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積極思考(4)
- 羊皮卷:世界上最偉大的勵志書
- 卡耐基
- 5681字
- 2016-05-26 16:41:43
學習表達自己的技巧并不是一件難事,因為在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與人交流,表達自己的態度和看法,而制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則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最佳手段之一。
林肯曾經說過:“按照我的經驗,不管是對別人說明問題還是做出解釋,只要以輕松說笑的方式進行,就可以讓其他人很容易接受。”
作為一個政治家,林肯需要和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稍有不慎,便會遭到別人的攻擊。而如果借助幽默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則能給人一種輕松的感覺,使別人更容易接受,當然也能為自己贏得別人的好感。
在任總統期間,林肯經常運用自己幽默風趣的演講使別人心安理得地站到自己的一邊來,或者用不多的幾句話緩和尷尬的氣氛,為對方解圍。
有一次,林肯總統在白宮前面等候檢閱士兵。白蘭德正好經過,發現了林肯總統后,便走過去和他交談。
不大一會兒,士兵們列著方隊走了過來,但白蘭德還沒有停止談話的意思。于是,副官走到白蘭德跟前,小聲地提醒他退后幾步,總統馬上要開始檢閱了。
白蘭德突然意識到自己失禮了,頓時感到很不好意思。林肯總統卻笑著說:“沒有關系,我的朋友,這些士兵不知道誰是總統。”
還有一次,林肯親臨前線慰問官兵。有記者問他:“總統先生,您知道對方有多少軍隊嗎?”
林肯笑著說:“百萬以上。”
記者大驚失色,說道:“會有這么多嗎?”
林肯總統笑著解釋說:“我們的軍官總以為自己的兵力是對方的三分之一,現在我們有幾十萬人,照‘常理’推斷,敵人的兵力應該在百萬以上。”
隨行的軍官們聽了總統的解釋,不好意思地笑了。他們知道,這是總統在用含蓄、委婉的方式批評他們。
在林肯總統的一生中,他有過無數次用幽默改變一個人或一件事的經歷,幽默成為他處理人情世故的最佳工具之一。林肯總統的一些朋友也經常說:“總統用幾則逸事趣聞解救了我們。”
一個總是滿臉笑容的人,往往比一個一臉嚴肅的人更善于表達,也更受大家的歡迎。
在人與人的交流之中保持歡聲笑語,可以讓你更受大家矚目,因為大家都喜歡和幽默風趣的人交談。而通過這樣的表現,人們也可以傳達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日本索尼公司副總裁大野洋子是一個非常幽默風趣的女士,在她的職業生涯中留下了很多充滿了智慧的幽默故事,這也是她受到大家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野洋子大學畢業的時候,向索尼公司投遞了簡歷,希望可以成為這家大企業的一員,但是在激烈的競爭中,她的簡歷并沒有獲得索尼人力資源部門的青睞。在發完簡歷后沒幾天,滿懷期待的大野洋子收到了一封郵件,信中用遺憾的口吻說:“很遺憾,您未被錄用。”
由于索尼公司郵件系統出現了故障,所以這封“未被錄用”的郵件重復發送了五六封。也許有人看到這樣拒絕的郵件重復發進郵箱會感到很氣憤,會認為這是對自己赤裸裸的嘲諷,但是大野洋子卻并沒有因此而生氣,平日里幽默風趣的性格在這一時刻被激發了,于是她立刻回復了一封郵件:“既然您對拒絕我感到如此內疚,不得不發送這么多封郵件來強調您的遺憾,那為什么不給我一次面試的機會以彌補您的內疚呢?”
索尼人力資源部的主管看到這封幽默的回信后,不由得莞爾一笑。
這個應聘者的自信瞬間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他立刻為大野洋子安排了一次面試。在面試過程中,大野洋子用風趣而又誠懇的態度打動了他,最終成為索尼公司的一員。
在工作過程中,大野洋子是索尼最受歡迎的員工之一,因為她不僅能力出眾,而且機智幽默。這種風格也幫助大野洋子獲得了不少的機會,讓一些原本比較尷尬的場合變得歡樂起來。
有一次,大野洋子作為公司的代表和一家美國公司商談合作,整個過程劍拔弩張,大家都顯得非常拘謹。
會議進行到一半時,這位美國公司的代表不小心將一杯可樂打翻在地,看到地毯上灑滿紅色的液體,這位代表眉頭緊皺,非常不開心地說:“一會兒蟑螂應該會成群結隊地攻擊我的辦公室了。”大野洋子聽到他的抱怨,微微一笑說:“不會的,日本的蟑螂更喜歡吃生魚片和這句玩笑話讓整個會場的氣氛變得輕松起來,大家一掃之前的沉悶和緊張氣氛,談判也變得順遂起來,最終達成了一個大家都滿意的協議。
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曾經說:幽默是與人友善相處最科學的辦法。它不僅可以緩和人際關系中的矛盾和沖突,更可以讓困難的工作變得順利。善于使用幽默的人可以給別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更容易獲得別人的支持和幫助,讓他們做起事情來得心應手、事半功倍。
“二戰”結束后,包括中國在內的戰勝國組織成立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那些窮兇極惡的戰犯們進行正義的審判。代表中國出庭的法官是時任國民政府立法院外交委員會代理主席——梅汝璈。
審判開始,庭長韋伯法官帶領大家一起宣誓。宣誓完畢后,韋伯開始宣布法官座位次序:美國、英國、蘇聯、中國……
梅汝璈當即表示反對,說:“我不同意這種安排。”
韋伯法官問:“為什么?”
梅汝璈說:“我們應該按照《受日投降書》各受降國簽字順序來排列座位,中國應該處于第二位。也就是說,美國之后是中國,之后才是英國、蘇聯等國。”
韋伯法官開玩笑地說:“梅博士,這是法庭,又不是受降儀式的重演。”
梅汝璈問道:“那么,憑什么要按剛才的順序排列呢?”
“慣例。”
“慣例?誰定的慣例?按受降書的簽字順序來定難道不是慣例嗎?”
韋伯法官無奈地說:“梅博士,我們是來審判戰犯的,為什么要糾結于這個小問題呢?”
梅汝璈解釋說:“在這次戰爭中,中國受害最重,犧牲最大,反抗也最長久。另外,沒有日本依次向美國、中國投降,就沒有這次的審判,所以,按照受降國簽字順序來排列,合情合理。”
就這樣,雙方爭執來爭執去,互不相讓,場面一度很尷尬。最后,梅汝璈說:“不如這樣,我提議咱們稱一下體重,按體重大小排列座位,這樣對大家都很公平。”
法官們聽后哄然大笑,韋伯法官也笑著說:“稱體重不失為一個好主意,只可惜這里是法庭,不是拳擊場。”
梅汝璈接著說:“如果我因為體重過輕而被排到末位的話,至少還可以對國人有個交代。一旦他們對我的體重不滿意,還有機會換一個比較胖的法官替換我。”
梅汝璈的幽默又引得法官們一陣大笑,一度尷尬的場面得到了緩解。
大家覺得這個來自東方的法官雖然固執,但不失風趣。最后法官們一致同意,按照受降國順序來排座位。最終,梅汝璈利用自己的幽默成功改變了局勢。
不管是為了給自己建立一個人際平臺,還是要融入到別人的平臺中去,學會幽默地表達自己都是一條捷徑。
也許有些人認為幽默是天生的,其實不然。幽默也可以在生活之中慢慢培養,它并非那些天才、高智商者以及喜劇演員的專利,生活之中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變得幽默。
只要你保持一顆樂觀的心,讓自己的嘴角隨時翹起,懂得換一個角度去欣賞這個世界,你就可以乘著幽默的小船離開讓人尷尬的境地,朝著成功的方向疾馳。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新來的職員總是接二連三地遲到,每次遲到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
一次,老板實在忍不住了,對他吼道:“你知道我是怎么對待愛撒謊的員工嗎?”這個職員平靜地說:“我猜你會派他去當推銷員。”
這個老板聽到員工的回答忍不住笑了,不但消了火氣,還真把那個員工調到了銷售部,當了一名推銷員。
幽默之所以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就在于它能打動人心,使人在開心一笑的同時,有所思有所想。不過,在學習幽默地表達自己的過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尺度,不要以低級趣味的笑話來取悅別人。
針對不同的場合和對象有不同的表現,可以讓你的幽默顯得更加得體,以友善、健康的態度展示自己的風趣。只有這樣才能讓聆聽者感到愉悅,讓他們發現你的才華,真正團結到你的周圍。
杜絕閑置的資源
在現實生活中,和酒鬼在一起的人,總是會不斷認識更多的酒鬼;而與成功者在一起的人,則必然會認識更多的社會精英,人生的神奇之處就在于此。
中國人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而歐洲人則說:“你所認識的人決定你的未來。”有很多人認為:一個人是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和誰在一起。
為了結識到更加重要的人物,很多人采取的方式便是不斷散發名片、不斷應酬,這樣似乎可以帶來一些朋友,殊不知,這些“朋友”卻只能是掛在嘴邊。當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些人與你若即若離,或者僅僅是限于吃喝玩樂,并不能幫助你成功。可見,朋友資源并不是越多越好,認識的人非常多,但有用的人卻有限,可以為自己帶來的利益更加不足,這樣只是浪費時間和精力而已。
要讓你的朋友資源真正地被利用起來,建立起真正有益的平臺,就要結合自己的需求,與你的生活、職業掛鉤,根據自己的人生規劃來傳播個人的價值,成為這個行業里容易被別人認可的人。只有這樣建立起來的資源才不會成為閑置資源。
上海有一個“IT經理人俱樂部”,這是IT行業的白領精英所造就的一個“精英圈子”。它主要的意圖是為了加強行業內的工作交流,所以采取了很高的準入制度。這樣的俱樂部所追求的并不是會員的數量,而是追求參與者的質量,一個條件不能達標的人就算削尖腦袋,也很難融入到這個俱樂部里去。
“IT經理人俱樂部”的組織者丹尼斯曾經表示:之所以為社團樹立高標準,并不是為了炫耀自己,而是用這樣的方法來避免那些徒有其表的人進入——這些人華而不實,只能成為一個閑置的名額,也就是人們口中的“假資源”。
這家俱樂部規定,凡是參與到俱樂部的人必須要符合兩個條件:首先要有大型企業或外企的工作經驗,參與過完善的IT部門建設;其次要在大型企業中擔任過重要職務,具有關鍵性的決定權。因為具備這兩個條件的人足以說明他本身的能力,以及在行業中的影響力。
每一個加入者都攜帶了龐大的社會資源,他們會在這個平臺里通過資源互換獲得更加巨大的資源,這就是這家俱樂部以“孕育中國本土的CIO(首席信息官)”為使命的原因。
我們再也不能像過去一樣,漫無目的地出現在一些社交場合——除了在角落里發發呆或是和身邊的人閑聊幾句,就沒有任何的作為。這樣的做法無法給你帶來積極向上的動力,反而會拖后腿,不僅沒有帶來有效資源,更有可能帶來有害元素。
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的史坦利教授曾做過一個研究,研究內容是“富翁人際網”的特點,結果發現,規模大是顯著特點之一,但在保持大規模的同時,這些富翁們又能和其中絕大多數人保持著必要的聯系,特別是那些具有特殊價值的人,富翁們大多會把他們區分出來,重點對待。另外,富翁們還有一個習慣,會定時處理自己的資源,有一些會放棄,有一些會加強,看情況而定。針對這種情況,管理大師德魯克說:“清理你的資源就像清理你的衣柜一樣,將不合適的衣服清出衣柜,才能將更多的新衣服放進來。”
為什么要清理這些閑置資源呢?經濟學上有一個“二八法則”,這個原則同樣適用于朋友資源管理。就是說,20%的朋友資源會給你帶來80%的利益,而其余80%在你的生活中只能起到20%的作用。所以,社會資源管理上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清理那些閑置的資源,把你的精力放到最重要的20%身上。換句話說,你應該花80%的時間、精力來經營20%的關系,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時間浪費在閑置的資源上。
搜房網總裁莫天全便是按照“二八法則”經營著自己的所有資源。對于那些閑置的資源,他堅決摒棄;對于那些重要的機會,他決不會放過任何一個。
2005年,Trader(交易)公司的董事長約翰·麥克貝恩找莫天全談合作的事,打算給搜房網投資。當時的搜房網經營狀況良好,也沒有什么急需融資的大項目,所以董事會的其他成員認為,沒有必要把約翰·麥克貝恩吸收進來。但莫天全說:“我們是不需要約翰·麥克貝恩的錢,但我們需要他的社會資源,他可是Trader公司總裁,世界上最杰出的公司管理者。”
在莫天全的堅持下,約翰·麥克貝恩投資了2000萬美元,換來15%的股份。
事實證明,這個舉措對搜房網的發展帶來了長遠影響。2006年,搜房網面臨急劇擴張帶來的資金壓力,正是約翰·麥克貝恩利用自己所經營的資源,促使澳大利亞電訊以2.54億美元收購了搜房網51%的股份,幫搜房網順利渡過了難關。
要想擁有高質量、高效能的社會資源,就要學會杜絕閑置的資源,結交重要的朋友。一個有用的人勝過一百個閑置的人,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多積累一些有用的資源,少保留一些閑置資源,前途將會更加光明。
西方有句名言:“窮,也要站在富人堆里。”站在富人堆里不是說嫌貧愛富,而是說富人堆里閑置的資源較少,有利于積累。試想一下:你在華爾街工作一年和在肯尼亞工作一年,哪個有利于你的積累呢?答案當然是前者。
杜絕閑置的資源,還要時刻和重要的資源保持必要聯系。俗話說:“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重要的資源如果不想著維護,有一天也會人走茶涼。
IDG(美國國際數據集團)的全球副總裁熊曉鴿就是一個善于避免資源閑置的人。
在加盟IDG之前,熊曉鴿就和IDG董事長麥戈文認識,而他們的交往要追溯到幾年以前。
1988年,熊曉鴿在弗萊徹學院讀書時,組織了一次演講活動——內容是請時任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董事長的榮毅仁來校演講。在歡迎榮毅仁的宴會上,麥戈文也在場,借著介紹兩者的機會,熊曉鴿和麥戈文搭上了線。這算是他們最初的相識。
之后,熊曉鴿就和麥戈文一直保持著聯系。1990年,熊曉鴿和《電子導報》的幾個負責人到波士頓訪問。其間,麥戈文帶翻譯過來拜訪他們。誰料想,麥戈文帶來的翻譯專業能力很差,一涉及計算機方面的東西就翻譯不了,熊曉鴿只好臨時扮演起麥戈文翻譯的角色。后來,熊曉鴿在麥戈文拜訪期間全程陪同,因此兩人也有了更深的了解。這次拜訪讓他們成了朋友。
以后凡是有工作上的問題,熊曉鴿就會向麥戈文求教,而麥戈文也很欣賞熊曉鴿,對他的請教是有問必答。
有一天,麥戈文讓熊曉鴿幫著寫一份報告。等他寫完之后,麥戈文大加贊賞,并向他發出了邀請,希望他能夠加盟自己的公司。
就這樣,熊曉鴿由一個記者變成了IDG公司的一員,后來高升為IDG公司全球副總裁。
經營的目的是尋找到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讓自己可以尋找到更加廣闊的場地,獲得夢寐以求的成功。如果只是去參加那些沒有意義的交流會,將名片散發給那些沒有意義的人,就算你頻繁舉杯也換不來更多的資源,更不可能讓你的事業得到鞏固和擴大。所以,我們應該在這個目標的指引下去尋找更具價值的資源,讓你的資源和你要做的事結合起來,努力讓自己成為專業核心或行業精英,成為別人想要結識的人。只有這樣的平臺才能實現良性循環,發揮社會資源所應該有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