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進化之謎(2)

  • 人類未解之謎
  • 李思博編著
  • 4794字
  • 2016-06-02 14:55:06

人類與黑猩猩是遠親還是近鄰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出了“人類是由猿類進化而來”的觀點,這種說法在當時引起了轟動,人們不僅難以接受,甚至覺得是一種屈辱。最高等的生物——人類居然不是上帝的杰作,反要去認祖歸宗到猿的身上。他們無法想象,曾經被人類戲耍和獵殺,渾身長毛、長相怪異的猿竟然會是自己的祖先。

相近的習性

一些科學家通過對人和猿類動物中的黑猩猩的尸體進行生理解剖,驚奇地發現人類的生理結構和黑猩猩的幾乎完全相同。于是,他們試探著接受達爾文的進化論,但是很快有人提出反對意見,他們認為很多動物的生理結構都和人類的相似,難道由此推斷它們都和人類是同類?要是這樣的話,那么能和人類攀上“親戚”的動物也太多了。

人類對自己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揚揚得意,并且把它當作人和動物的區別。可是,最新的科學研究證明黑猩猩不僅會制造和使用簡單的工具,它們甚至還能自己制造“兇器”。一些黑猩猩會折下樹枝,用鋒利的牙齒咬出尖銳的“矛”,然后手持“長矛”靜靜地潛伏在獵物的四周,趁其不備猛地撲上去,干凈利落地刺死幼小的動物。

隨著對黑猩猩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人們發現還是低估了黑猩猩的“智商”,經過特殊訓練的黑猩猩,不但能掌握簡單的手語,而且還能學習操作電腦。同樣的成長環境下,把新出生的小猩猩和嬰兒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小猩猩可以很快地辨別出人類的表情,它們顯示出的學習和觀察能力明顯超過人類。

黑猩猩也有著和人類一樣豐富的情感,它們驚人地復制著人類的各種欲望,兩個敵對的猩猩部落也會爆發“戰爭”,沖動地攻擊或殺死同類。它們在戀愛中也會嫉妒、生氣,它們中甚至存在“同性戀者”。猿類和人類有如此多的相似之處,難道它們真的是我們的近親?

科學家把黑猩猩的基因數據和人類的基因組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研究,發現無論是在基因數和基因功能上,還是在染色體和基因組的構造上,人類和黑猩猩幾乎完全相同。科學家還發現,人類的第二號染色體是由古猿的兩條染色體融合而來,這就有力地證實了人類和黑猩猩的親緣關系。

根據基因序列的比較,可以推測出人猿的進化表,大約在2500萬年前,猿類的祖先和其他靈長類動物分離開來,又經過了漫長的數千年,猿類的祖先和人類的祖先也踏上了各自不同的進化之旅。有趣的是,基因數據顯示,人類和黑猩猩的差異最小,關系最不“一般”,簡直可以稱為“兄弟”,而和黑猩猩相貌相似的大猩猩、猩猩卻是黑猩猩的“姑表兄弟”。

誰撥慢了“進化鐘”

既然人類和黑猩猩有著如此近的親緣關系,那么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黑猩猩沒有進化成人而和人類分道揚鑣了呢?

黑猩猩的祖先不愿意和人類的祖先一樣遷徙,它們“安逸”地留在了原始森林里,開始了獨立的進化歷程。它們的食物豐美,不像人類那樣為食物辛苦奔波,由于它們的身體失去了進化成人類特性的階段,所以只能“落后”于人類進化的速度。

在進化中,黑猩猩的染色體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決定雄性遺傳基因的Y染色體。黑猩猩之間的亂交使雄性的Y染色體復制到雌性黑猩猩的身上,而它們的后代大多都是這種單一的染色體。由此看來,“近親繁殖”的危害真是很大。

有人不禁要問,那么它們還會繼續進化,和人類一樣走過漫長的進化之旅,成為未來的人類嗎?這個問題的答案至今仍是個謎。雖然進化是沒有終點的,人類和黑猩猩都會繼續進化下去,但是一個微小的染色體之差,已經讓黑猩猩輸在了進化的“起跑線”上,至于它們還能否進化成人,誰也不能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

哪種動物與人類更親密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新出生的嬰兒有的身上長有黑色的毛發,有的背后長著突起的肉團,有的長有短短的“尾巴”,還有的雙腳居然粘連在一起,活像魚類的尾鰭!對于這種奇特的現象,人們感到十分困惑。

驚人的吻合

2002年,法國的醫學權威奧登拋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言論:“人類和海豚的親密程度遠遠超過猿猴,人類的祖先有可能是海豚!”奧登是這樣推論的:第一,人類的本性親水,而猿猴則厭惡水。人類的嬰兒一出生就有游泳的本能,只要給他套個游泳圈,一般不會有生命危險。人類的脊柱可以彎曲,可以做任何水中運功,甚至潛水,而猿猴的脊柱卻不能后伸。第二,人類的軀體和海洋中的哺乳動物一樣光滑。第三,人類具有喜、怒、哀、樂的表情,會用眼淚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而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豚也會流眼淚。第四,雖然人和猿都是雜食動物,但是對于魚蝦,人類把它們當作美味,而猿類卻不屑一顧。

如果說這些推論有些牽強的話,那么考古遺址的分布似乎能提供一些暗示。最早的人類喜歡沿海而居,連人類遷徙的路線,都是在曲折的海岸線附近。這就不禁讓人聯想到,古人類會不會就是海洋動物?現代人類的身上就似乎還保留著許多水中生活的特點:鼻孔朝下,有利于游泳,而絕大多數哺乳動物都是鼻孔朝上。

可是,如果以上推論成立的話,那么人類為什么沒有和海豚一樣體尾一體,而是具有可以勞作的雙手和行走的雙腿呢?

和人類一樣“行走”

在大海深處,有一種叫作燕魚的魚類,它們不但善于“潛游”,還會把魚鰭當成“腿”使用,魚鰭支撐起身體,輕輕地探步接近獵物,卻不攪起周圍的水沙。

于是,人們提出了一種假設:三億年前,有一種類似海豚的魚類的魚鰭開始進化,起初它們只是用來撥開雜草、尋找食物,后來變成類似動物的四足。人類的四肢可能就是這樣進化而來的。這種進化并非沒有可能,因為所有的陸生脊椎動物,都是從魚類進化而來的,不過這只是進化的一個“意外”,如果海豚不是兩對魚鰭,而是更多對的魚鰭,那么人類就可能擁有“三頭六臂”了。

當然不會只有腿從海洋走上陸地就算進化完成那么簡單。魚類沒有肺,靠腮來呼吸。在原始森林形成以后,地球上的氣候和環境開始濕潤起來,海豚勇敢地闖上了陸地,它們的腮鰭開始退化,有一部分為了抵御寒冷,從光滑的鱗片下長出細小的毛羽,隨著一代代的進化,慢慢變成毛發,接著它們又走進森林,在樹上棲息,成了猿猴。而有一部分身體上沒有毛發的,慢慢解放上肢,利用下肢獨立行走,并且漸漸開放大腦,成為了人類。

最關鍵的是,海豚如果想從海洋里轉移到陸地上,還需要全新的聽覺系統。它們相連的頜骨慢慢分離,一塊進化成人類的面頜骨和下巴,另一塊慢慢地縮小上移,進化成精致細小的聽骨。在大自然造物主不可思議的進化過程中,海豚慢慢地進化成了人類。

由此有人得出結論:人類和海豚的親密關系非同一般,甚至可能超過了人類與“猿猴”的關系。所以,人和海豚很有可能就是近親,但是這種“近親關系”到底親密到什么程度,還有待于科學家的進一步考證。

人類的祖籍是非洲嗎

人類起源之謎還沒有完全揭曉,一個更加撲朔迷離的謎團隨之而來——人類的起源地在哪里?千百年來,人類一直沒有放棄對自己發源地的尋找,但是至今仍未得出統一的結論。那么,究竟是哪一塊沃土,神奇地衍生了蕓蕓眾生?

歐洲,是他鄉還是故里

在19世紀到20世紀的一二百年里,歐洲出土了許多古人類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和人類化石,而亞洲和非洲,只有一個爪哇直立人遺址,有關人類起源的證據少得可憐。于是很多人主觀認定只有聰明的歐洲人才配做人類的祖先,歐洲是世界的發祥地。

為了更有力地證明歐洲是人類起源地之說,一些浮躁的科學家不惜制造了一場場“起源騙局”。

1911年,一個英國的律師聲稱自己在英國的蘇塞克斯郡的辟爾當一帶發現了一個古人類遺址。他和考古學家一起挖掘了數次,挖到一些頭骨碎片。古生物學家驚喜地把它們復原,取名“曙人”,意思是最早的人類。有人堅持認為“曙人”是最早的現代人,是人類的祖先,英國就是人類的發源地。而一些嚴謹的科學家卻提出了異議,“曙人”的頭蓋骨和現代人類十分的相似,而下頜骨和牙齒卻和猿類沒有區別。他們無法理解,一個頭骨上怎么會出現這么奇怪的差異。

這個學術爭論一直持續了30余年。1953年,英國科學家利用先進的科學儀器對“曙人”進行嚴密的科學研究和分析,得出曙人的頭骨屬于晚期智人,而下頜和牙齒是由動物骨頭拼湊而成的。在顯微鏡下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頜骨的人工刮痕,而且還有被化學染料浸染的痕跡。這個號稱發現“人類祖先”的律師從此身敗名裂。

此時,非洲和亞洲相繼發現了更早的古人類遺址,卻沒有更確鑿的證據來證明“歐洲起源學說”了。雖然不排除歐洲起源的可能性,但是失望的人們漸漸把探索的重心移向亞洲。那么,亞洲的環境和氣候真的適合人類發源嗎?

亞洲是人類的“搖籃”嗎

亞洲的地理位置奇特,板塊活動頻繁,氣候多變,很適合人類進化。按照板塊漂流學說,歐洲、非洲、美洲原本就是附屬于亞洲的巨大“半島”,在漫長的板塊運動中分離出去,人類的祖先就是從亞洲這個中心向四周輻射遷移,這就很符合遷移的邏輯。

最重要的是,在南亞的許多地區發現了人類的直系祖先臘馬猿和“能人”化石,它們的腦容量已經遠遠超過非洲的猿類,臉頰瘦削,尾椎退化,能夠直立行走,并制造和使用工具;而且它們分布廣泛,除了有優越的地理條件,還具有“擴張”到世界各地的天時、地利。于是科學家們推斷,人類的祖先起源于亞洲。根據科學家在不同時期繪制的早期人類化石和活動分布圖譜,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的早期人類的活動范圍和時間驚人的比非洲和歐洲久遠。看來,亞洲的確有可能是人類的起源之地!

不但如此,亞洲的人種進化還具有連續性。就拿中國境內的遠古遺址來說,從北京猿人到山頂洞人,再到田園洞人,中間沒有任何化石空白期,也沒有非洲“殖民者”的播散遺跡,這能不能說明,中國自身就存在著人類獨立發展的可能呢?

最大的可能

達爾文最先提出了人類起源于非洲一說。在500萬年至12萬年前,東非氣候突然變化,地質也隨著變遷,滄海變桑田,大片的熱帶雨林迅速消失。一支生活在非洲大裂谷的南方古猿被迫從樹上走下來,在尋找食物和適應生存的過程中,它們學會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完成了從猿類到人類的蛻變進化之后,東非裂谷的環境已經不能滿足它們的生存需要,于是它們開始了漫長的遷徙之旅。

它們沿著亞歐大陸不斷地向遠方挺進,追逐著豐美的食物,但是它們的“遠征”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這個時候的亞歐大陸危機重重并不是想象中的“樂土”,不但有兇猛的野獸肆虐,而且亞歐大陸上已經存在著由“本土”的古猿進化成的早期人類祖先,例如強壯的海德堡人、北京周口店人和“人類的恐龍”尼安德特人,它們有的甚至比非洲遷徙過來的“移民”更加發達強壯,頭腦聰明。但是它們時運不濟,要么死在寒冷的冰河時期的自然災害,要么被“非洲移民同胞”殺害取代,被迫走向了滅亡。于是非洲古猿最終走向了世界,開始四處分布繁衍,成為所有人類的祖先。

這個觀點很快遭到尖銳的抨擊,地質學家通過大量的考證,證實東非的地質變化很小,幾乎不存在人類進化的外界刺激,森林變草原的概率很小。既然沒有外界的生態變化,那么是什么讓非洲古猿平白無故地從樹上走下來,非要進化成人類呢?

正當“非洲起源說”的研究進入了進退兩難之際,基因科學再一次力挺“非洲起源說”,從全新的角度給予最有力的支持。

科學家們研究了世界不同種族的DNA,發現DNA的裂變非常復雜,尤其是非洲人種的裂變。科學家們一直向前追溯,驚奇地發現全人類的線粒體基本相同,差異幾乎可以不計。這就說明,大家都是來自同樣的DNA,而這種DNA是嚴格的母系嫡傳,科學家們排列了不同種族的DNA譜系,確定其源頭就在非洲的一個母體身上,也就是說,整個人類都是“非洲夏娃”的后裔。

夏娃的后代開始離開非洲,它們保持著高度的“血統純潔”,并沒有和當地的土著也就是早期人類“和平共處”,而是占領征服,使當地土著滅絕。所以現代人類沒有任何當地古人類的DNA遺留下來,只存在一致的DNA,這就完全可以證明,世界上不同種族的人都起源于非洲。

就當“人類非洲起源說”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時,有人指出了一個破綻,既然人類都是由非洲古猿進化而來,那么為什么人類會有不同的膚色呢?而且樣貌也不相同?同祖同根的差異為什么會這樣大呢?還有,計算機計算出來的基因數據是一種人為制作的程序,它就真的那么準確,沒有誤差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观塘区| 山东| 湘乡市| 绿春县| 三原县| 焦作市| 柏乡县| 西乌珠穆沁旗| 凭祥市| 淮安市| 益阳市| 眉山市| 汝阳县| 望江县| 凤城市| 阜阳市| 历史| 锦州市| 临夏市| 垦利县| 佳木斯市| 中西区| 虞城县| 宣城市| 甘洛县| 蒙山县| 卢龙县| 洞口县| 普洱| 桦川县| 南阳市| 左贡县| 壤塘县| 离岛区| 友谊县| 芦溪县| 盐津县| 甘孜| 平遥县| 龙井市| 孝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