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あかつき)型
曉型驅逐艦是日本海軍制定的第二期對俄海軍擴張計劃中所要裝備的4艘驅逐艦中的2艘,即曉號和霞號,使用的是1897年度的財政預算。曉型事實上與雷型是同級軍艦,同樣由亞羅造船有限公司承接制造,1901~1902年相繼建成服役。曉型除了載炭量稍微少一點之外基本與雷型相同,最大的區別在舵上:雷型采用一種半釣合舵,有部分露于水線之上,這使其很容易被敵艦的炮火摧毀;曉型則改善后將舵全部置于水線之下,采用釣合舵。日本海軍想學習造船工藝來改進他們的雷型驅逐艦,因此曉型驅逐艦只造了2艘,設計上以英國4根煙囪的B級驅逐艦為基礎,具備30節的航速。
兩艘曉型驅逐艦都趕在日俄戰爭之前抵達日本,曉號在1904年5月17日封鎖旅順港作戰中觸水雷爆炸沉沒。2號艦霞號轉屬第3驅逐隊,參加了對馬海峽決戰。在成為雜役船之后霞號改名為霞丸號,但在其生涯晚期又改回了霞號這一名稱并一直沿用到1920年。
曉型技術參數
排水量:363噸
艦長:67.3米
艦寬:6.3米
平均吃水:1.7米
主機:四汽缸三脹式傾斜往復蒸汽機2臺2軸,總功率為6000馬力
主鍋爐:亞羅式水管鍋爐4臺燃料搭載量:煤炭89噸
最大航速:31節
武器:
80mm單管炮1座
57mm速射炮5座
450mm單管魚雷發射管2座
乘員:62名

剛剛建造完畢的曉型驅逐艦線圖。

1902年初,在英國格拉斯哥做航行準備的曉號還處于幾乎沒有艦上裝備的狀態。其艦艏處用英文寫有艦名“AKATSUKI”。
(1)
曉
(あかつき)
1900年列入計劃,由英國亞羅公司制造,于1901年2月13日竣工,劃分為軍艦(驅逐艦)類。1904年5月20日在旅順封鎖作戰中觸水雷沉沒。但是,日本海軍卻想了個花招,將“曉”這個名稱轉給了被俘獲的俄羅斯驅逐艦堅決號,給人一種曉號驅逐艦直到日俄戰爭結束時仍然健在的假象——事實上在封鎖旅順作戰中沉沒多艘日艦的消息,都是在很長時間以后才在日本國內發表出來的。假稱曉號的堅決號以后在日本海軍中正式得到的名稱是“山彥號”。曉號于1905年10月19日正式除籍。
(2)
霞
(かすみ)
1900年列入計劃,由英國亞羅公司制造,曉型2號艦。1902年2月13日竣工,劃分為軍艦(驅逐艦)類。1912年8月28日被劃為三等驅逐艦。1913年4月1日除籍。1914年8月23日被變更為雜役船。

1903年完成改裝工程的霞號。霞號竣工時裝備的帶防盾57mm炮被換成了無防盾的阿姆斯特朗式76mm炮,其他的帶防盾57mm炮也都被換成了無防盾的山內式57mm炮。本來字體很小的艦名現在已經放大了。

另一張霞號的照片,應該是回到日本之后拍攝的,可以看到日本海軍水兵已經在艦上操作了。當時海軍水雷學校還沒有成立,但“水雷術練習所”已能提供一些專業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