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男人對嘮叨煩不勝煩
一個心理咨詢機構收到一位自稱“懼內”的男人的來信。這位男人在信里說:
我現在十分痛苦,需要你們的幫助。我一不小心娶了一個“嘮叨皇后”,到現在為止,我已經忍受了她的吹毛求疵、無休無止的抱怨和嘮叨長達10年之久,而現在我已經不能忍受了。
父親以前曾經跟我說,所有的女人都會嘮叨和抱怨,我現在真正相信這句話了。每天,從我回到家一直到上床睡覺,她沒有一刻停止過嘮叨。我們的唯一的交流已經變成了她斥責我今天還沒有做什么、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應該怎么做,以及別人做得怎么樣。現在,我每天下班后都不愿意回家,而是主動向老板要求加班,或者和朋友一起去酒吧,那是我最為快樂的時間。每次在回家的路上,只要一想到她會嘮叨,我就會立刻頭疼。妻子的嘮叨讓我對她、對家庭都開始厭煩,甚至在工作的時候也心神不寧。
事情不應該是這樣啊?!女人愛嘮叨難道沒有解決的辦法嗎?我真不希望它成為家庭的絕癥。請你們幫幫我吧。
嘮叨居然能讓一個男人產生心理問題,這一定會讓女人們大跌眼鏡。但事實上,這并不是危言聳聽。如果讓結婚已久的男人們用一個詞來形容他們的妻子,“嘮叨”絕對可以位居榜首。在大多數家庭中,女人的嘮叨正在慢慢使男人對女人厭煩、對家庭厭煩,并進而影響到男人的心理,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傷害。世界各地的男人都把嘮叨列為最讓人討厭的事情之一。在美國,每年有2000個殺妻犯是因為忍受不了妻子的嘮叨。在香港,曾經有一樁殺妻案廣受爭議:一位丈夫用錘子砸了妻子的腦袋,使其大腦受到損傷。法官最終只判丈夫很短的徒刑,因為他認為是妻子的嘮叨使得丈夫一時失去了理智。和這些案件相比,那位丈夫的心理問題只能算是嘮叨所產生的“輕微癥狀”了。嘮叨,真是讓男人不勝其煩。
嘮叨似乎已經變成了女人的專利。當然,絕大多數女人不會承認自己有嘮叨的習慣或者正在嘮叨,她們多半認為自己是在扮演著提醒者的角色。原因是,男人們總是天生健忘,總有數不清的壞毛病,女人的職責之一就是提醒他們必須做的事情,比如,定期做家務、按時吃藥、修理家具、把弄亂的東西弄整齊……在女人們看來,這些提醒都是必須的:如果不總是由她們提醒男人少喝酒、少抽煙,多鍛煉、多檢查,男人還能健康快樂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嗎?
女人們覺得自己的嘮叨是關心的表現。她們總是責怪男人不該脫了襪子到處亂扔,不該老是忘了倒垃圾,不該這樣、不該那樣。盡管她們知道男人不喜歡這些嘮叨,但是她們希望通過這種反反復復重復的方法,使得這些規則能夠深入到男人的心中。即使不能讓對方承認自己的錯誤,至少也會使其因為妻子的不斷提醒而停止這些行為。盡管她們也并不喜歡嘮叨,但還是會覺得有些話非說不可。嘮叨對于女人而言,更多的是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而已。
但是正像開始那位產生了輕微心理問題的男人一樣,大多數男人在女人不斷重復她的建議或抱怨的時候,絕對聽不到她所談論的內容,而只聽到一個聲音——嘮叨。嘮叨就像是一個漏水的水龍頭一樣,把他的耐心一點點地消耗掉,逐漸累積起一種憎惡感。從男人的角度看,嘮叨是一種間接的、無休止的、否定性的提醒:她對現狀的不滿和抱怨,間接說明了他沒有達到讓她滿意的地步,這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男人的能力和努力。如果妻子總是沒完沒了地嘮叨,就等于是在提醒對方存在太多的缺點,能力嚴重不足。
為什么妻子的好意會最終變成壞事?實際上,好心辦壞事的主要原因多半是由于用錯了方法。嘮叨之所以不起作用,最為主要的原因是女人提出問題的方式是錯誤的。她們從來不會說“我希望你怎么做”,而是指責對方做錯了什么,比如,“你從來都不倒垃圾”“你總是把書到處亂扔”……她們所提出的要求是間接而無力的,里面還包含了指責。這樣,嘮叨本身就由原來的要求變成了一種指責,變成了對其行為的評判。這些間接的語氣所提出的要求,總是隨時隨地冒出來。男人的大腦并不擅長解析這些語言密碼,所以他一定會認為,在女人的嘮叨中,抱怨比要求的意味更加濃厚,女人主要的目的是在批評自己。無疑,這些嘮叨就變成是毫無意義、甚至是攻擊性的,它會造成家庭關系的緊張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嘮叨對家庭關系的破壞顯而易見:女人越嘮叨,男人越會躲在各種“掩體”之中,拒絕和女人對話,更談不上接受她的意見了。丈夫不搭理自己,女人就會滿腹委屈,嘮叨也會變本加厲。久而久之,女人會變得滿腹怨氣,覺得自己不受重視、孤獨無助。因此,嘮叨的唯一產物就是使兩個人的關系受到損傷,因為男人總是處于防備和自衛的狀態。很多事實都證明,當這種境況長期得不到改善時,家庭離解體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