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姐妹
- 有沒有人對你說晚安
- 簡白
- 2994字
- 2016-05-23 11:37:27
1.
隆冬的天,北風呼呼地吹。母親牽著兩個女兒走在路上。太陽剛剛出來,雪還沒有完全化去。她們的腳步,深一下,淺一下,踩進雪里,變成長長的一串足跡。
“媽媽,我們這是要去哪兒?”年紀大一點兒的女兒問道。
“北山公園?!?
“去北山公園做什么?”
“玩。”
“那兒有什么好玩的?”
“有會說話的八哥!”
“還有呢?”
“還有兔子,貓和狗!”
母親一邊回答,一邊催促著女兒們走快一些。她的額頭上有一道新的傷痕,手臂青腫著。她看起來疲憊難熬。為緩解疼痛,還抓了一把雪,敷在青腫的地方。涼意使她的神色有了稍稍的放松。
大女兒緊緊跟著她,小女兒則東看西看,滿心是外出游玩的喜悅。不過喜悅沒有持續太久,單調的雪景和急匆匆的步伐使她失去了興致。不一會兒,她坐在地上,嚷嚷走不動了。
“乖,前面就是集市。”
母親給她鼓勁兒,但她還坐在雪地里。母親索性把她抱起來。
公園離這里有二十公里的距離。離城的末班車在晚上六點。去晚了,她們就無法趕回來。因此,天還沒亮,她們就出發了,沒有叫醒沉睡的父親。他睡得那么沉,什么樣的動靜都沒能把他吵醒,他理應睡著。睡著是他最好的狀態。
母親蒸了幾個饅頭,又給孩子們帶了些動物餅干。
2.
集市上,人流熙熙攘攘,一個老翁在入口的地方賣棉花糖。機器撲哧撲哧地轉著,白糖神奇地抽成熱乎乎的絲,一圈一圈纏繞起來。甜蜜的香味鉆進了兩個女兒的鼻子里。她們眨巴著眼睛望著媽媽。
“能給我們買些棉花糖嗎?”
“棉花糖吃了長蛀牙!”
“就買一只,我和妹妹分著吃!”
母親猶豫一下,問了價格,不貴,于是給她們買了一只。姐妹倆你一口,我一口,吃完了又向母親要。
“再買一只吧?”
母親捏了捏手里的錢,拒絕了。她看了看時間,眉頭擰著,拽著兩個女兒繼續前行。走過集市,又走過一片工業區。太陽明晃晃地照在她們頭頂上,不知走了多久。
“到了?!眱蓚€女兒指著前面的大字嚷嚷,“北山公園?!?
母親發著呆,忽然回過神來,放慢腳步。
公園和母親描述的并不一樣,沒有會說話的八哥,沒有貓沒有兔子也沒有狗,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對游人和情侶在四周逛著。這讓兩個女兒頗為失望,指責母親騙人。母親沒回應,女兒們便嘟著嘴,玩起了地上的雪,捏動物,扮妖怪,不一會兒玩得嬉笑起來。
小孩就是小孩,什么煩惱都一下就散去。母親嘆了口氣,掏出包裹里的饅頭,讓她們就著水吃。吃飽喝足,又把她們領到涼亭里,將剩下的饅頭和動物餅干交給她們。
兩個孩子繼續玩著,母親悄悄起身。
“你要去哪兒?”大女兒發現母親要走,喊住了她。
“去集市。”
“去集市做什么?”
“給你們買棉花糖!”
“真的?”
“真的!”
“那你要快一點兒?!?
“嗯!”
小女兒也圍了上來。母親的眼睛有一點兒紅,她往前走了幾步,回頭看了看,又加快腳步。不一會兒,消失在了兩個女兒的視野里。
兩個女兒繼續玩著雪,遠遠看去,像雪地里的兩個小黑點。
妹妹團起一個雪球,問姐姐:“你說媽媽會給我們買彩色的棉花糖嗎?”
“不會!”姐姐胸有成竹,“媽媽最小氣,彩色的棉花糖要貴一倍!”
3.
正午過后,天陰起來。風有些大,母親卻還沒有回來。姐妹倆坐在石凳上,順著母親離開的方向張望。有路過的游人問她們在這做什么,她們一起回答等媽媽。妹妹還要再說,姐姐警惕地捏了捏她,游人也就笑著離開了。
游人離開后,姐姐教訓妹妹,說是不能和外人講太多,弄不好會被拐賣,賣到山溝溝的地方,媽媽就找不到她們了。妹妹被姐姐嚇住,緘了口,再有人問,她就什么也不說。
太陽下山,游人都走了,雪下起來,風呼呼地吹。她們的手凍得通紅,臉龐也是。
“姐姐,我冷!”
“你挨著我近一點兒就不冷了。”
“媽媽為什么還不回來?”
“快了!”
“媽媽什么時候回來?”
“買好了棉花糖就回來!”
姐姐教妹妹想象著棉花糖,打發等待的時光。妹妹集中注意力想著,卻看見不遠處有一個黑色的人影走來。
妹妹指給姐姐看,姐姐站起來,那黑影漸漸走近了,“是不是媽媽?”妹妹問姐姐。
“我不知道。”姐姐回答。
“媽媽!”妹妹索性喊起來。
姐妹倆瞪大眼睛向人影揮手,可人影并沒有走向她們,人影繞過了公園繼續往前走。姐姐仔細地看,她衣服的顏色是灰的。媽媽的是紅的。
“不是媽媽!”
這樣的場景重復了三四次,妹妹哭了:“我想媽媽!”
“我也想!”姐姐跟著哭起來。
但她們很快就止住了哭,因為眼淚掛在臉上,風一吹,像刀子割似的疼。
“媽媽會不會不要我們了!”
“不會的!”
“媽媽會不會迷路了!”
“不會的!”
“那為什么媽媽這么久還不回來?”
“也許,媽媽就在不遠處看著我們,她想看看我們表現得乖不乖,乖才來找我們!”
“就像躲在幼兒園門口一樣!”
“嗯!”
姐妹倆向四周看了看,立即端坐起身體。她們把手放在背后,腰板挺得直直的,一句話也不說,她們這么乖,媽媽很快就會出現吧?
可天完全黑了,媽媽也還是沒有出現。
4.
月亮爬上枝頭,雪噗噗梭梭淹掉了涼亭的石階。姐妹倆坐在石凳上,沉默了好一陣子。妹妹開口說話:“姐姐,我的手沒了!”
“怎么會,我都能看見它們!”
“可我感覺不到。”
“那是你凍壞了,快放進衣兜里暖暖?!?
“我還是感覺不到。”
“那你快把手含進嘴里?!?
妹妹照姐姐說的,把手含到嘴里,突如其來的溫熱,使她的手刺癢起來。
“感覺到了嗎?”
“感覺到了,可是我的腳也沒了!”
“那你跺跺腳?!?
“跺不起來?!?
“笨死了,像這樣?!?
姐姐示范給妹妹看,可她發現自己的腳也跺不起來。天太冷,雪滲進了她們的皮靴,化成了水又結成了冰。
“要不我們去邊上的矮房子里避一避?”
“萬一媽媽回來,找不到我們怎么辦?”
“是的,我不想媽媽找不到我們!”
“我也是!”
“那我們就在這等著!”
“嗯!”
“你知道我現在在想什么嗎?”
“不知道!”
“我現在不想吃棉花糖。”
“我也不想吃了!”
“我以后再也不想吃棉花糖了?!?
“我也是?!?
遠處傳來了幾聲狼嘯,困倦爬上了這對小姐妹的臉龐,她們閉上眼睛,大片大片的雪花落下,像被子一樣包裹著她們。
“太陽出來,媽媽就回來了!”
“嗯。”
她們不再感到寒冷,沉沉睡去。
5.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融化掉積雪的時候,她們沒有醒來。附近的居民起床晨練,發現了坐在涼亭里的小姐妹。他們報了警,警察抬走了姐妹,帶孩子的老人趕緊遮住孩子的眼睛。
“真可憐!”
“這么小就死了!”
人群議論紛紛。
可是他們錯了,會死的都是大人,小孩兒怎么會死?小姐妹沒有死,她們依舊坐在涼亭里等待她們的母親。她們用雪捏過的動物都活了,有八哥,有白兔,有貓,還有狗。這些動物陪著小姐妹等待,日復一日。
“媽媽怎么還不回來?”妹妹問姐姐。
“快了!”姐姐回答。
“媽媽會不會不要我們?”
“不會的!”
姐妹每天進行著同樣的對話,做著同樣的游戲,可誰也不覺得乏味。
春天來了又走,夏天走了又來,說不清過了多久。一個戴著口罩的婦人來到了涼亭里,她手上拿著兩朵碩大的彩色棉花糖,她把棉花糖放在了小姐妹坐過的角落,那里還堆著一些鮮花和蠟燭。
“是媽媽!”姐姐指著那個婦人叫妹妹看。
“是的,是媽媽!”
姐妹倆擠到婦人身邊,牽起了婦人的手,盡管棉花糖很誘人,可她們還是決定不再吃它。
她們跟著媽媽走,坐上公交,轉乘火車和汽車,來到了新的家。
新的家里有新的爸爸,媽媽和新爸爸睡在一張新的大床上。
姐妹倆躺在他們中間。她們喜歡新爸爸,新爸爸不會打人,她們也喜歡新家。新家寬敞又明亮。后來媽媽還給她們生了一個弟弟,姐妹倆喜歡趴在弟弟的床頭給弟弟講故事,弟弟聽著故事咯咯地笑。
媽媽問弟弟:“笑什么呢?”
弟弟回答:“笑故事里的事兒!”
“什么故事?”
“涼亭里的故事,有會說話的八哥,有小貓、小狗,還有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