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攝影基礎
  • 徐希景
  • 7178字
  • 2019-01-02 21:30:26

第二章 相機及常用的攝影附件

學習目標

⒈了解不同種類相機的性能。

⒉正確維護相機。

⒊正確使用和維護常用的攝影附件。

icon1

走進攝影器材商店,映入眼簾的是琳瑯滿目的各類相機和輔助器材,充分了解不同相機的功能和作用,可以幫助自己根據拍攝需要做出正確選擇。而對攝影附件的正確選用,可以幫助自己獲得更加理想的拍攝效果。

在數字化發展的大潮中,傳統的以光化學為基礎的膠片相機已經基本被以電子影像技術為基礎的數碼相機所取代。但是,適當了解曾經有過輝煌發展歷程的傳統膠片相機的種類還是必要的。不但各類數碼相機的基本結構沿續了傳統膠片相機,而且自從攝影術誕生170多年來,攝影技術發展史上曾經采用的工藝、方法一直從未消亡,有些攝影家甚至把它們作為更加純粹、具有獨特美學意味的藝術活動。因此,傳統的膠片相機和攝影方法將作為一種歷史形式在一定時期內繼續沿用。

第一節 相機的種類

相機的品牌、種類繁多,性能各異,滿足了不同層次攝影者的拍攝需求。當你決定購買相機之前,首先要明確自己的使用目的。如果僅僅是拍攝普通的生活快照或者資料性圖片,那么一臺輕便的便攜式數碼相機即可滿足你的要求;如果你是一位攝影愛好者,希望盡可能多地了解、學習攝影,那么你一定要購買一臺功能齊全、性能優異的單反相機,它可以拓展拍攝范圍,有助于進一步學習攝影知識,這類相機的性能及其操作使用是本書介紹的重點。

一、傳統膠片相機和數碼相機

雖然相機的種類五花八門,但其基本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的:相機的主體是不透光的暗箱,它的前端裝有鏡頭,拍攝對象通過鏡頭成像在焦平面位置,影像在這里被記錄在感光膠片上或通過影像傳感器轉變成電子信號。(圖2-1-1)

圖2-1-1

相機的成像原理

為了方便相機的操作使用,就在相機基本構造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功能。例如,拍照時為了觀察選取被攝體的范圍,增加了取景器;為了使不同距離的景物能在膠片或影像傳感器上清晰成像,鏡頭就得能前后移動,就需要有調焦設備;為了適應被攝體的亮度,相機上就必須安裝能夠控制曝光量的裝置——光圈和快門,通過光圈控制光照強度,通過快門速度控制曝光時間的長短。隨著電子控制技術的發展,相機又有了很多智能化、自動化控制裝置,例如,測光與自動曝光,自動調焦,自動閃光控制等等。

根據相機成像方式和影像存儲介質的不同可以分為傳統膠片相機和數碼相機。(圖2-1-2)

圖2-1-2

膠片攝影和數碼攝影流程

傳統膠片相機的拍攝過程是借助光學、化學等科學原理固定影像。大體包括以下過程:被攝體在光線作用下通過攝影鏡頭成像在感光膠片上,感光膠片上涂布有無數微小的感光鹵化銀晶體,感應照射在晶體上的光的強弱形成潛影。曝光過的膠片通過“顯影”和“定影”等化學過程,把感光膠片上記錄的潛影顯現出來,最后通過擴印機沖印出照片。

數碼相機則在原來感光膠片的位置代之以影像傳感器,影像傳感器由精密的光敏硅點或“像素”組成,每個硅點都是光敏的,光線注入硅點產生電荷變化,形成電子流,光線越強,產生的電子越多。從而把鏡頭成像的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再通過模數(A/D)轉換,把電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經過相機內部處理器對影像處理后,把數字化的影像存儲在相機附帶的存儲卡上。拍攝后的影像可以在相機的液晶顯示屏或電腦、電視上觀看。還可以借助Photoshop等電腦軟件進行再次創作,然后通過打印機、擴印機等相應設備輸出照片。(圖2-1-3)

圖2-1-3

數碼相機工作原理

在影像技術數字化發展的大潮中,各大相機生產廠家都縮小或停止傳統膠片相機的生產,大部分傳統膠片相機已經淡出市場,在民用攝影領域和新聞攝影、商業攝影領域,數碼相機替代傳統膠片相機已經成為現實。

二、數碼相機的基本分類

數碼相機通常依照其使用的影像傳感器的尺寸(圖2-1-4)及用途分為便攜式數碼相機、單反數碼相機、單電相機和中畫幅數碼相機,此外,還有配接在傳統中畫幅或大畫幅相機上使用的數字后背。

圖2-1-4

不同畫幅相機的影像傳感器尺寸比較

1.便攜式數碼相機

圖2-1-5

索尼DSC-TX1數碼相機

圖2-1-6

富士FinePix HS11

便攜式數碼相機采用小幅面的影像傳感器,一般作為普通家庭拍攝生活快照或作為計算機的外圍設備。這類數碼相機檔次不同,性能、體積、參數調節范圍、價格等都有很大差別。有些便攜式數碼相機接近信用卡大小,俗稱“卡片機”(圖2-1-5),體積小巧,外觀時尚,操控方便,只有全自動拍攝模式,拍照時無需復雜的調節,只需取景、按快門就能拍攝出照片,滿足了大多數普通家庭的拍攝需要;有些結構接近單反相機,鏡頭具有很大的變焦范圍,如奧林巴斯SP-800UZ、松下Lumix DMC-FZ1、富士FinePix HS11(圖2-1-6)、索尼DSC-HX1等既有全自動化功能,也有全面的手動調節功能。這種相機影像傳感器尺寸比“卡片機”略大,成像質量有所提升,拓展了相機的使用范圍,但是,鏡頭不能更換。近年來,還有些廠家開發了供專業攝影師使用的便攜式數碼相機,如佳能G系列、松下LX系列、理光GRD系列、三星EX1等。它們一般采用高素質的鏡頭,1/1.7英寸CCD傳感器,綜合成像素質高,有全面的手動調節功能,有些還采用較大幅面的影像傳感器,如徠卡X1(圖2-1-7)、適馬DP2s采用APS-C畫幅的影像傳感器。

圖2-1-7

徠卡X1數碼相機采用1220萬像素APS-C幅面的CMOS影像傳感器,可全手動控制拍攝過程。

2.數碼單鏡頭反光相機

數碼單反相機是各大攝影器材廠家在傳統單反相機的基礎上開發而成的產品,它們既保持了傳統單反相機的優越性能(圖2-1-8),又增添了數碼攝影的一系列新功能,還可以方便地更換不同焦距鏡頭和配接其他攝影附件(圖2-1-9)。其影像傳感器尺寸大,參數調節范圍廣,功能齊全,質量優異,便攜性較好,自動化程度高,并且支持全面的手動調節功能,可以勝任任何題材的拍攝,因此,無論是普通攝影愛好者還是專業攝影師都喜歡使用這類相機進行拍攝。

圖2-1-8

單反相機通過反光鏡及五棱鏡將景物的影像反射給眼睛。拍攝時,反光鏡上翻,光線到達影像傳感器,然后回復至原位。

圖2-1-9

數碼單反相機及其附件

為滿足不同用戶群的需求,攝影器材廠家開發了不同檔次的數碼單反相機,一般分為入門級、中級、準專業級和專業級。比如:佳能的450D和550D、尼康的D3000和D5000是入門級,佳能的50D、尼康的D90是中級機,佳能的5DⅡ和7D、尼康的D300和D700是準專業級,佳能的EOS1Ds MarkⅡ和EOS1Ds MarkⅢ、尼康的D3s和D3X均為專業機。

3.單電相機

2008年,奧林巴斯和松下共同推出了一種全新概念的數碼相機——Micro 4/3系統,該系統舍棄了4/3系統的五棱鏡、光學取景窗等結構,采用了電子取景窗或相機屏幕取景的方式,奧林巴斯和松下把這種相機稱為無反光鏡的可換鏡頭數碼相機(MILC: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Lens Camera)。隨后,理光、三星和索尼也加入生產行列,理光GXR使用滑入式安裝系統更換鏡頭成像組件, 三星和索尼采用APS-C畫幅影像傳感器。各廠家的名稱也不一致,有些攝影界人士借鑒數碼單反相機的命名方式,稱之為單鏡頭電子取景數碼相機(EVIL:Electronic Viewfinder Interchangable Lens),簡稱單電相機(圖2-1-10)。但是,這類相機中有些不具有電子取景器,因此,該名稱并不準確,只是廣泛被攝影愛好者采用。2010年5月,影像技術期刊協會(TIPA)技術委員會將這類相機定名緊湊型數碼相機(CSC:Compact System Cameras)。

圖2-1-10

第一款單電相機松下Lumix G1

這種相機既具備便攜式數碼相機的輕便,又具備單反相機可以更換鏡頭的優點,特別是采用大幅面影像傳感器,成像質量接近數碼單反相機,還具有創意攝影所需要的一些重要功能。

4.中畫幅數碼單鏡頭反光相機

中畫幅數碼單反相機的影像傳感器尺寸一般在48mm×36mm左右,影像質量優異。2004年9月,日本瑪米亞公司推出中畫幅數碼單反相機碼米亞ZD(圖2-1-11),CCD傳感器尺寸為48mm×36mm,2200萬像素像素,機身可兼容碼米亞645AF的所有鏡頭和附件。此后,許多廠商都加快了中畫幅數碼單反相機的開發步伐,德國哈蘇H1D、H3D、H4D-50,祿萊Hy6、徠卡S2、賓得645D等陸續推出,像素最高可到4000~5000萬,滿足了對畫質要求極高的部分商業攝影師的工作需求。

圖2-1-11

碼米亞ZD數碼單反相機

5.數碼后背

數碼后背主要由影像傳感器和數字處理系統等部分組成,其結構簡單,與機身相連的一面為影像傳感器和信號傳遞觸點,背面是彩色液晶顯示屏和操作鍵(鈕),側面為存儲卡室和各類接口。數碼后背配接在中畫幅相機或大畫幅相機上使用,解決了這些相機的數字化拍攝問題。常見數碼后背有丹麥飛思(Phase)數碼后背(圖2-1-12)和以色列利圖(Leaf)數碼后背(圖2-1-13)。與中畫幅數碼單反相機一樣,數碼后背影像傳感器的面積很大,像素非常高,成像效果優異,主要運用在對畫質要求極高的建筑、風光、肖像和產品廣告攝影領域。早期的數碼后背多為掃描型,采用線形影像傳感器,現在則以面形影像傳感器為主。

圖2-1-12

飛思Phase P65+數碼后背采用了6050萬像素的CCD傳感器,尺寸為53.9mm×40.4mm。

圖2-1-13

利圖Aptus II 10R數碼后背采用了5600萬像素的CCD傳感器,尺寸為56mm×26mm。

此外,目前很多手機具備了數碼拍照功能,像素直逼流行數碼相機,但是,手機拍照僅僅是其集成的眾多影音娛樂功能之一,大多數不具備光學變焦功能和手動調節功能,成像品質與同像素的數碼相機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三、傳統膠片相機的基本分類

傳統膠片相機通常依照其使用的感光膠片的類型和尺寸分為135相機、120相機和大畫幅相機,此外,還有立體相機、全景相機等特殊用途的相機。其中最常用的是135相機和120相機,分別使用是35mm膠卷和120膠卷拍攝。(圖2-1-14)

圖2-1-14

傳統膠片相機的主要類型和規格

A. 135平視取景相機;

B. 135單鏡頭反光相機;

C. 120單鏡頭反光相機;

D. 120雙鏡頭反光相機;

E. 基板式機背取景相機;

F. 4英寸×5英寸單軌機背取景相機。

1.135相機

135相機是傳統膠片相機中使用面最廣泛、品種最多的相機,它設計精密,功能齊全,自動化程度高,并且操作簡便,便攜性好。根據其結構不同主要分為輕便型家用相機、平視取景式相機和單反相機。

輕便型家用相機是為普通家庭拍攝紀念快照而設計的,它小巧輕便,便于攜帶,操作簡單,利用相機的自動曝光與自動對焦功能在大部分情況下都能拍攝出影像質量比較好的照片(圖2-1-15)。部分高檔輕便型相機,如理光GR1、徠卡Minilux等還具有創意攝影所需要的一些重要功能,成為專業攝影師隨身攜帶的工具。

圖2-1-15

輕便型家用相機一般內置變焦鏡頭,具有自動曝光與自動對焦功能。主要用于拍攝生活快照。

平視取景式相機采用旁軸平視取景系統(圖2-1-16),取景器明亮,快門開啟和關閉的聲音小,不干擾拍攝對象。但是,取景視差明顯,在近距離拍攝時,視差更突出,故常在取景器的畫幅亮框線內,有標示近距離拍攝時視場范圍大小的亮框線,供拍攝者在近距離拍攝時校正取景視差(圖2-1-17、圖2-1-18)。

圖2-1-16

輕便型家用相機和平視取景式相機采用旁軸平視取景系統,取景器和鏡頭是分開的,存在取景視差。

圖2-1-17

旁軸平視取景系統的取景視差示意圖。

圖2-1-18

國產鳳凰205相機相機采用旁軸平視取景系統。

135單反相機的機械及電子性能復雜精密,使用方便,適用面很廣。由于它便于手持又能跟蹤快速移動的物體,是體育攝影、新聞攝影和野生動物攝影的首選相機,不論是攝影愛好者還是專業攝影師都廣泛使用的相機。這類相機智能化程度很高,從膠片感光度的識別到卷片、測光、曝光、對焦、閃光、倒片等一系列操作都可以由相機內的微電腦控制。它往往也具有手動調節功能,使你能根據自己的拍攝意圖更好地控制影像效果。(圖2-1-19)

圖2-1-19

鳳凰EK100型135單反相機

單反相機的攝影物鏡兼作取景鏡頭,被攝景物通過鏡頭及反光鏡成像在對焦屏上,對焦屏上的影像通過五棱鏡及取景目鏡被人眼所看到,完全消除了視差。單反相機還可以方便地更換各種鏡頭,但是曝光時反光鏡要先抬起,取景即被遮斷,影響了觀察,且噪聲大,容易引起相機振動,特別是在近距離用慢速度拍攝時,這種振動對影像清晰度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135相機使用是35mm膠卷拍攝(圖2-1-20)。35mm膠卷的畫幅尺寸為24mm×36mm,通常一卷可拍36張,在膠卷的兩邊都打有與相機齒輪吻合的長方形齒孔,它裝在金屬暗盒中,拍攝完畢后,要把膠卷倒回暗盒中才能取出沖洗。

圖2-1-20

使用120卷片拍攝的120單反相機(左)和使用35mm膠卷拍攝的135單反相機(右)

2.120相機

120相機體積相對較大,略顯笨重些,操作不如135相機靈活,適合拍攝固定的物體,例如風光攝影、靜物攝影或者影棚人像和廣告攝影。120相機采用120或220卷片拍攝,卷片繞在一個片軸上,并有一層不透光的黑色紙帶和膠片卷繞在一起,防止在裝片和卸片時漏光。除了拍攝60mm×60mm的標準畫幅外,還可以拍攝45mm×60mm、60mm×70mm、60mm×90mm等多種規格。以賓得645為代表的6cm×4.5cm(簡稱為645)畫幅的相機持握輕松,攜帶方便,又能提供更大底片尺寸,一直流行于肖像和時裝攝影領域,對旅行攝影家同樣具有吸引力。以哈蘇為代表的6cm×6cm畫幅相機在肖像和婚禮攝影家中擁有忠實的使用者,在風光攝影中也使用廣泛。6cm×7cm畫幅相機的代表是瑪米亞RB67和RZ67,主要用于攝影工作室內的拍攝,尤其是瑪米亞相機可以自由轉動后背的設計,使橫構圖和豎構圖都得心應手。

120相機所攝畫幅尺寸較大,圖片細部層次更豐富,滿足了專業攝影工作者拍攝的需要。根據結構不同可分為單鏡頭反光式(圖2-1-21)、雙鏡頭反光式(圖2-1-22)和旁軸平視取景式三類。其中,單鏡頭反光式最為常見。120相機不是按照快速抓拍來設計的,使用時必須要用三腳架支穩相機后再拍攝。

圖2-1-21

120單鏡頭反光式相機。可選用腰平磨砂玻璃取景器(如圖)或帶五棱鏡的眼平取景器。腰平取景器在磨砂玻璃屏上看到的影像與原景物左右相反。眼平取景器使用了五棱鏡從而獲得與原景物相同的影像。

圖2-1-22

120雙鏡頭反光式相機。它有兩個相同焦距的鏡頭,上面一個鏡頭專用于取景,下面一個是攝影鏡頭,通過它對膠片進行曝光,因而也存在一定視差,它的鏡頭一般不能更換。

3.大畫幅相機

這種相機又稱為機背取景相機,相機前組裝有鏡頭、后組用于取景和裝膠片、中間用皮腔相連接,體積大而笨重,操作繁瑣,便攜性差。拍攝時必須使用三腳架或影棚拍攝架。大畫幅相機有單軌和雙軌之分,使用大幅面的4英寸×5英寸或8英寸×10英寸的散頁片拍攝,所攝畫幅尺寸大,影像清晰度高,細部層次好,并且具有透視和景深調整功能,廣泛運用于專業性要求很高的商業人像、產品廣告和建筑攝影等專業攝影領域。主要品牌有:瑞士的仙娜(圖2-1-23)、德國的林哈夫和日本的騎士等。

圖2-1-23

仙娜F1單軌機背取景相機

4.其它類型的相機

對于業余攝影愛好者來說,以下幾種類型的相機不一定會用到,在這里只做個簡單介紹,使大家有個初步認識。

(1)全景相機

這種相機分為鏡頭旋轉式全景相機和機身旋轉式全景相機。該相機主要用于拍攝寬廣場面的風光或團體合影,鏡頭旋轉式全景相機影像容易變形,且鏡頭不能更換,也不能做精確對焦。瑞士環攝Super60是機身旋轉式全景相機,采用單反結構,裂像對焦方式,便于精確對焦,還可以方便地更換任何焦距的鏡頭。(圖2-1-24、圖2-1-25)

圖2-1-24

鳳凰-潘福來鏡頭旋轉式全景相機

圖2-1-25

全景相機能夠拍攝到廣闊的景物范圍。

(2)一步成像相機

一步成像相機又叫寶麗來相機(圖2-1-26),該機由美國寶麗來(Polaroid)公司的蘭德博士于1947年首先試制成功。這種相機采用特殊的感光材料,照片在拍攝后數十秒至一分鐘內顯影成像,方便快捷。在傳統膠片攝影時代,專業拍攝者在使用機背取景相機拍攝廣告作品時,常用一步成像膠片在正式拍攝之前試拍,檢驗曝光是否準確,用光、構圖等是否達到預想的效果。

圖2-1-26

1972年生產的寶麗來SX-70一步成像相機

(3)立體相機

圖2-1-27

1956年美國生產的立體相機

人們在觀看自然景物時,有多種因素形成立體感,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依靠雙眼的視差。立體相機(圖2-1-27)正是根據這一原理設計的,它有兩個以上鏡頭,可以從不同角度拍攝同一景物,得到數個不同視點的底片,最后得到一張視覺效應較強的立體照片(圖2-1-28)。利用激光的全息攝影也屬于立體攝影,但尚未進入民用領域。

圖2-1-28

早期立體相機拍攝照片

四、相機的保養

要保持相機良好的工作狀態,延長其使用壽命,就必須注意相機的維護,主要包括防潮、防塵、防震、防磁、防高溫等,具體包括如下一些內容:

1.正確使用

使用相機前務必認真閱讀說明書,對所使用的相機的性能及其操作應了如指掌。對相機有關轉盤、按鈕和調節環的操作,用力要適中。若感到滯澀或扳不動,應分析、檢查原因,不要強行扳動,以免損壞相機。一旦出現故障,應該及時送到專業維修部修理。

在惡劣環境中使用相機會造成比較嚴重的損害。在高于40℃的酷暑或低于-20℃的嚴寒中要盡量避免相機暴露在外。在霧、雨、雪天或沙塵較大的環境中拍攝,最好在相機及鏡頭外套上一只塑料袋,防止雨水或沙塵進入。

此外,還要注意避免環境溫度和濕度的驟然變化,如夏天攜帶相機到有空調的處所,或者冬日在室外拍照后將受冷的相機帶到氣溫高的室內,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即凝結為水珠,致使相機受潮。相機受潮后,若不及時處理,會導致鏡頭發霉,且相機的部件、電路也容易損壞。正確的做法是把相機放在攝影包或攝影箱內拉好拉鏈,待其緩慢升溫后再取出使用。

2.正確存放

相機應存放在干燥、通風、陰涼的地方,切忌高溫、潮濕和有害氣體,以免生銹、發霉。特別在南方梅雨季節里,最好存放在裝有干燥劑的密封的玻璃罐內。干燥劑要定期烘干。有條件者可購買專用電子干燥箱保存攝影器材。

較長時間的保存應取出相機內電池,以免因電池漏液而侵蝕機件。自動相機不宜存放在強磁、強電,以及有害氣體的場所,以免損壞電子元件。

3.保持清潔

保持光學系統的潔凈。鏡頭、取景窗和反光鏡等光學系統均應保持清潔,不可用手摸、擦鏡頭或機身內部的任何部位,特別要防止風沙塵土的侵襲,防止染上指紋、水漬和油污。如果一旦染上沙塵或污漬,要用橡皮吹氣球(圖2-1-29)和專用鏡頭紙潔凈(圖2-1-30)。對于頑固油污可用軟質棉簽蘸專用鏡頭清潔劑(或乙醇和乙醚按7 3比例自己配制)輕輕擦拭。擦拭鏡頭應該從鏡頭中心開始轉圈往外擦,邊擦邊轉動棉簽。鏡頭表面的少許塵埃并不影響成像質量,不要頻繁擦拭鏡頭,更切忌用手帕、衣角擦拭或用嘴吹。

圖2-1-29

用橡皮吹氣球吹掉沙塵。

圖2-1-30

對于頑固污漬,可先往鏡頭上呵氣,再用鏡頭紙從鏡頭中心開始往外打圈輕輕擦拭。

保持電池倉內電極的清潔。相機在長期使用過程中,電池與相機的接觸部位會產生氧化物并被銹蝕,因而容易導致電路失靈或接觸不良。如果要消除這種氧化物,切勿用刀刮或砂紙擦,而只能用橡皮擦把它輕輕擦去。

總之,相機一定要定期檢查和保養,以備隨時都能方便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寿县| 达日县| 上蔡县| 毕节市| 达尔| 阳信县| 建始县| 通州市| 佛山市| 托里县| 女性| 承德县| 乌海市| 裕民县| 泸定县| 曲水县| 九龙城区| 北辰区| 商都县| 昭苏县| 靖远县| 吉木萨尔县| 新龙县| 富裕县| 米林县| 连州市| 文登市| 乌审旗| 潮州市| 嘉峪关市| 喀什市| 潍坊市| 前郭尔| 沽源县| 获嘉县| 牟定县| 平舆县| 青州市| 永胜县| 滦平县| 乡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