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卡耐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黑幼龍說過:“不抱怨的人一定是最快樂的人,沒有抱怨的世界一定最令人向往。”
人類的煩惱起源于困難本身,但讓煩惱得以延續下去的卻是抱怨。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們所有的消極情緒和負面情緒不斷滋長的根源就在于抱怨。當出現問題或者面對困境時,大多數人會習慣性地先推卸責任,去指責和抱怨他人。對于抱怨,17世紀的西班牙思想家、哲學家葛拉西安告誡人們:“藏起你受傷的手指,否則它會四處碰壁。”抱怨也許是一貼心靈的鎮痛劑,能暫時緩解失敗的痛苦,但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它只會在你的痛覺蘇醒的時候讓你的痛感更加強烈。久而久之,抱怨就成了難以戒掉的鴉片。一個人的心態決定了他的行為和語言,同樣,一個人的行為和語言也折射了他的心態,越是絕少抱怨、積極進取的人將越成功,越是怨天尤人、失意頹廢的人將越失敗。
為了讓人們遠離抱怨,美國知名牧師威爾·鮑溫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開始抱怨,就將紫手環換到另一只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紫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為止。威爾·鮑溫和他的同事們把這種鼓勵人們放下抱怨、用健康的心態面對生活的運動,稱為“紫手環的力量”。全世界80多個國家、600多萬人參與了這項不抱怨的運動,無數人的命運因其而改變。
這項運動的發起者威爾·鮑溫牧師強調:“在你的手中,握有翻轉人生的秘密。”抱怨這種負面思維不但是我們最大的敵人,還會影響他人。不抱怨是成功人生的最佳態度。優秀的人很少抱怨,抱怨是失敗的標簽,愚者的陋習。人生要面對的是非成敗實在太多,如果對所得所失不能處之泰然,就會影響到前進的方向。“人生就是與困境周旋”,人生總有諸多不如意,戰勝失意才能得意。英國著名詩人、政論家彌爾頓雙目失明,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雙耳失聰,意大利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最后不能發聲,但正是這三位最有資格抱怨的不幸的人被稱為“世界文藝史上三大怪杰”,是不抱怨、積極面對人生讓他們獲得了杰出的成就。可以說,抱怨讓我們失去,不抱怨讓我們獲得。
不抱怨是獲得幸福生活的秘密所在。“對過去不悔,對現在不煩,對未來不憂。”遠離抱怨能夠讓我們幸福快樂地生活。在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與其耿耿于懷,不如放下心結,整裝待發,為下一次的奮斗做好準備。當我們抱怨時,其實是在不斷強調我們不想要的人、事、物,但最終這些糟粕不會因抱怨而消失,他們還是會揮之不去,圍繞在我們身邊。不抱怨是一種大智慧,它是最有效的吸引力法則,不抱怨的人是最受歡迎的人,沒有人喜歡喋喋不休的抱怨者。一味地抱怨,使人喪失的不只是面對生活的勇氣,還有身邊的朋友。愛抱怨也是影響人的職業生涯的因素之一。職場上的永無休止的抱怨,只會讓人失去奮斗的激情,且讓他人敬而遠之。荀子說:“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是說有自知之明的人會選擇生活道路,不做無謂的抱怨,時刻把握命運的主動權。因此,我們應該學會感恩生活,遠離抱怨。
愚者抱怨,智者行動。不抱怨具有正面的、令人積極進取的能量,能讓我們擁有成功的人生和幸福的生活,這本《不抱怨的世界大全集》詳盡分析了抱怨對人生各個方面的危害,諸如影響人際關系、阻礙事業發展、影響婚姻生活、使不良情緒無止境地蔓延、喪失積極進取的勇氣等等,同時闡述了幫助人們遠離抱怨的各種方法和技巧,講授了不抱怨的智慧,內容全面,技巧豐富,方法實用,道理深刻,以理論聯系實際,以事例為佐證,是個人改善自我、走向成功的心靈讀本,也是各種公司、組織提升團隊精神、提高員工覺悟、促進整體發展的必選員工勵志書。不抱怨,將從閱讀本書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