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李鴻章傳·濮蘭德(5)

關于李鴻章在這一時期的事業,中國流傳著兩個有趣卻未被證實的故事。亞歷山大·密吉不僅是個能干之人而且是個可靠的權威人士,在1901年李總督去世后不久,他第一個在一篇文章中宣揚了這個故事,并表現了對故事的可信態度。他宣稱李鴻章之所以在對付太平軍時取得了大多數的成功,是因為他在太平軍中被俘獲過一段時間,當時為了保住性命,他完全聽命于大字不識的造反首領,因此他熟悉了太平軍的組織和作戰方法。這或許是個真實的故事,或許又只是許多“合理卻不真實”的捏造之事,這種故事在東方國家由于反復的傳播而讓人深信不疑。所有的官方記載對這個故事都緘默不語,但這并不能證明它的虛假性;但他被俘的事情如果是真實的,也一定是在極短的時間里發生的。

另一個傳說,從表面來看,更像有事實的根據。這個傳說講的是清朝的程學啟將軍原本是太平軍的一位首領(他是李鴻章的屬下,曾與戈登一起英勇地襲擊了太平軍,在1863年收復蘇州的戰斗中表現十分出眾),李鴻章巧妙地勸說了他,讓他投靠到了清朝一邊。在一份奏折中,李鴻章描述了這位英勇之士在1864年4月攻打嘉興時如何犧牲了性命,他證實了程學啟當過太平軍首領的事實:

“四月十五日,”(他寫道)“他戰死了。我萬分悲痛;所有軍事將領都失聲痛哭。每一個人,無論來自江蘇還是浙江,無論是官員,學者還是百姓,都哀悼他的逝世。于是我考察了程學啟之前的歷史,發現他出身于安徽的一個地方,在叛亂中被俘。程學啟看到叛軍欺壓百姓之后費勁地試圖逃脫……他來到朝廷的軍營里并投了降。有人立即認出他是首領之輩,職位比至今為止所有投降之人都要高。此后他被委任為我們軍隊的指揮官,并參與到收復南京的戰役中。總督曾國藩那時把此事告知了陛下并保證了程學啟的忠誠之心。我親耳聽說過他的功績和智慧。”

這份奏折接下來還講述了已故程將軍的軍事才能和功績,并順便將戈登將軍取得的勝利全部歸結到了他的頭上。但是,如果這段流傳甚廣的傳說是真實發生的,那么李鴻章對于程學啟的了解就大大超出上面提到的官方調查。

人們通常都相信這位叛軍首領花了一大筆銀子向李鴻章買來了他在軍中的職位和晉升機會,而李鴻章則用這筆錢為自己的仕途鋪了路。這個故事中,有些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這樣的交易在中國總是被當做高深兵法的一部分。人們說程學啟與李鴻章妹妹的婚姻就是這個協議的一部分,以此互相保證各自的誠意。

就本書的宗旨來講,我們沒有必要具體描述李鴻章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這場戰爭(1853——1864)的主要事件已經由道格拉斯教授作了簡單的記錄。讀者若要尋求更多信息,可以從弗雷德里克·布魯斯、斯特夫利將軍和“中國人”戈登所發的公文和急電中尋找,這些材料被收錄在那一時期的《藍皮書》中,而且我們可以把這些材料作為打造歷史的實例解說,將之與曾國藩同一時期的奏折和上諭做比較,后者是一個官方文件集子,由英國駐華領事機構的翻譯官R.A.杰米森編譯。

由于李鴻章在蘇州出爾反爾地殺死了太平軍的首領,便與戈登發生了一場著名的爭吵,這個事件證明了一個事實,即盡管李鴻章有著非凡的智慧和接觸歐洲人的經驗,但他無法從戈登的角度看到事情的道德層面,這就像戈登沒法倒背中國的經典著作一樣。

戈登指望李鴻章同化并實踐自己任性化且具有騎士風度的戰爭觀,這一點就說明了他缺乏判斷力和洞察力,就跟李鴻章拒絕相信這個英國人會真正重視他的誓言一樣。戈登對冒犯他的總督表示了憤怒之情,并欲尋之報復。

這使得整個事件極具紀念性和戲劇性。盡管如此,這只是由于兩人的絕對觀念的沖突而發生了的許許多多類似交戰中的一次而已。如果戈登難以容忍李鴻章的貪婪和虛偽,那么李鴻章這個全身上下洋溢著不可名狀的優越感和優雅自信的官僚,同樣覺得難以容下戈登的直率和對誠信的無法妥協的堅持。

從李鴻章與華爾、白齊文和戈登開始接觸起,李鴻章明顯的目標就是要利用外國人出眾的軍事技巧,與此同時,還要不計一切代價防止他們利用任何職權侵占官僚階級的特權。比起國內的任何造反,李鴻章更擔憂歐洲的進犯,因為他比京城的任何高官都更清楚西方軍事遠征的真實政治意義,這已經在英法兩國和清政府在1860年10月在北京簽署的《埃爾金和平條約》中表露了出來。1862年,李鴻章委婉地拒絕了俄國派遣軍隊鎮壓太平軍的提議,他已經下決心運用聰明而高超的治國之術加上柔弱的政治藝術,來對抗西方強勁的軍事力量。

俄國軍官指揮的一支俄國軍隊絕對與李鴻章的策略不相容,因為這支軍隊不會聽從他的命令。但是利用剛剛占領京城的英法軍隊的支持來鎮壓中國的造反派,他卻一點都不覺得有礙威嚴;相反,斯特夫利將軍和普羅泰特上將愿意與李鴻章的軍隊合作,共同為大清帝國事業效力,并同時承認他是大清帝國的主權代表,這使他得到了抑制不住的滿足感。只要給皇帝提供的戰事匯報與獎賞的分配權完全掌握在他自己手中,他就很高興讓戈登和雇傭軍隊艱苦作戰。在其匯報太平軍徹底戰敗的奏折中,如同他記載程學啟將軍去世消息的奏折中一樣,戈登在維護朝廷神圣的戰爭中所發揮的作用被消減到了微乎其微的比例。

戈登因其表現確實被賞賜了一件黃馬褂、一頂花翎和賞金(被他拒絕了);但是“為了提供準確的歷史”,李鴻章用隨時準備好的筆墨,悄悄地把“常勝軍”及其司令的功績都消融了,使其淹沒在自己的榮光之中,適當地犒勞了自己的遠見卓識和勇猛之旅。

李鴻章根據自己對這位勇敢而沖動的軍官的依賴程度,對戈登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從親切感恩轉變到豪爽無禮;主要因為李鴻章總是在給軍隊的常規發餉問題上極其不講信用,所以他們的關系不止一次變得緊張。同樣由于錢財的問題,在戈登之前擔任“常勝軍”司令的美國冒險家白齊文也曾與李鴻章發生過爭執,最后投靠了太平軍。

事實上,李鴻章看待這場戰爭的態度和他看待中國后來的所有戰爭一樣,都是站在自己的金錢收益上來考慮的。在這一時期,他的基本軍事財政理念就是最終付了多少錢,常以含蓄的方式加上附屬的條件,即朝廷欠了軍隊多少,軍隊便可以靠從城市——中國城市掠奪多少來獲取補償。前面提及的《回憶錄》中有一些記載,說明他直率地承認了這個事實。

第一篇表明的日期是1863年2月25日(戈登在3月份擔任司令):

戈登上校來信宣稱要么做最高指揮官,要么什么都不擔任。這是所有為我們做事的外國人都有的態度,甚至在他們謀求職位并為之等待多日或數周之后都不改變這一態度。當然,我并非說這個英國官員就是這種態度,因為他既沒有申請做大清帝國的總司令,也沒有索取報酬。他在最后也沒有提及這件事(指報酬),但他的上司卻這樣說了,這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但他若是一個能干的人,能夠為軍隊帶來目前所需的武器以便殺死所有太平天國的叛亂分子,那么我認為他在榮譽和金錢方面都會得到豐厚的嘉獎。

在舉止和態度方面,戈登是我所接觸到的外國人中最好的一位,沒有流露出大多數外國人在我看來令人厭惡的自負。此外,他兼具優秀的軍人素養,坦率、迅速且務實。他剛來的兩個小時之內,他都在視察部隊,下達命令。我很高興部隊能夠聽從他的命令。

在日期標注為4月7日日記中,精確地表述了他的軍事財政措施:

戈登將軍屬下的三千名“常勝軍”、一萬五千至一萬六千名朝廷的正規軍和各省的非正規軍,他們現在正在福山一帶對造反分子進行一次艱難的進攻。我前天給他們送去了一些薪餉,而且告訴他們如果收復福山他們會得到更多的報酬。此后,若蘇州也受到我們控制,戈登名下的這支部隊中的所有人都會得到全額薪餉和獎金。

5月份,李鴻章對戈登身上的優秀的軍人品質充滿了熱情,甚至稱他為“兄弟”,而且還向皇帝上奏,請求給戈登“中國總兵的職銜”(少將旅長),并得到了批準。賞賜這個官銜的上諭很好地表現了中國人陽奉陰違的作風:

“戈登必須用嚴厲的措施維持‘常勝軍’的紀律,因為這支軍隊已經無組織無紀律。這樣做的目的在于杜絕以前不幸的事情再次發生。”李鴻章轉遞給戈登一份上諭副本,“有疑問的官員見到該上諭便會遵命。”

但是到了七月份,卑鄙齷齪的裂縫開始了:

戈登這些天想到的只是錢財,一點小錢都向我要好像我是財神爺一樣。他說這些人若是拿不到錢就不再打仗了。我告訴他一旦蘇州被我們控制住,我們就會有足夠的金錢償還欠款,發放獎金。

白齊文在向政府申請軍餉時,也遇到過相同的困難,于是,他借用武力從上海軍需官的金庫里搶走了銀子,因而被李鴻章解雇,在后來關于這場爭執的外交辯論中,白齊文得到了英國和美國駐北京大使的支持和同情,但是李鴻章堅決拒絕了進一步討論,因為白齊文不但要進一步搶奪銀兩,還要把錢揣到自己兜里。

在戈登上任五個月之后,白齊文憤怒地投靠了太平天國,并從朝廷帶走了一百多名心懷不滿的歐洲逃兵。戈登心灰意冷,覺得根本就沒有希望在這種條件下組織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于是他便辭去了司令職位,但在后來得知白齊文叛變后,由于仗義的性格又回到了司令的崗位上,那時是1863年8月。

由于白齊文的事情李鴻章的神經變得十分緊張,他發了一份公告,說只要抓到白齊文,無論是死是活,都可以得到3000兩銀子的獎賞;但是,他在后來與英美領事的論戰中表現了他微妙的智慧、自滿般的無知以及無邊界的膽量,這些品質都讓他后來的外交生涯變得非同一般。

在白齊文背信棄義的行為發生后,戈登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但李鴻章并沒有對他這種寬宏大量的行為心生感激。他照樣以吝嗇的方式來對待“常勝軍”,而戈登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繼續堅持申請正常的薪餉和供給,強烈反對繼續他前任的過往作法,即以搶奪為手段支付薪餉。在攻克昆山后,他給李鴻章寫了一封態度強烈的信,宣稱自己要辭去司令一職,“因為我每個月都要因為部隊薪餉的事情而陷入困境”。他還說,在這種情況下保留官職對他這樣一名英國軍官來說是有損名譽的。但如果事關金錢,李鴻章就是固執不化,但若與金錢無關,他便會讓步,不是為別的,只是出于害怕。

李鴻章在戈登占領蘇州城(1863年12月)后背信棄義地下令屠殺了前來投降的太平軍首領,這種做法完全符合他自己的經世之術和道德觀。他這樣做是因為他性格中有一個很少暴露給歐洲人的特點,即只要政治目的或個人野心遇到威脅時,他就會對人的性命表現出鐵石心腸和蔑視的態度。對于那些在他看來阻礙他執行國家事務或實現個人利益的那些人,他就會表現出東方式殘忍的一面,這一點是從他顯赫的主子慈禧太后身上學到的。

在“常勝軍”對蘇州發起最后勝利的襲擊之前,對李鴻章來說事情十分明了了,就是說太平軍首領已經失去了信心,這場叛亂很快就會結束。1863年秋天的一段時間,在白齊文背叛朝廷倒向太平軍后,李鴻章對戈登部隊的吝嗇做法好像有可能讓相當多的官兵效仿白齊文的做法。

白齊文把部隊帶到敵人的陣營,是為了報復李鴻章對他傲慢無禮的做法,他打算率領一支能夠取得勝利的太平軍進攻北京,他甚至打算勸服戈登也加入他這項偉大的冒險事業中。但他很快就覺醒了。在蘇州的城墻內,他無法施展自己無可爭辯的指揮才能,那里只有意見分歧的爭吵,以及即將發生的分崩離析。太平軍中八個“大王”里只有一個慕王目標堅定,決心要將斗爭堅持到底。其他幾個大王在大約三萬名追隨者的擁護下,已經開始與朝廷將領程學啟秘密來往,希望用投降來換取大赦。

白齊文和那些跟他一起投靠太平軍的人很快就意識到太平天國已經毫無指望,于是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向戈登提出,只要他愿意接受,他們就愿意回到朝廷的軍隊,條件是不能對他們的逃兵行為作出任何處罰。在做好這個安排后不久,慕王在太平軍的一次會議上就被殺害了,他們打算殺掉最后一個立場堅定的首領,以期為投降爭取更好的條件。

在這個邪惡的事件發生之前,在程學啟的陪同下,戈登曾與投降的各位大王有過一次會面,戈登向他們許下免死的承諾;作為回報,各位大王承諾可以在暗地里撤下一個城的守兵,把蘇州交給朝廷。程學啟將軍是這個秘密協議的參與者,雙方達成一致協議,不在城里進行搶奪。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莫力| 信宜市| 临城县| 青田县| 临高县| 浠水县| 定陶县| 泰安市| 沁阳市| 莒南县| 南丹县| 清新县| 玉林市| 广丰县| 社旗县| 吉首市| 鹿邑县| 蕉岭县| 安远县| 兴文县| 鸡泽县| 甘洛县| 青田县| 晋中市| 罗定市| 乡宁县| 许昌市| 贵州省| 鄱阳县| 保康县| 古浪县| 石狮市| 纳雍县| 合水县| 安乡县| 柳林县| 义马市| 镇沅| 宜城市| 道孚县|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