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生活是用來享受的,不是用來忍受的
-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 Alex
- 1656字
- 2016-05-20 17:48:17
“最勤勞”的德國人典型的生活:德國人平均一年休假時間為173天,幾乎相當于工作1天休息1天。每天早上花近半小時泡澡或淋?。蝗缓?7%的人開私家車上班,只有13%的人選擇公共交通,開的車多為奧迪、寶馬或奔馳。每周上班4至5天,每天工作的8小時中還包括2小時午休,2.5小時咖啡時間。
這是前幾天看到的一條微博,跟德國人的生活比起來,我們的生活簡直太辛苦了。
上周有幾天,我哪兒都不對勁,上下班路上來回堵車,工作忙得焦頭爛額,心里罵娘,回去吃完飯,什么都不想干、不想動、不想洗澡、不想開電腦,就像“大姨夫”來了一樣。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了好幾天,終于有一天憋不住了,心想:“不能再忍了,今天什么都不干,往死里玩兒?!贝蜷_電腦瘋狂玩游戲,從19:30一直玩到凌晨2:30才睡,幸運的是第二天早上沒有遲到。
經過這半夜瘋狂地玩,我的心情好像不那么郁悶了,感覺也有些輕松了。這不禁讓我想起之前的生活:
7:20 起床
9:00-18:00 上班,累死累活
19:00 到家
19:30 吃過飯,休息一會兒,開始看專業方面的書
20:30-21:00 圍著一個湖跑步
21:00-21:30 洗澡
21:30-22:00 接著看專業方面的書
22:00-23:00 學一個小時的口語
23:00-24:00 看書,放松自己
0:00-7:20 睡覺
周六、周日玩兒。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計劃,沒有那么絕對,大多數情況下我是完不成的,比如,經常被一些突發性的事情打斷或是太累或是根本不想看書。以前,每當我完成一件事情,在筆記本上勾掉那個列出的計劃時,就會有一些成就感,感覺自己每天都過得很充實??陕貢r間長了,心態變了,多數情況下,我一看到那些列出來的小計劃,就心生抵觸和厭煩,每天就像執行任務一樣敷衍了事,沒什么實際效果。慢慢地就感覺生活越來越不對勁。
當我聽在杭州的好友M說他們公司早上8:30上班,下午4:30就下班時,我很羨慕;當我聽Z說她的工作每天只需要忙1個小時,其他時間都在閑聊或發呆的時候,我也很羨慕。
就在一邊羨慕的同時,我也一邊每天累死累活地工作、學習、看書、跑步。之前自以為在一線城市就應該這樣努力、這樣拼命,這樣才能夠怎樣怎樣。我當時還跟一個無聊寂寞的同學吹噓:我的生活沒有娛樂。我就這樣陷入深深的自戀中而不能自拔。在經過這一段時間后,猛然發現我錯了。
突然發現我已經好長時間沒有去一個地方旅游了,好長時間沒有看過一場精彩的足球比賽了,好長時間沒去電影院看一部好電影了,好長時間沒和一大幫朋友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了,好長時間沒有……我每天的生活只有工作、只有學習,沒有娛樂、沒有愜意、沒有和大自然的接近,表面上看起來很充實,實則不是。
我這樣做的原因是想盡快地讓生活過得好一點兒、工作好一點兒,賺錢多一點兒??晌覅s沒有注意到這樣做的最終目的就是用自己賺的錢來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我現在只顧著一路狂奔,卻沒有注意到理想的生活已經悄然出現在狂奔道路的兩側,我視而不見,固執地一路向前,想著應該跑得再快些、再快些,只有到了目的地,理想生活自然會水到渠成地實現,可當我真正停下來,回頭看這條路時,才發現這條路是沒有盡頭的,我有可能在失去享受生活樂趣的同時累死在途中。就像我們公司的一個總監,老婆都過了預產期了,自己還整天在公司開會。
所以我現在會更加靈活地安排時間,也會刻意地去享受一下生活,釋放一下壓力,比如下班后先洗個澡,泡上一壺茶,靜靜地看一部好電影;有時也會喝點兒小酒,安安靜靜地看上一本書,而不用在意時間。等攢了一些錢,會拼出1至2周的小長假去旅行,或是找自己多年未見的老朋友敘舊。放下生活和工作的重擔,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過程中,享受生活的樂趣。
我只是在想:當我們通過一個暫時卑微的工作來實現理想的同時,我們整齊劃一、一路狂奔在路上的時候,不要忘了生活里不僅僅有工作,還有其他更重要的東西。我們再怎么努力都是為了生活得幸福,而當有了小小的條件和小小的機會能實現一點兒小小的幸福的時候,希望都不要吝嗇,把握住這樣小小的機會。畢竟生活是用來享受的,不是用來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