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記憶力密碼
  • 賈娟
  • 2552字
  • 2019-01-02 20:36:45

第一節(jié) 記憶是什么

記憶究竟是什么

記憶是一種生物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信息被編碼、儲存、重新提取。記憶使人類個性化,它為人類參考過去提供了基點,也為人類展望未來提供了一個標準。與個人的“記憶庫”或存儲單位的傳統(tǒng)觀念不同,記憶力,不是個奇異獨立的東西。更確切地說,它是通過多重感官通道刺激的、復雜的電氣化學的反應,并且被存貯于獨特、精密的大腦神經(jīng)網(wǎng)絡中。實際上,當新的信息被添加進來時,人的記憶力總是在不斷地變化和發(fā)展著,在現(xiàn)今科技的幫助下,科學家們業(yè)已在繪制異常復雜的、被我們稱為記憶流程圖的工作中取得了重大進展。

記憶就像一段音樂,由許多不同部分組成整體。

——馬爾克斯·萊克勒

記憶是復雜的

記憶是我們大腦中一個儲存東西的地方,它為我們提供歷史信息。它告訴我們昨天以及10年前我們干了什么,它也知道我們明天會干什么。童年的記憶可能會因為聽到一首搖籃曲而被喚起,而一段浪漫的回憶會在我們聞到某種特殊的花香時浮現(xiàn)于腦海。記憶用各種各樣的線索讓我們感覺到我們是誰。

事實上,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你對所有東西都有一個不變的定義,且可以持續(xù)很長時間。就好像你會記得昨晚睡在你身邊的那個人就是你早上醒來看到的這個人。有了這樣的記憶,我們才被稱之為人類。沒有了記憶,世界便不可能存在。

這一點并不只相對于個人而言,而是整個人類社會都是如此。我們能夠記住一個人、地方、東西、事件……設想如果我們失去了這一能力,那么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積累越來越多的記憶。我們稱之為閱歷,它非常珍貴。有了它,我們可以不必絞盡腦汁去想如何解決問題或者揣測接下去將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經(jīng)驗會告訴我們,我們已經(jīng)碰到過很多次這樣的問題,并且知道事態(tài)將如何發(fā)展。當我們還小的時候,我們常常認為大人們有魔法能夠預知電視情節(jié)。我們不知道,他們已經(jīng)看過許多相似的電視節(jié)目。這些節(jié)目情節(jié)并不能迷惑他們。

由于積累了很多經(jīng)驗,年長的人總不如年輕人的思維來得敏銳、快速。年長的人思考得很慢,但是通常他們并不用深入地去思考問題,因為經(jīng)驗就已經(jīng)告訴他們有可能的答案。年輕人碰到問題時能夠學得更多,他們會歸類沒有遇到過的問題。因此,小孩子在掌握新技術方面總是勝過大人。

記憶就像你的一個小幫手,它會幫助你找到鑰匙。但是,仔細想想,它的作用遠遠大于這些。

記憶是個性化的

夢想、思想、行動、姓名、地點、面孔、香味、事實、感情、味道,以及許許多多的東西通過記憶帶入我們的意識。它們對于我們的記憶來說有著不同的形態(tài)。有時,記憶不是這種形態(tài)就是那種形態(tài);而有時它們是一個由香味、花紋和聲音組成的萬花筒。一句話,記憶就如同一張由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和視覺組成的網(wǎng)。

當你想要進行信息回憶時,記憶會通過聯(lián)系走捷徑來幫助完成記憶任務。然而,許多研究顯示,正是你個人的知識、經(jīng)歷,以及一些事情對你的意義在驅動你的記憶。正是在它的幫助下,記憶有了一定的意義。

嬰幼兒的記憶

心理學家卡羅琳·霍維·科利爾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究發(fā)現(xiàn),嬰兒可能保存了用腳使得懸掛在搖籃上方的活動物體擺動的記憶。兩個月大的嬰兒在24小時內記得這個聯(lián)系;出生1個月后,他們可以在1個星期內想起這個協(xié)調運動;出生后6個月,記憶痕跡可以持續(xù)2~3個星期。

從2歲或3歲開始,幼兒就有了創(chuàng)造記憶的能力,并且可以在十幾年后回想起。這些記憶的保存是隨著語言能力的增強而變得容易的。盡管如此,對成年人來說,大多數(shù)人的個人事件記憶是在10歲以后才有的。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這句話引自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如果你熟悉這個故事,就知道這些話是在一個特定的時刻說的。然而,這些話與你的孩子第一次說的話或者你的配偶第一次表示他(或她)愛你相比,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你可以想象出一個比莎士比亞的作品更戲劇化的場景,因為它是你的。那個地點、那種香水、你的那種感受——當你記起它時,可能會產生一種朦朧感,并且心潮洶涌。

記憶是我們擁有的最個性化的東西。它給予我們自我感覺。在記憶深處,就是你自己。記憶的運作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的原則是:“它現(xiàn)在或是將來某個時刻是否會與我個人有關?”這種“更高”層次的記憶就是有時我們所稱的有意識感覺。

知道記憶究竟是什么以及它怎樣運作對于開發(fā)人類的記憶力很重要。首先,我們來看看記憶的類型。不知你曾經(jīng)有沒有注意過有些東西好記而有些東西難記?這是因為大多數(shù)人記憶的類型都是優(yōu)勢與弱點的綜合。由于不同的記憶類型被存儲在大腦各種功能不同的區(qū)域中,回憶往事這種行為將零碎的“記憶”分別從各自的存儲地拼湊到一起。記憶力的形成需要特定的“路徑”。記憶的形成取決于多個因素,包括時間、重要性、目的、內容、強度以及刺激源——記憶的基本要素。每一個因素都會影響到人類記憶力的質量和可達性。

第二節(jié) 記憶是怎樣形成的

盡管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會抱怨自己或者聽說別人的記憶是如何不好,事實上,我們的記憶是連續(xù)的強弱結合的過程。例如,智力水平的多重性:一個人可能是一個出色的作家,但是在數(shù)學上卻缺少悟性;我們可能在記人方面能力很強,卻可能經(jīng)常忘記帶鑰匙。要改善記憶的第一步,就是要認識到記憶的哪個方面是比較薄弱的。因為記憶是沿著多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路徑得到儲存的,所以有效的做法就是了解記憶是如何被編碼、儲存和重新提取的。一旦你了解了記憶過程中基本的形成規(guī)律,你就可以更明智地對待記憶。

記憶生命中的一天

當你讀到這里,你的大腦正在將你的眼睛、嘴、耳朵、皮膚和鼻子捕捉到的大量信息進行分類。一旦這些刺激通過感官進入你的大腦,就立刻通過突觸、蛋白質和電流的脈沖開始工作。舉例來說,這頁書上的這些字,正在沿著你的視覺神經(jīng)傳到它們最皮層。然而,如果這些信息沒有得到充分的注意,或者被認為沒有長期記憶的必要,它僅僅會被編碼應付短期之用,除非再進行分類,要不最終會被丟棄。編碼的過程要考慮到情感的特性、價值終的儲存區(qū)域——枕骨里面的視覺大腦觀和信息的意義,也就是要考慮到信息與之前的知識的關系,要考慮到數(shù)據(jù)受到多大的重視。當一個經(jīng)歷被重新喚起,各種要素立刻會從大腦中儲存它們的區(qū)域中被重新提取,進行組合,最終組成你的記憶。

你認真對待的事物會保留在你的記憶中,而你不經(jīng)心對待的事物會被不知不覺地遺忘。

——威廉·詹姆斯

隨著X射線斷層攝影術以及其他透視設備的出現(xiàn),科學家能夠辨認出大腦中記憶不同功能特性的區(qū)域。

考慮一下,你昨晚吃的什么?你很可能會列出線索來幫助你回想,可能是特殊的環(huán)境,比如大多數(shù)的情況:哦,我昨晚一個人在家。一系列的暗示刺激記憶鏈條中的各種要素:我本來想出去吃拉面,但是轉念一想,還是決定先看完小說,所以我在家吃的泡面。你的記憶可能包括了感官的重新刺激。它可能會因為驚訝或者經(jīng)歷或者陪你在一起的人而得到提示。當你主動使用這些線索或提示的時候,這些線索或提示就稱作暗示。改善你的記憶很大程度上就要依靠你對線索重新提取的有效程度。

記憶庫

我們的大腦已經(jīng)演化到了有單獨的部分處理來自不同的感官和不同的時間段的信息,并能分辨不同的重要程度。某個朋友的生日、某個商務洽談的方法,以及某個購物清單都會被存儲在記憶的不同部分里。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有意識體驗會著重停留在當時和當?shù)?。不管你剛剛的有意識體驗是什么,都會被推移到記憶系統(tǒng)的另外一個部分,或被拋棄。你現(xiàn)在的短時記憶關注的是閱讀,但是你還記得昨天晚上看過的一部電影,而這是你對某個生活片段的特殊記憶(對某人生活中事件的記憶叫做自傳式記憶)。你可能還記得電影中的男主角是誰。一個月后,你還會記得自己看過這部電影,但可能記得的只是一個故事梗概。一年以后,你可能會在看新租的電影光碟的時候,記起自己已經(jīng)看過這部電影了。

記憶小貼士

是否各種音樂都有助于我們集中注意力和記憶呢?

許多人都喜歡邊工作邊聽音樂。公園里跑步的人、做游戲的孩子們、開會的人們,還有購物的人們每日都聆聽著自己的音樂。音樂真的對工作有幫助或者能讓人心情舒暢嗎?

毫無疑問,在聆聽音樂的時候你能同時開展你的工作,但讓人質疑的是,你是否也能全力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記憶信息時不要在周圍擺放電視。因為你看到電視就不能專注于手頭的工作。即使是無趣的表演或電視劇,只要有選擇,你就不會選擇手頭的工作。如果你只是聽著電視里的聲音,你會禁不住遐想,這樣的背景音樂下會是什么畫面呢?于是,你就會放下手上的工作,試圖很快地瞥一眼。你可能會再回來工作,但是你的注意力就很難再集中。

記憶庫的種類

外部記憶主要有兩類存儲庫。

語義性記憶庫

語義性記憶庫存儲的是綜合的世界知識。它有點像大腦中一本不斷增長的百科全書。任何種類與事實有關的知識本質上都是語義性的,包括事實(如法國的首都是巴黎)以及更多關于世界的基本知識(如知更鳥是鳥)。

經(jīng)歷性記憶庫

經(jīng)歷性記憶庫存儲的是更加個性化的有關片段和事件的記憶:我們昨天晚上做了什么或者為18歲生日慶典做了什么、暑假去了什么地方,等等。

記憶的工作原理

編碼

對學習內容進行分析有助于記憶。但是應該遵循什么原則來優(yōu)化這種分析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心理學家設計了一些實驗來實踐不同的編碼方式。

·形狀、聲音和語義

當我們在大腦中“操縱”一條信息時,會進行不同類型的分析——書寫(NO:是小寫還是大寫)、發(fā)音(“湍”與“惴”是念同樣的音嗎)或者語義(溜須拍馬:比喻諂媚奉承)。

心理學家所做的各種實驗表明,最后一種處理方式——自問詞匯的意思,而非發(fā)音或者書寫形式——有助于更好地記憶,這一過程經(jīng)過了一個更為深入的分析。因此,這通常是我們學習時最經(jīng)常的自發(fā)性處理方式。由此可見,在記憶領域也一樣,“最好不要只相信表面”。

記憶小貼士

每小時、每天、每周或每月做回顧,通過不間斷的學習,信息會被牢記。花越多時間去記憶概念或技巧,記憶就變得越牢固。“熟能生巧”說明在學習過程中反復實踐的必要性,頻繁的回顧能建構你對事物的規(guī)范認識。

·聯(lián)系自我進行記憶

如果成功地在信息與自我之間建立聯(lián)系,很有可能改善我們的記憶能力。為了記住像“過濾器”這樣普通的詞,可以聯(lián)想自己曾經(jīng)弄壞了一個過濾器,另一個借給了鄰居,在一個月前我們買了第三個。這一過程叫做“自我參考”,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我們的精神重心,從而強化詞匯在長期記憶中的痕跡。

大腦的可塑性

我們對大腦功能的許多認識都來源于對疾病的研究。受損的大腦區(qū)域可以幫助我們對引起大腦損傷的功能障礙進行研究。在腦病例中,患者最初多被進行顳瓣(海馬腦回中)內部雙邊切除,以根治難醫(yī)治的癲癇,但手術后患者將不記得新近發(fā)生的事情。

即使兩個腦半球中的一邊受傷或者被切除,另一邊通常能夠以近乎正常的方式保證日常生活所需的大部分功能。除非進行精確的測試,才能體現(xiàn)出某些能力的缺失。

·根據(jù)目標調整編碼

我們是否必須不惜任何代價地弄清楚一個詞的意思,或者將其與我們的個人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事實上,我們還需要考慮到信息的不同類型。如果需要記住的是一篇散文,最好把注意力集中在它所要表達的意思上。但是,如果要背誦一首詩歌,最好注意詩句的節(jié)奏及韻律,這些才是易化記憶的有用線索。至于詩歌的意思,在回憶的時候它將幫助重組詩歌的主題。

儲存

信息不是以把東西放在倉庫或商店里的方式存儲在大腦中,因此信息的記憶需要被“鞏固”。我們時刻面臨著遺忘的挑戰(zhàn),因此必須要“強化”記憶痕跡,以增加信息被長期保存的機會。反復學習有助于鞏固知識,并延長記憶。

重新提取

當然,記憶的目的是為了以后的再利用。有時候,我們能毫不費力地想起一些事情。而有些時候,話就在嘴邊,但是我們需要一個線索才能夠回想起來。事實上,存在3種方式來“找回”記憶。

·自由回憶

這種回憶是最困難的。在日常生活中,常以開放式問題的方式出現(xiàn),例如“你昨天晚上吃了什么甜點”。而在關于記憶障礙的會診時,醫(yī)生或者心理學家會詢問被測試者:“請告訴我你剛才所學的4個詞。”

·借助線索易化回憶

這種回憶可以依賴于某種輔助條件來減少可能的答案。比如,在上面的第一個問題中加入一條普通的信息“,那是一種主要原料為蘋果的甜點”。在第二種情況下,醫(yī)生和心理學家也給出了線索:“它有可能涉及一棵樹、一種鳥、一種樂器或是一種水果。”

·通過識別易化回憶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在不同的可能性中選擇答案。比如,第一個問題會變成“涉及一個蘋果夾心蛋糕、黃油面包片還是一盒蘋果醬”。在第二種情況下,醫(yī)生和心理學家將給出提示:“在以下8個詞中找出那4個詞:鸛、李子、鈴鼓、山毛櫸、烏鴉、豎琴、樺樹、菠蘿?!?/p>

第三節(jié) 對信息進行選擇和分析

注意力、動機、重復……所有這些都很重要,但還不足以提升我們的記憶潛能。因為,記憶不以某種自動的方式(比如,照相機或者錄音機的方式)照原樣儲存信息。面對每一刻傳來的多種信息,我們的大腦進行選擇后只記住了其中的一部分。因此,良好的記憶力依賴大腦強大的組織能力來消減信息的復雜性和數(shù)量,以便進行分析,并與其他信息建立聯(lián)系。

我們能記住我們感興趣的事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尋找邏輯關系

每個人都知道,把一個10位數(shù)分成一對一對(10-35-79-11-13)比一個一個(1-0-3-5-7-9-1-1-1-3)或者作為一個整體(1035791113)來記憶要容易。除了這樣簡單的組合,有時候在一些數(shù)字中還存在一定的數(shù)學邏輯關系。例如,在10-42-53-64-75這組數(shù)中,后4對數(shù)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征:把每組的第一個數(shù)字減去2就得到第二個數(shù)字(如4-2=2);它也符合另一個遞進規(guī)律,每組中的兩個數(shù)字分別加1則得到下一對中的第一個數(shù)字和第二個數(shù)字(例如4+1=5,2+1=3)。

在其他情況下,也需要將信息進行分類。例如,在面對一張購物單時,我們首先根據(jù)商店,然后再根據(jù)經(jīng)過商店的順序——面包店(面包)、食品店(番茄醬)、郵局(郵票)——重組所要購買的物品。

建立聯(lián)系

布料和紐扣——醋和樹木——燈和椅子,我們更容易記住哪對詞?毫無疑問是第一對,因為這兩個詞之間存在強烈的組合關系。對信息進行組合是思維的主要手段,同樣也有助于記憶。

通常組合是自發(fā)進行的,尤其適用于記憶反義詞或同近義詞。例如,區(qū)分凸和凹這兩個字的意思,我們只需要記住其中一個字的意思就夠了,因為它們的意思是相反的。以組合的方法,我們還可以嘗試記憶電話號碼、親人或朋友的生日,或者記憶歷史日期。例如,某個朋友的生日是8月4日,就可以聯(lián)系到1789年8月4日法國大革命開始,廢除特權的那一天。

心理成像

為了確認是否鎖好了住宅大門,我們會有意識地回想在出門前自己正在做什么。在找眼鏡時,我們經(jīng)常在腦海中重現(xiàn)它可能被放置的地方。

心理成像不僅有助于回憶,在學習過程中也扮演著關鍵角色。借助于這種能力,在手頭沒有實際圖示時,我們可以在腦海中想象一條路線,構思一個曲線圖或者圖表……由此可以解決許多問題,甚至可能有重大的科學發(fā)現(xiàn)。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說自己曾想象騎著一束光線,并因此對光的速度產生了興趣。實驗顯示,當我們構建一幅心理圖像讓一些詞處于某個場景中時,記憶效果比只是簡單的重復要好兩倍。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心理成像記住人名、地名、新詞匯,甚至一門外語詞匯。為十字或者白色這樣的名詞構建一幅心理圖像非常容易,而其他的詞可能要求更多的想象力。與廣為流傳的觀點相反,心理圖像并不一定要擁有“奇怪”的特征。

剖析記憶

記憶功能的正常運轉需要整個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參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負責傳遞并處理感覺信息。感覺信息影響著我們的情緒、行為(比如語言)和個性,以及記憶的特殊性。

神經(jīng)系統(tǒng)

神經(jīng)系統(tǒng)由周邊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兩部分組成,神經(jīng)網(wǎng)絡遍布全身的各個部分(皮膚、肌肉、關節(jié)等),包括所有的器官、腺體和血管。神經(jīng)系統(tǒng)將外界的信號(視覺的、聽覺的等)傳遞給大腦,使人體以運動的方式反饋回應。例如,大腦將聽覺信息解碼后,回應的動作才能被組織起來。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大腦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唯一構成物。

比起大腦對人們表達的含義的揣測功能來說,科學家更關心大腦的理解功能,但是如果要衡量大腦的記憶功能,我們就得同等重視大腦的揣測功能和理解功能。

——丹尼爾·L.斯凱特爾《尋找記憶》

大腦,中央組織者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由脊髓(位于脊柱中)和腦組成。腦被封閉在頭骨中,包括小腦、腦干、間腦和大腦。小腦位于大腦的后面,是運動的控制中心。腦干在脊髓的上方,也是一個關鍵部位,因為它是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覺醒和體溫的控制中心。

大腦左半球與右半球通過一個稱為胼胝體的結構連接起來。右腦半球負責接收觸覺信息和控制左半邊身體的運動,而左腦半球負責接收觸覺信息和控制右半邊身體的運動。每個腦半球都以復雜的方式分析聽覺信息和進行思維,它們在一些特定的行為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例如,左腦半球控制語言,而右腦半球參與分析空間位置和掌管面部表情。

·當感覺到達大腦時

腦半球的表面被許多腦回纏繞包裹著,并被幾條溝分成5個主要的區(qū)域:枕葉、頂葉、顳葉、額葉和島葉。島葉隱藏在外側溝深處,參與調節(jié)感覺信息。

枕葉、頂葉和顳葉位于腦半球后部,分別控制一項或幾項感覺功能:枕葉負責視覺,頂葉負責觸覺,聽覺、味覺和嗅覺由顳葉負責。當然,它們之間的連接部分可以交換、比較和修改各自所帶的信息。

額葉位于大腦前部,占了整個大腦的40%,是一個專門負責復雜行為的區(qū)域,管理著個性、創(chuàng)造力以及精密的認知行為,比如計劃、策略、組織、預測等。

第四節(jié) 我們是如何了解記憶的

毫無爭議,大腦是醫(yī)學家與運用醫(yī)學圖像的科學家酷愛的研究對象。甚至有這么一個專業(yè)——神經(jīng)圖像學。無論是功能的還是形態(tài)的,為了診治或者為了基礎研究,新的技術給我們提供了越來越精確的圖像,進一步推動了對記憶的研究。

形態(tài)成像技術

形態(tài)成像技術能確保我們更好地認識大腦的構造,尤其是能給活人進行檢查,這顯著改進了神經(jīng)學疾病的識別診斷,比如確診腫瘤或腦血管意外。與功能圖像不同,形態(tài)成像技術提供的是“靜態(tài)”圖像,即和大腦特殊活動無關。

X射線斷層掃描

X射線斷層掃描(CT)提供的是被檢器官的精細水平剖面圖,能清晰地分辨那些在傳統(tǒng)X光片上看不見的或容易同其他器官混淆的人體器官。CT成像技術依靠的是X射線的放射性(使用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電腦以數(shù)字圖像的形式顯示通過人體的X射線數(shù)據(jù),不同的人體組織吸收X射線的量不同。腦CT能清楚地顯示腦血管的畸形(動脈血管瘤)、腦血管損傷(腦溢血、腦梗塞)、腫塊、腫瘤、嚴重創(chuàng)傷引起的腦損傷、與神經(jīng)元缺失相關的腦萎縮等。這種技術能把受損傷的大腦的圖像同記憶測試結果聯(lián)系起來,幫助我們對記憶發(fā)生的位置有了更多的了解。

磁共振圖像

通過磁共振(IRM)得到的圖像要比CT掃描得到的更精確,特別是在某些區(qū)域(比如脊髓)或者在某些感染性疾病的情況下。CT掃描只能得到橫切面圖像(與人體主軸垂直),通過磁共振則可以得到縱切面和斜切面圖像。

在進行IRM檢查時,身體進入一個強大的磁場,人體組織中所有水分子中的質子都朝向同一方向。當磁場中止時,質子又回到原來的位置,同時放射出反映機體組織密度的特殊電磁波。

功能成像技術

最新的功能成像技術使我們對人體組織解剖和大腦“正?!边\轉的理解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一技術使我們更重視某些腦部疾病患者的大腦的整體運作,也使得與大腦(特別是那些健康人的)精細運轉相關的區(qū)域顯現(xiàn)出來。在后一種情況下,獲得的圖像質量出奇的好。當被檢測者在大腦中搜索詞語或文化信息時,讀文章或聽音樂時,對面孔或工具進行指名時……功能圖像顯示大腦的不同區(qū)域在“發(fā)亮”。這一技術在基礎研究中被大量應用,同時也改進了對某些神經(jīng)疾病的診斷。

我們要認識到記憶不存在于對或錯的狀態(tài)中,重要的是搞清記憶如何反映現(xiàn)實。

——丹尼爾·L.沙克特《尋找記憶》

單光電子發(fā)射體成像

單光電子發(fā)射體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即在人體組織中植入無防御性放射物質,然后通過一個特殊的照相機探測其放射線,再用電腦處理所獲的信息,得出被探測器官的切面圖像。SPECT能夠顯示出在感染期間,如精神錯亂或者血管發(fā)生意外時,腦功能的異常。

正電子X射線斷層成像

法國有3個研究中心應用正電子X射線斷層成像(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技術對人體的不同器官(心臟、肝、肺等)進行了非常精確的生理學研究, 特別是大腦。該技術對神經(jīng)遞質以及大腦活化機理的認識取得了極大進展。

通過釋放正電子得到的斷層圖像,除了對基礎研究的許多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外,也是診斷癲癇、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的一個強有力的方法。TEP基于的是與正電子相關的射線的探測, 正電子是一種比電子輕的基本粒子,但是帶的是正電。由放射性物質發(fā)出的正電子融入具有特殊生物化學性質的分子中后,借助正電子照相機我們可以觀察到分子在機體內的分布,同時通過電腦可以重組大腦的截面影像。TEP特別適用于觀察一些生理現(xiàn)象,比如血液的流量、人體組織中水或氧的分布、蛋白質的合成等。它能揭示在執(zhí)行記憶任務時血液流量和大腦中化學物質的變化,幫助科學家們獲悉在記憶研究時大腦中的化學系統(tǒng)與身體結構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功能磁共振圖像

功能磁共振圖像(IRMf)技術被用于探測某一器官在一段時間內血液分布的變化,這一測試能反映在活動增加的情況下人體組織耗氧量的變化。將功能磁共振圖像與休息狀態(tài)得到的圖像比較,可以研究某一器官在特定功能中的作用。比如讓我們真切地“看到”記憶在實際情況下的活動。

L’IRMf主要用于分辨負責不同功能的大腦區(qū)域,比如視覺、聽覺、記憶或者語言。被檢查者在進行某些精確的腦力任務時,我們可以觀察到活躍著的大腦區(qū)域。作為對傳統(tǒng)醫(yī)學成像技術的補充,L’IRMf能協(xié)助醫(yī)生做那些非常接近腦部十字區(qū)域受損的大腦外科手術。

目擊證人的證詞

我們似乎“不斷地重新創(chuàng)造”一些記憶故事,填補空白并歪曲自己的記憶以適合特殊的場景。不同種類的記憶存儲會得出不同種類的信息提示。這在目擊證人證詞研究中得到了體現(xiàn)。

不當?shù)挠绊憽绻麊栕C人的問題是“那輛車加速駛過你身邊時速度有多快”而不是“那輛車駛過你身邊時速度有多快”,他估計的速度可能就更大。我們對速度的判斷能力是出了名的差,而像“加速駛過”而不是“駛過”這樣的提示詞會引發(fā)記憶聯(lián)想到一個更快的速度。

記憶扭曲——如果警察在車輛相互“猛烈碰撞”,而不是簡單的“相撞”或“碰了一下”以后,要你描述一下一起交通事故的場景,即使根本沒人受傷,你也有可能回答說看見有人流血。

使用心理測試

科學家們,特別是神經(jīng)心理學家,已經(jīng)開發(fā)了許多方法來研究記憶。其中的一個方法就是讓人們做測試以發(fā)現(xiàn)他們是如何反應的,以及有什么可能干涉他們的表現(xiàn)。例如,心理學家可能給人們看幾張圖片,然后看他們是否能從其從未看過的其他圖片中將它們分辨出來。這叫做形象認知記憶?;蛘?,他們可能讀出一組詞匯,然后要求人們復述。這叫做語言回憶。

通過這些種類的測試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一般來說,人們能回憶大約7個詞(或其他像數(shù)字之類的信息),而且他們發(fā)現(xiàn)更容易回憶起開頭和最末的幾項。如果信息以某種方式組織起來,如分類,那么人們通常能回憶起更多的東西和更長時間的東西。通過使用這些種類的測試,心理學家們已經(jīng)拼出了他們所認為的記憶系統(tǒng)工作的模式。

大腦及記憶的紊亂失調

我們許多有關記憶的知識都是通過研究大腦紊亂失調的人而獲得的。這也同時幫助臨床醫(yī)生們開發(fā)出了更好的診斷技術和大腦功能紊亂康復技術。

健忘癥的研究也對科學有著很大的幫助。健忘癥指的是大腦中對記憶系統(tǒng)的一部分——具有支持功能的一部分(或幾個部分)—受到了損傷。健忘癥患者們經(jīng)常能用不同于他們以往的方式來描述他們對這個世界的體驗。他們的大腦功能也可以用測量不同類型的記憶的目標測試來進行評估。

因此,通過這些類型的案例,以及其他記憶功能失調,科學家們已經(jīng)建立起了不同類型的記憶加工的輪廓和對記憶有著重要作用的大腦區(qū)域的輪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化县| 志丹县| 射洪县| 巴楚县| 阳江市| 东明县| 巴中市| 越西县| 永寿县| 南充市| 横峰县| 永顺县| 大埔区| 固原市| 邵武市| 西藏| 洪江市| 建昌县| 临洮县| 肥城市| 华阴市| 琼中| 芜湖县| 孟州市| 盐亭县| 芷江| 大邑县| 晋州市| 玛纳斯县| 双辽市| 汉沽区| 长沙县| 保山市| 嘉鱼县| 峨山| 金沙县| 广元市| 青铜峡市| 怀远县| 宜黄县| 丹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