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蒙學經典大全集
- 《中國蒙學經典大全集》 編委會
- 1338字
- 2020-06-24 12:30:13
前言
蒙學出自《周易》上說的“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蒙是蒙昧不明的意思,是說兒童智慧未開、知識未有的幼稚時期,蒙學就是給兒童啟蒙的學問。蒙學是千百年來家喻戶曉的國學入門讀本,它參以人們從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總結出的人生哲學、生活百科、社會禮儀、風俗與處世,包括了對人情世態的基本認識。
如有經驗的學者告訴大家,學習國學最快捷的方法是先去讀“三百千千”,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千字文》四本書,努力一點,三個月的時間,對中國文化基本上就懂了,歷史、政治、文學、做人、做事等等,都包括在內了。實際上,蒙學讀物把浩如煙海的經、史、子、集四部古代經典的主要精神和內容全部都用通俗的話講解出來了,如果從傳播和影響力而言,蒙學是超過了《四庫全書》的。
本書把中國歷代蒙學讀物基本上全都收集在了一起。這里面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名物蒙求》、《治家格言》、《家誡要言》、《重訂增廣賢文》、《心相編》、《小兒語》、《續小兒語》、《女兒經》、《女小兒語》、《弟子職》、《千家詩》、《神童詩》、《續神童詩》、《幼學瓊林》、《笠翁對韻》、《龍文鞭影》等,因此本書可以說是一冊蒙學經典全書。
《三字經》為南宋王應麟撰寫,共一千多字,是影響最大的啟蒙讀物。內容包括了歷史、天文、地理、倫理道德等中國文化的基本常識,廣博生動而又言簡意賅。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譯本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兒童道德叢書”,加以世界范圍的推廣,直到現在仍是兒童的必讀之書。
《百家姓》是一本關于中文姓氏的書,全文按韻語寫成,讀來順口,易學好記。《百家姓》收姓漸多,版本也多,本書收的是流傳最廣的宋人編的《百家姓》。《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并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
《千字文》的編者是南朝梁的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梁武帝命令周興嗣將一千個不重復的字編成有意義的句子,說:“卿有才思,為我韻之。”結果周興嗣用盡心血寫成了《千字文》,據說寫完以后,頭發都白了。《千字文》優美的文筆、華麗的辭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讀物都無法望其項背的。
《弟子規》是弟子們的生活規范,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規范,做到與經典同行為友。《弟子規》是儒家的基礎,人性的基礎。
《名物蒙求》在古代常識教學中是最值得稱道的教材。該書介紹自然和社會的各種名物知識,含天文、地理、鳥獸、花木、日用百科,以及勞動生產和社會生活知識。
《千家詩》囊括了唐、五代、宋、明眾多名家名篇。山水田園、贈友送別、思鄉懷人、吊古傷今、詠物題畫、侍宴應制諸題材皆有,廣泛地反映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唐宋時代的社會面貌。
《龍文鞭影》的編撰者是明朝人蕭良有,“龍文”是指古代良馬,見到鞭影就會疾馳,無須鞭打。“龍文鞭影”的含義即是說,兒童讀了這本書,就能收到“逸而功倍”的效果。
本書為所收蒙學經典的原文作了詳細的注釋和準確的譯文,參以“作者簡介”、“作品評析”等,講述經典時代背景,提煉原著主旨,方便讀者閱讀。生動活潑的版式設計和精美的插圖也為讀者閱讀增加了快樂。
中國蒙學經典大全集
蒙,取《周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之義。蒙學不僅教兒童識字,也教兒童行為規范、禮儀和系統的中國古典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