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秋天,國民黨的中央機關報《中央日報》社里發生了一件桃色事件。這次桃色事件的當事人之一,就是蔣恩鈿的校友端木露西,而另一個當事人則和后面要寫到的精英社交網絡有了關聯。
1935年,端木露西在《中央日報》副刊創辦的“婦女周刊”擔任主編,1936年又到英國留學。回國后,她又回到了《中央日報》社,這時的社長是剛剛年過而立的大才子程滄波,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后,蔣介石在廬山發表的《告全國軍民書》就是出自程滄波之手,應該說這篇凝聚國力、振奮民心的抗日檄文,揭開了全民族抗戰的序幕。
在端木露西重回報社后,這對才子佳人,在冥冥之中,便成就了一段鴛鴦夢。桃色事件本是花邊新聞,但是這件事情最后卻引出了兩個嚴重結果。
一個就是蔣介石把程滄波叫去臭罵了一通,被搞得聲名狼藉后,程滄波只好呈請辭職。好在是國民黨監察院的于右任先生惜才(當然更因為有社交網的關系),說“風流無罪”,于是就把他安排到監察院當了秘書長。
另一個嚴重結果就是:端木露西女士,在經歷了這一段感情糾葛后,在百感交集中,寫下了一篇相當轟動的文章《蔚藍中的一點黯淡》,沒想到這篇文章竟然在社會上引發了又一次“婦女回家”話題的大爭論。
為什么說是又一次呢?
因為關于第一次“婦女回家”的論爭,是緣于林語堂在20世紀30年代早期提出的“我國女子最好的歸宿還是婚嫁”。他認為“在政治上最出頭的女性,最是壞蛋,但她們不足以代表新女性”,結果他的這番言論,引發了婦女界和進步人士的堅決抵制。
雖然林語堂的名氣大于端木露西,但是端木露西引發的這場爭論,其時間之長、范圍之廣,以及在社會上所產生的巨大影響,都遠遠超出了林語堂當年引發的那場爭論,所以才說這次本是花邊新聞的桃色事件,竟然引出了這樣一個嚴重結果。那場爭論發展到后來,中共南方局婦委負責人鄧穎超和中共南方局書記周恩來都在《新華日報》上發表了代表中共觀點的政論文章,為正在積極爭取參與社會活動和社會地位的婦女運動,提供有力的理論武器。
為什么說于右任先生把程滄波安排到監察院當了秘書長,是因為有社交網的關系呢?因為程滄波是江南大儒、著名詩人和書法家錢名山先生的弟子,留學英國,同時也是錢先生次女錢云蕖的丈夫。而于右任先生對錢先生則是尊敬有加,所以才說這里有著親緣社交網的關系。
當然,程滄波和夫人錢云蕖還和一個民國名人有著牽連。
1912年,一個14歲的書香望族子弟拜進了世為姻親的錢名山先生門下,成為了寄園弟子,他就是后來的民國著名詞人兼書畫家謝覲虞(字玉岑)。7年后,他又繼為姻親,成為了錢先生的大女婿,錢素蕖的丈夫,程滄波的大連襟。
在20世紀30年代,張善孖、張大千兄弟,吳湖帆、葉恭綽等人絕對都是書畫界的大名家,而謝覲虞則和這些人物有著緊密的關系。尤其是和張善孖、張大千兄弟,他們常常是張氏兄弟作畫,謝覲虞賦詩,然后詩詞書畫相聯,這在當時的文壇被傳為佳話。
再后來,謝覲虞的長子謝寶樹又成為了張大千的入室弟子,弟弟謝稚柳曾追隨張大千赴敦煌研究石壁畫窟藝術,寫成了《敦煌藝術敘錄》等專著。
為什么這里要牽連出謝覲虞的摯友張大千呢?因為在后面要有因張大千引出的另一條民國親緣社交網。
雁書新遞葉邊霜,芙蓉江上是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