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為什么寫這本書

忘了是2015年的哪一天,只記得幾個朋友跟友商的其他幾個做技術的朋友吃飯,并簡單做下技術交流。席間,友商的幾位朋友對SpringBoot框架實施微服務很感興趣,交談甚歡之際,我無意間開玩笑說:“是不是該考慮寫一本SpringBoot的書?”鐘倫甫(原淘寶聚石)同學隨口一句,“你倒是寫啊!”,得,以行踐言吧,誰讓你把話說出去了呢?

當然,朋友的“熱切期盼”只是其一,微服務盛行也是本書寫作的一個契機,希望本書成為國內第一本微服務相關的原創圖書,借此跟大家分享我對微服務的淺薄理解,并圍繞SpringBoot微框架打造一套微服務體系可能的探索方向,權作拋磚引玉。如果不同的思想可以借此激蕩和碰撞形成更多共鳴,則吾之幸甚。

因工作繁忙,只能抽取零碎時間躬耕于晨曦和月光之下,經點滴積累,才終成此書,希望大家閱讀愉快。

本書的主要內容和特色

本書以介紹微服務的基本概念開篇,逐步引出Java平臺下打造微服務的利器—SpringBoot微框架。書中從SpringBoot微框架的“出身”開始,循序漸進,一步步為大家剖析SpringBoot微框架的設計理念和原理,并對框架的重點功能和模塊進行了逐一講解。

當然,這還只是“前戲”,本書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在大家對SpringBoot微框架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之后,我們將一起探索如何基于SpringBoot微框架打造一套完備的微服務體系。因為如果沒有平臺化體系化的基礎支撐,空談微服務將無太大意義。

SpringBoot微框架依托Java平臺和Spring框架,擁有良好的可擴展性和可定制性,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們單獨開辟了一章內容,為大家介紹如何使用Scala和SpringBoot微框架來開發和交付相應的微服務,并且圍繞Scala和SpringBoot如何打造相應的工具,技術產品等支持來提高相應微服務的交付效率。

最后我會與大家一起對SpringBoot微框架的相關內容進行回顧和展望,以期溫故而知新。

本書總體上可以總結為三個關鍵詞,“框架、體系、生態”,三者循序漸進,相輔相成,在使用SpringBoot微框架打造自己特色的微服務體系和技術生態之時,希望大家記住這三個關鍵詞。

本書面向的讀者

本書希望面向的讀者當然是那些對SpringBoot微框架感興趣的同學,如果你想了解SpringBoot微框架,并且嘗試進一步深入定制該框架以滿足自己團隊和公司的需要,也希望會對你有所啟發。

除此之外還包括:

  • Java平臺上的廣大研發同學,可以借此書了解業界微服務相關的最新動態。
  • 其他平臺上的廣大研發同學,可借此書“管中窺豹”,了解微服務的一般體系和生態建設,對比并引入自身的技術和微服務體系建設之中。
  • 脫離技術一線已久的技術負責人。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采用循序漸進的形式編寫,所以順序閱讀是推薦的閱讀方式。

勘誤和資源

鑒于一家之言且編撰倉促,難免會有所紕漏,觀點有失偏頗,所以,我在github網站上專門新建了一個issue項目(https://github.com/fujohnwang/unveil-springboot-feedbacks),如果大家在閱讀此書之后發現有哪些錯誤和疑問,或者改進建議,可以在此項目上新建issue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建議。如果時間不充裕,我會適時地選擇性給予答復,當然,更希望大家可以通過issue展開討論,互相切磋和解答疑問 。

致謝

除了最初的一句戲言,鐘倫甫同學也是本書的第一位讀者,幫助審稿并提出很多建議,所以,本書得以出版,第一需要感謝的就是鐘倫甫同學。

其次,我要感謝華章出版社的楊福川和李藝,福川兄在接到我的出版意向之后,快速地跟進和落實,在本書初稿編寫完成時馬上著手出版,諸位得以在2016年上半年就手捧此書,皆需感謝福川兄的重點關注和推進。

最后要感謝我的父母,感謝他們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并讓我做自己想做和要做的事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芜市| 当雄县| 抚顺县| 宣城市| 喀喇沁旗| 香港| 儋州市| 育儿| 晋中市| 昭觉县| 仁怀市| 文山县| 镇远县| 万州区| 长垣县| 江孜县| 阳曲县| 察哈| 临城县| 上思县| 长武县| 女性| 漳州市| 林甸县| 芦溪县| 安溪县| 科技| 郧西县| 高淳县| 泾阳县| 融水| 新密市| 沾化县| 墨脱县| 大港区| 樟树市| 黄龙县| 繁昌县| 蒲城县| 呼玛县| 偏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