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五史故事
- 翟文明
- 1564字
- 2019-01-02 20:02:48
錯斬晁錯
西漢王朝經過數十年休養生息之后,逐漸強大起來。但諸侯國和中央政權之間的矛盾也凸現了出來,很多諸侯國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比如吳王劉濞就是個很跋扈的人,他在自己的地盤上煮海造鹽,還私自鑄造銅錢,儼然一個國中之國。這樣下去,西漢遲早要出問題。這個時候,晁錯出現了。
晁錯精通《尚書》,被漢文帝任命為太子舍人,他經常和太子說起削弱諸侯國的事,博得了太子的好感,稱他為“智囊”。晁錯多次向漢文帝上書請求削弱諸侯,但漢文帝都不予理睬,不過對他的才能倒很贊賞,將他任命為中大夫。當時太子對晁錯言聽計從,所以袁盎等功臣對晁錯很不滿。

伏生授經圖軸 明 崔子忠
此圖描繪了晁錯向老儒伏生學習《尚書》之事。
漢文帝死后,太子即位,是為漢景帝。漢景帝即位后,任命晁錯為內史。晁錯得以經常和皇帝單獨討論國事,是當時最受寵幸的大臣。丞相申屠嘉對他很不滿,但又沒有能力整他一把,只能暗中尋找機會。內史衙門在太上廟圍墻的空地上,門在東邊,進出很不方便。晁錯于是在南邊開了兩個門,把太上廟的圍墻鑿穿了一截。申屠嘉聽說這事后,想以此為理由彈劾晁錯,好殺了他。晁錯得到消息連夜去找皇帝,把這事說了。申屠嘉第二天上朝奏事,把晁錯的過錯揭發出來,請求把他抓到廷尉那里判處死罪。漢景帝有心包庇晁錯,就回答道:“他鑿穿的是太上廟空地周圍的圍墻,又不是廟里面的圍墻,所以沒有犯法,這事就不要再提了。”申屠嘉只能趕緊謝罪。回去的路上,申屠嘉很生氣地對長史說:“我應該先把晁錯殺了再上奏,結果讓他先走一步,大錯特錯啊!”申屠嘉一下子氣病,不久就死了。晁錯從此更加得寵了。
晁錯被任命為御史大夫后,多次揭發諸侯們的罪過,然后將他們的封地削掉一部分。有的諸侯被削掉一個郡,有的被削掉幾個縣。封地是諸侯的命根子,一下子被削掉那么多,驕橫慣了的諸侯們誰都忍不下這口氣,從此晁錯成為諸侯最恨的人。晁錯發布了30條命令,每條命令剛發布的時候,諸侯們都齊聲起哄,恨之入骨。晁錯的父親聽說兒子把諸侯幾乎都得罪光了,急匆匆地從潁川趕來,對兒子說:“皇帝剛即位不久,你替他處理國事,動不動就把諸侯的封地給削除了。人家可是有血緣關系的親戚,你這樣是破壞人家骨肉親情。大家都對你的做法表示不滿呢!”晁錯說:“我知道會這樣,但是不這樣做的話,天子的尊嚴就得不到保證,祖宗的靈魂也不能安息。”老人家還不死心,又說道“:他們劉家倒是好了,我們晁家就危險了!我得離開你了。”不久,這個固執的父親就服毒自盡了,臨死的時候說:“我不想親眼看到兒子遭到禍事。”后來,吳國、楚國等7個諸侯國果然以誅殺奸臣晁錯為名造反,史稱“七國之亂”。袁盎等原先妒忌晁錯的人趁機宣稱諸侯叛亂都是晁錯逼出來的,只要把晁錯殺了,叛亂自然平息。漢景帝竟然相信了這些鬼話,下令腰斬晁錯。晁錯當時正穿著官服辦公,糊里糊涂地就被拖到刑場腰斬了。
晁錯死后,將軍鄧公回朝匯報戰情,漢景帝問道:“你剛從前線回來,現在晁錯死了,叛軍罷兵了嗎?”鄧公捶足頓胸地說“:吳王為了造反,暗中都準備幾十年了!這次因為削地而反,名義上是為了誅殺晁錯,實際上和他有什么關系?再說我有話要講。”皇帝說“:有什么事就說吧。”鄧公說:“晁錯當初是對諸侯們過于強大感到憂慮,怕有一天朝廷管不住他們。所以他才把諸侯的封地削減下來劃給朝廷,這是萬世功業啊!這事剛施行不久他就被殺了,內堵忠臣之口,外替那些諸侯報仇。我認為陛下做錯了。”漢景帝沉默了很久才說“:你說得對,我現在覺得很遺憾啊。”
漢景帝見諸侯叛亂已成定局,懷柔的辦法失效,于是決定來硬的了。他知道周亞夫是個人才,于是任命他為大將軍。周亞夫確實很會打仗,沒過多久就把七國之亂平定了。從此以后諸侯的勢力大大受損,再也不敢藐視朝廷了。后來,漢武帝即位后又頒布“推恩令”,進一步打擊了諸侯勢力,西漢中央政權最終消除了來自諸侯們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