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氣候
中國幅員遼闊,氣候復雜。東部廣大地區,一年中盛行風向的季節轉換明顯,冬季比較干冷,夏季濕熱,雨量集中,是世界上季風發達區域之一,屬于季風氣候;西北部深居內陸,水循環很不活躍,降水少,是典型的干旱氣候;青藏高原海拔過高,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氣溫低于0℃,屬于高寒氣候。
中國氣候之最
中國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省最北端的北極鄉(原漠河鄉),冬季最低氣溫-52.3℃;最熱的地方在新疆吐魯番盆地,夏季最高氣溫高達49.6℃;最干燥的地方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年平均降水量只有幾毫米,有時甚至終年無雨;中國降水最多的地方位于臺灣基隆以南,年平均降水量達6558毫米,最高可達8000毫米。
1.太陽輻射對氣候的影響
中國南北跨緯度將近50°。太陽輻射的緯度差異顯著,導致中國熱量分布自南向北遞減。冬季,太陽輻射總量由南向北迅速減少;夏季,隨緯度增高白晝時間變長,北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正午太陽高度角偏小的影響,故南北差異不大。
中國各地年太陽輻射量大約為80~200千卡/平方厘米。其中,140千卡/平方厘米年太陽輻射量等值線大致從大興安嶺西麓向西南延伸到云南和西藏交界處。以該線為界,西北部高于東南部,這是由于東南部陰雨日數較多。年太陽輻射量的分布,西北部為170千卡/平方厘米,青藏高原高達170~200千卡/平方厘米,而云貴高原、四川盆地以及南嶺山地則少于100千卡/厘米。
中國各地太陽輻射平衡值除北緯40°以北冬季出現負值外,大部分地區全年均為正平衡,一般為50~70千卡(平方厘米·年)。海南島地區緯度低,日照時間較長,太陽輻射平衡值最大,達70~80千卡(平方厘米·年)。川黔與南嶺山地冬半年多陰雨,太陽輻射平衡值最小,只有30~40千卡(平方厘米·年)。這說明中國境內大部分地區熱量資源比較豐富,有利于農業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