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無間道與逍遙瑯琊候
- 無相心法
- 自戳雙眼
- 3372字
- 2016-05-04 16:36:01
卻說這日,裘千仞與裘窮透露出與金國開始接觸的事情,但是卻因為沒有什么進身之資,金國方面并不是很重視。
畢竟只是單單靠著鐵掌幫的這群烏合之眾,加上裘千仞自己的武功。
就算有裘窮義弟楊康的關系,他在完顏洪烈手下最多也就當個混飯的客卿到頭了。
若是真個投靠了金國,到時位于大宋境內的鐵掌幫,萬一有個什么風吹草動,人是能跑。
這大好基業卻還是只能舍棄了,畢竟金國不可能為了你一個小小的鐵掌幫和大宋死磕。
如此情況,裘千仞很是憂慮,投靠大宋,人地兩失。投靠大金,人存地失。
不過裘千仞還有個念頭,那便是裘窮的什么木牛流馬,若能研制成功的,交給金國,那必然會在金國,地位超然。保下鐵掌峰便有希望。
但是裘窮卻不這么想,裘千仞投金這個計劃并不完美。
知道歷史進程的他,怎么會讓鐵掌幫在金國一棵樹上吊死?
當年這只是裘千仞的一個想法,現在既然已經有所行動,裘窮當然要好好謀劃一番。
若是投靠蒙古,那自是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是極好的。
然而裘窮宋徽宗之子的身份決定了,他只能是大宋陣營。
當然如果你不說,我不說,再來個死不承認,裘窮也能投靠蒙古。
但是昧著良心,隱姓埋名的茍且偷生,裘窮重生于此又有何意義?豈不白活了這一遭?
更何況裘窮不僅僅只有個俠客夢。
在外出闖蕩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見識了民不聊生,平民生活如此疾苦,他又如何狠得下心來,懷著滿腹的濟世之道,就這么默默無聞,不聞不問?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裘窮也不知道能否成功,但他肯定要盡己所能,為這個世界添磚加瓦,改頭換面。
最好的方案是,讓裘千丈投金,裘窮投宋,裘千仞則去和蒙古勾搭。
這樣在將來,裘窮與各國都有關系,便有了影響中原格局的能力,如此才有可能改善廣大平民的惡劣生存條件。
裘窮這個想法一說,得到了全家人的肯定。
“雞蛋不能發在一個籃子里。”裘千仞表示。
“生而為漢,何故投敵?賣國乎?救國也。”裘千丈在掉書袋。
裘千尺則一臉的慈祥,對懷中的小瓊枝道,“就這樣吧,讓大伯給你帶些金國炸糕,讓二伯給你帶些蒙古羊肉,再讓裘窮哥哥給你帶大宋的點心。”
“太好了~!”小瓊枝扳著手指頭算了算,又歪著小腦袋想了一下,“咯咯,太好了!~”
裘千仞表示,“……”
裘千丈則滿臉猥瑣的笑,捏著小瓊枝的臉蛋兒,道,“那什么羊肉、點心的,有沒有二伯的份兒啊?到時候,分我一半,如何?”
小瓊枝低頭想了想一半是多少,便抬起頭,無辜地眨著大眼睛,撇著嘴道,“給媽媽吃,不給二伯吃。”
裘千尺這時又轉頭和裘窮說道,“對了,記得再多帶些果仁回來,果脯也行,要不蜜餞也帶些……”
裘窮一頭黑線,“這兩個吃貨……”
卻說,若是讓裘千丈去金國。有楊康的關系在,他為人又玲瓏八面,滑不留手。
武功雖不及裘千仞,但幾十年的修煉下來,倒也不至于菜的摳腳。所以不用太過擔心。
然而裘千仞木訥少言,這投蒙的進身之資,卻仍是不可或缺。
裘窮也很是怵頭啊,前世無聊時他倒也查閱過,所謂的木牛流馬,到底是何種結構。
然而……這十幾年前的事兒,早就忘了。以前跟裘千仞,就是隨口那么一說。
不過這也難不倒裘窮,既然木流牛馬不成,其他簡單的發明創造,還是木有問題的。
比如說,蒙古現在都有火炮了,那么這個時代的金屬冶煉技術,差不多應該能夠滿足火槍這一神器的要求了。
或者是能冶煉出具有一定韌性的金屬,那諸葛連弩便能持久的使用了。
而且,只要有圖紙,拿個半成品交出去,也足夠了。
至于到底煉不煉的出來,那就是蒙古的事兒了。
當然裘窮也沒帶著什么好心思,把好的武器賣給敵國,資敵?
哼哼,金屬冶煉那么好弄?要知道蒙古最強盛的時候,能造出來的也不過是區區百十門火炮。
火槍比火炮用的金屬可高端多了,想要批量生產?恭喜你,這完全是禍國殃民,勞民傷財的昏招,蒙古被滅可期矣。
至于諸葛連弩,對于總是在平原上打野…戰的蒙古騎兵來說,這將會是一場噩夢。
但是對于固守高城堅墻的大宋,弩箭的攻擊距離決定了,這東西在攻城中毫無用處,因為根本射不上來。
反而是在守城作用極其變態,居高臨下,十人小隊便能放出箭雨來。
所以裘窮只要把這些技術分散開來,給蒙古火槍,給金國連弩,反而會讓金蒙只見戰火紛飛,大宋坐收漁翁之利。
這幾日間,裘窮便將幾種圖紙畫好了。
這諸葛連弩,其實就是把箭支當作子彈,箭匣當作彈夾,再加一個手搖柄,用幾個簡單的齒輪組,把上弦,填裝,發射都用手搖作為動力。
又不需要考慮精度的問題,簡單組合起來就成了。
而火槍其實就是火炮的縮小版,只要工藝達到,材料合適就行,原理簡單地很。
之后,裘窮便開始思考,如何才能讓大宋朝廷承認,他瑯琊候的身呢?
裘窮覺得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裘窮進獻幾種武器的圖紙,然后仍然孤家寡人的浪跡江湖。對朝廷來說,承認他一個無權無勢的侯爺,沒有權利或利益沖突,自然不會有人反對的。
比如說,騎兵,步兵的克星——地雷。或者是能夠克制火炮的榴彈炮。
地雷只需要用鐵片、打火石在炸彈的基礎上,加一個觸擊結構就行。而榴彈炮的核心是炮彈,這個……裘窮暫時還沒有辦法。
不過克制火炮也可以用空軍,比如熱氣球,比如滑翔翼。這些裘窮都能構造出來。
條件齊全了,眾人便開始分頭行動。
卻說,裘窮幾日前來到這臨安府,一路居然順暢至極。
便如裘窮所想,先是使了些銀子,進獻了地雷以及熱氣球之法,之后不久便得到了當今皇帝陛下趙擴的召見。
裘窮一路上被盤查了數次,見皇宮中把守森嚴,軍容甚是威武,不由有些意外。
待入得大殿,遠遠看到這位皇帝已經滿頭白發,似有五、六十歲了。
不及細看,便叩首道,“拜見陛下,在下趙賢。”
“平身吧。”聽了這話,裘窮立馬戰了起來。
稍頓了頓,又施禮道,“陛下容稟,我本是先皇徽宗陛下第三十七子,幼年時不幸流落民間,近日得寶圖兩幅,便進獻陛下,還望陛下開恩,查證身份,讓草民能認祖歸宗。”
“哦?趙賢?”皇帝聲音不知為何,有些發顫,“你可知欺君之罪,需誅九族?!”
“家母瑯琊夫人,黃氏寶琴,離世之時,曾囑義父曰,‘吾兒足下有‘封侯拜相’之痣,宮廷密錄有詳載,他日可憑此認祖歸宗。’草民不敢欺瞞,還望陛下查證。”
一番對答之下,又通過查證后宮密錄,裘窮全身各處與密錄所載,絲毫不差。
趙擴確認了裘窮的身份,當場就要賞御賜‘瑯琊候’金牌一面,從此可見百官而不拜。
而朝中大臣顯然不可能同意。
“荒謬,封侯之事怎能如此兒戲,望陛下收回成命,詳加核實。若為真,再賞不遲,若為假,請陛下治此人欺君之罪。”卻是太學博士,彭龜年。他在歷史上可是有名的直言忠臣。
“此人來路不明,僅靠密錄所載,實非確鑿,陛下還望三思啊。”眾臣子也陸陸續續的都表示了反對。
然而,趙擴在當年與瑯琊夫人,其實多有淵源。如今一見裘窮的樣貌、神態,心中便已肯定了八成,又有密錄為證,怎容反對。
裘窮這時又道,“草民本是江湖中人,草莽之輩,躬耕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兼才疏學淺,不求聞達于諸侯,無意于朝堂。又與義父相依為命,不忍相棄,今日只為認祖歸宗,還望陛下憐憫。”
眾臣子聽完,正要開口駁斥,趙擴已經先一步直接下旨,力排眾議,定下了裘窮的侯爺身份,從此在宮中自由行走,又特旨賜封‘逍遙瑯琊候’。
一眾臣子,對此也是無奈,不過既然僅僅是逍遙侯,讓裘窮居江湖之遠,自在逍遙。
什么侯府啊,俸祿啊,兵權啊,一個沒有,僅僅只是一個名義上的侯爺身份罷了。
倒也不好多說,變默認下來。
至于趙擴和瑯琊夫人到底是何淵源嘛,嘿嘿,時候不到,這里就不多說了,容后再議吧。
卻說,趙擴見裘窮姿容出眾,談吐有度,學士淵博,又不卑不亢,便甚是喜愛。
趙擴對裘窮甚是欣賞親近,以至于兩日內召見了他三次,與裘窮聊了很多。
而裘窮也從趙擴的話中了解到,原來南宋此時,居然算的上是國富軍強。
完全不是他印象中那個被金國吊打,被蒙古滅國的積弱之國。
其實在歷史評論上,人們也普遍認為南宋軍事力量羸弱。
然而實際情況是,宋代的軍事訓練、武器裝備水平都是當時世界一流的。
在統一中土之戰中,北宋的軍隊更是表現出勢如破竹般的強大戰斗力,令人刮目相看。
到了南宋初年,在戰火中淬煉出來的宋軍愈戰愈強,在岳飛的帶領下,更是打得不可一世的金軍節節敗退,并發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膽寒之聲。
南宋與金朝,除宋高宗統治的前十五年外,在“紹興和議”之后,也就是岳飛退兵之后的長時期內,雙方實力相當,誰也奈何不了誰。
“竟然是這樣,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大宋這戰斗力,爆表了啊……”裘窮很是驚訝。
其實裘窮如果還記得這段歷史,那么他就會知道,不僅如此,后面還有更夸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