票可以流通,他也印。問題是他一開始就印不停,明朝初年,每年的收入只有幾萬兩銀,可發(fā)行的紙幣卻有好幾千萬,拿著一張紙,上面印著五千兩,就想當五千兩用?老百姓可不傻。

說實話,官員真是可憐,俸祿已經(jīng)很低,還發(fā)一堆廢紙,拿來當手紙還嫌硬。

人不能讓尿憋死,于是種種撈錢新花樣紛紛出爐。

貪污的方法

官員們主要用的是兩招,我們來介紹一下,這兩招歷史悠久,十分有名。

折色火耗。大家可能聽說過火耗這個詞,當時交賦稅往往是實物,如谷物、絲織物等,但有時也會改征銀兩和銅錢,而熔鍛碎銀時候可能會有損耗,官府就用這個名義來征收多余的銀兩,這些多征的賦稅就稱為火耗。

其實到底有沒有損耗,也只有官府自己知道,這不過是一個多收錢的借口,這一招可謂流傳幾百年,長盛不衰,比明朝的歷史還要長,一直到清朝雍正時期,采用火耗歸公的措施,這一招才從歷史上消失。

話說回來,這一招是官府說了算,要征多少自己規(guī)定,執(zhí)行中實際操作技巧不算太高,下一招就不同了。

這一招叫做淋尖踢斛,十分值得一提。百姓交納糧食的時候,官府是用斛來裝的,百姓將糧食放進斛里,再稱重,計算自己完成的糧食份額。谷堆要按尖堆形裝起來,會有一部分超出斛壁,就在百姓為交完公糧松一口氣時,意外的事情發(fā)生了。

官吏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準斛猛踹一腳!此時超出斛壁的部分谷粒會倒在地上,老百姓慌忙去撿,此時官吏會大聲叫喊:別撿,那是損耗!喂,說你呢,還撿!

這就是淋尖踢斛,踢出的部分就是所謂糧食運輸中的損耗,這部分就成為官吏的合法收入。那么老百姓呢,只能回家再送糧食來。這一招最關(guān)鍵的就是踹斛這個動作。

那一踹的風情

要知道,這一踹是很有講究的,官吏們?yōu)榱诉@一踹苦練了很久,具體方式有可能是先在自己家附近找棵樹,從踹樹開始,以樹干不動、落葉紛紛為最高境界。當然也有某些人選擇踹門練習,一定要做到一腳踹開,如超過兩腳為不合格,繼續(xù)修煉。這一修煉對他們也有好處,萬一有一天不干了,還可以轉(zhuǎn)行去入戶打劫。

在交糧這一天,官吏們準備好,一旦斛已經(jīng)裝滿,便凝神屏氣,閉目深思,然后氣沉丹田,大喝一聲,部分人加十米助跑,沖到斛前,拼命一踹(不拼命不行啊,踹下來都是自己的),如果踹下來的多,就會哈哈大笑。

請大家注意,這兩招只是最平常的,明朝的很多名臣如三楊、李賢、徐階、張居正等人都是靠這兩招的收益養(yǎng)活自己的。而后來的皇帝也認可這些作為合法收入。

雖然朱元璋的工資政策對這些行為的泛濫負有一定責任,但這并不能成為貪污行為的借口,內(nèi)因才是決定性的因素,官員們還是應(yīng)該從自身上去找原因。

大家可能會問,當時有沒有不貪這些便宜的人呢?我回答大家,確實是有的,但是他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只靠俸祿過日子的人,最出名的莫過于海瑞。

這位仁兄實在是第一號正人,他幾十年如一日,辛辛苦苦干活,沒有什么奢侈的享受(也沒錢),不該拿的錢他一分也不拿,上面說的火耗和淋尖踢斛的好處他從沒有貪過。每月就靠那點俸祿過活,家里窮得叮當響。

他最后的官職是南京右都御史,這是個二品官,相當于監(jiān)察部部長,可以說是文官中俸祿最高的人之一了。但他家里請不起幾個仆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動手,吃得也不好,長期營養(yǎng)不良,他死后,僉都御史王用汲來處理后事,一進門看見海瑞的家便痛哭失聲。他想不到海瑞臨死竟然如此凄慘,家里到處吊著舊布簾子(買不起新布),用的箱子破爛不堪,家里人都穿著補丁衣服。用家徒四壁來形容毫不過分。

更讓他難以置信的是,海瑞家連辦喪事的錢都拿不出來,棺材也買不起,出殯的錢還是大家湊起來的。

這樣的人在朱元璋時代也有,如當時的弘文館學士羅復(fù)仁,為人十分老實,家里很窮,但朱元璋對他仍不放心,有一天跑去他家里看。羅復(fù)仁買不起好房子,他只能在郊區(qū)買了間破房子度日,朱元璋東拐西拐,終于找到了地方,見兩間破瓦房外,有一個人正提著桶刷墻。朱元璋見此人灰頭土臉,粉跡滿面,以為是給羅復(fù)仁干活的民工,便問他:“羅復(fù)仁住在這里嗎?”

沒想到,刷墻的這位聽到有人問他,回頭一看,大驚失色,慌忙跑過來跪拜,說道:“我就是羅復(fù)仁!”

朱元璋這才看清他的臉,原來這個人真是羅復(fù)仁,再看他的打扮,一手拿著刷子,一手提著桶,衣衫襤褸,和叫花子沒什么區(qū)別,頓時哭笑不得。半天憋出一句話:“你怎么住這樣的房子?”

羅復(fù)仁賠笑著說:“臣家窮,只能將就了。”

朱元璋過意不去地說:“你這么有學問的人怎能住這樣的房子。”便賜給他一所大宅院。

羅復(fù)仁算是清貧了,但畢竟他的官位不高,還有比他厲害的。

在六部中,以吏部(人事部)的地位最為重要,吏部尚書(部長)吳琳為官清廉,后退休回家,朱元璋派使者去打探他的近況,使者到吳琳家鄉(xiāng),考慮到他當過大官,應(yīng)該有很大的房子,便去尋找。但轉(zhuǎn)了一圈,沒有見到什么大房子,他便在路邊找到一個正在插秧的老農(nóng),問道:“請問吳尚書住在哪里啊?”

誰知那老農(nóng)抬頭對他說:“我就是吳琳,有啥事兒?”

使者十分感動,便將此事回報朱元璋,朱元璋聽后也十分感慨。

道德很好,修養(yǎng)很高,但這么高的人實在不多。

除去工資制度外,明朝時候的休假制度也有必要介紹一下,讓我們看看古人的假期都是怎么休的。

先說老祖宗漢朝吧,他們實行的是五天一休制,也就是干五天休息一天,可不是休息星期六或者星期天,而是輪到哪天休哪天,這一天還有個名字叫“休沐”,在這一天,官員們可以回家,這樣看來漢朝的待遇還是不錯的。

隋唐時期,改成了十天休息一次,稱為“旬休”,好像待遇比漢朝差了不少,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在隋唐時期,已經(jīng)有了今天黃金周的概念,他們每逢新年、冬至會休息七天。這七天時間是帶薪假期。除此之外,能想得出來的理由也可以休假,除了我們?nèi)粘5亩宋纭⒅星铩⒅仃柾猓€有皇帝的生日(由于皇帝經(jīng)常變,所以這一個假期也經(jīng)常變),讓人吃驚的是連如來佛祖的生日、老子的生日、孔子的生日也都放假,估計當年要是基督教傳播廣泛,上帝的生日也要算在里面。

宋朝待遇稍微差點,但是一年假期還是有個幾十天的。

到了元朝,情況發(fā)生了變化。在元朝統(tǒng)治者看來,生命在于運動,工作就是休息,什么旬休、大休都沒有了,大家以工作為重,一年只有十幾天休息。

終于位子傳到了朱元璋的手里,這位仁兄的工作精神我們已經(jīng)介紹過了,他認為,給你們發(fā)工資、讓你們管事已經(jīng)優(yōu)待了,當年老子連飯都吃不飽,還休息?

有的官員提出要恢復(fù)前朝的休假制度,被朱元璋駁了回去,然后朱元璋規(guī)定了休假的制度,倒還真是簡單易行,一年休息三天!分別是過年、冬至、本人朱元璋的生日。

還想休幾十天,小子們還沒睡醒吧!

但實際實施后出現(xiàn)很多問題,比如兩地分居問題、子女教育問題(是客觀存在的)都無法解決,于是后來規(guī)定從十二月起放寒假,為期一個月,才算解決了部分問題。

如前所述,由于這些制度的規(guī)定,朱元璋和官員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而官員們?yōu)榱俗约旱睦妫厝灰`反朱元璋的這些法典,而朱元璋也不會允許這些事情的發(fā)生。這些矛盾累積到一定時候,就會爆發(fā)。

一幕歷史劇就此開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安县| 儋州市| 当涂县| 永年县| 广州市| 马公市| 柯坪县| 教育| 来宾市| 会昌县| 山阳县| 长宁区| 永福县| 壶关县| 开平市| 泸水县| 清水县| 徐汇区| 南通市| 南城县| 布尔津县| 华蓥市| 资阳市| 台江县| 龙川县| 哈巴河县| 牙克石市| 四会市| 安福县| 保亭| 沙田区| 孟津县| 资兴市| 平湖市| 德格县| 孟连| 武鸣县| 铁岭市| 韩城市| 沙坪坝区| 盘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