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之邦的建制人——周公旦
名人簡介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魯國的始祖。因為他原來的封地是周地,所以世人稱他為周公。周公一王、武王、成王三代,在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的過程中,不朽的功勛。武王去世后,因成王年幼,周公沒有到魯國而是留在鎬京代替成王執掌朝政,成了周王朝實際上的最統治者。
周公代替成王執掌政權,引起了朝廷中很多人的不滿還引發了負責監視紂王之子武庚的管叔、蔡叔和霍叔與武庚聯合發動的“三監之亂”,周公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
值得慶幸的是,周公對周王朝的忠誠很快感動了成王及大臣們,得到了成王及大臣們的信任和支持。內部問題解決以后,周公就開始著手平定叛亂。他收買了一些殷商的舊貴族,分化了反叛勢力。然后,又親自領兵東征,經過三年苦戰,終于平定了“三監之亂”,一舉消滅了參加叛亂的17個東方小國。

周公像
平定“三監之亂”后,周朝的統治更加鞏固了,疆域不斷擴大。當時的周王朝東到海濱,南到淮水,西到甘肅,北到河北、遼西,成為一個泱泱大國。
名言佳句
● 舜之為政,好生而惡殺;湯開三面之網,澤及禽獸。
名人檔案
姓 名 姓姬/名旦/被稱為周公
生卒年 不詳
祖 籍 周原(今陜西岐山)
性 格 忠誠/大度/高瞻遠矚
身 份 西周初年政治家/禮樂制度的創始人
家 庭 父親周文王/兄長周武王
為了加強對東方各國以及殷商貴族的控制,周公建議成王營建東都洛邑,把殷商貴族遷徙到那里。同時,周公歸政成王,自己退居輔臣地位,留居東都洛邑,幫成王管理東方各國。
周公具有卓越的政治遠見,他大力推行和完善了分封制,在各個戰略要地和經濟文化中心封邦建國,派姬姓王族的子弟或者功臣貴族去統治,實現了對東方各國以及殷商貴族的有效管理。周公還確立了同姓的諸侯和周天子的宗法關系,異姓諸侯和周天子的姻親關系。同姓諸侯是周天子的叔伯兄弟,異姓諸侯是周天子的甥舅表親。周公確立的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宗法制度和封邦建國為基礎的國家機構,使得周王朝的政令暢通,大大加強了周天子對各地的統治。
“以德配天”、“天命無?!笔侵芄S護周朝統治的基本思想,他用這些思想解釋周朝為什么能夠替代原來受天之命的商朝,使周王朝的統治具有不可侵犯的神圣地位。周公對周朝的統治者也提出警戒,既然天命無常,便不可擁有永久的統治,只有“以德配天”、“敬天保民”,勵精圖治,才能保證統治的長久。周公的思想成為歷代封建帝王統治思想的基礎,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周公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禮樂制度,“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就是在周朝開始形成的。他嚴格區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以及親疏、尊卑、貴賤的禮儀,以確保周天子至高無上的地位,平衡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分配。
在周公的輔佐下,周成王開創了“成康之治”的盛世景象,使周朝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有的文明大國。
周公晚年是在周族的發祥地度過的。周公死后,成王以最隆重的天子之禮將他安葬,還特許魯國用祭祀天子的禮樂來祭祀周公。
名人逸事
武王駕崩以后,成王非常年少,周公于是就替成王攝政。成王長大后,周公就還政成王,非常謹慎恭敬地侍奉成王,生怕犯什么錯誤。不過由于周公的權力很大,成王自己又剛剛掌握政權,這時又有人說周公的壞話,成王就對周公產生了懷疑。
為表明心跡,周公寫了一首詩,名叫《鴟鸮》。在詩中,周公一面表示對周室、成王的忠貞;一面把那些散布流言的人比做“鴟鸮”,警告他們“無毀我室”。
周公將這首詩送給成王,成王讀了詩,還是不相信周公。周公沒有辦法,只好逃亡到了楚國。由于成王懷疑周公,引發了天怒。這一年的秋天,在莊稼成熟還未收獲的時候,天突然刮起大風,雷電交加,田里的莊稼全部被吹倒,連大樹都被連根拔起,全國上下一片恐慌。
但是成王卻認為天發怒,是由于天下人事關系的異常引起的。那些制造流言的家伙,這時又在成王耳邊說:“天變是不是警告您,要防止周公篡權?不然,怎么這么厲害呢?”聽了流言,成王覺得很有道理。于是,他決定打開收藏中央文書的金匱,希望從中找到對付周公篡權的方法。
周禮
周代的社會道德規范統稱為“禮”,在舉行禮儀活動時,常常歌舞相伴。相傳西周的禮樂是由周公制定的。周公對以前的禮樂進行了加工和改造,就成為了“周禮”。周禮分為五禮:吉禮,用于各種祭祀活動;兇禮,用于喪葬和哀吊各種災禍;賓禮,用于諸侯朝見天子;軍禮,用于軍事和相關的領域;嘉禮,用于各種吉慶的活動,包括飲食、婚冠、宴享、賀慶等。在《儀禮》中記載的具體的禮儀,則有士冠禮、士婚禮、鄉飲酒禮、燕禮、聘禮、士喪禮等,名目極為繁細。周代的禮樂主要通行于士和士以上的貴族階層,天子用以約束貴族的行為,明確他們之間的尊卑關系。對于下層人民而言,則以刑罰治之,禮樂是不適用的,所以說“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但在金匱中,成王卻意外地發現了周公的一個祈禱冊文,當初成王年幼的時候,生了非常嚴重的病,周公就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河中,向神祝告說:“現在的成王年幼沒有主張,冒犯神的是我姬旦,如果神要懲罰的話,就懲罰我吧。”后來成王之病果然痊愈。成王這才知道,周公對王室的忠誠是絲毫不用懷疑的。他請來周公,誠懇地說:“叔父,你一直盡心勤勞王室。小子我年幼無知,聽信流言,以致引起了天怒,請叔父原諒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