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探索人性(1)
- 聽哲學家講故事:困境即是賜予
- 余鴻編著
- 4951字
- 2016-04-21 11:09:28
我本善良
愛是人世間永恒的主旋律
愛心能使人生更有意義。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然。一個人如果失去了愛的能力,他的人生也會變得異常黯淡。
哲學家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則小故事:城里來了一個雜技團。4個10歲以下的孩子穿著干凈的衣裳,手牽手排在父母的身后,等候買票。他們高興地談論著即將上演的節目,似乎他們就要進行走鋼絲表演似的。
終于輪到他們買了,售票員問要幾張票,父親神氣地說:“我要買4張小孩的和2張大人的。”
售票員報了價格。
母親一聽,心里一顫,把頭扭向一邊,垂下頭來。父親咬了咬嘴唇,又問:“對不起,您能不能再說一遍是多少錢,我剛才沒有聽清。”
售票員再次報了價。
父親的眼神變得痛楚。他實在不忍心告訴興致勃勃的孩子們:“我們的錢不夠!”
另一位排隊買票的男士目睹了這一切。他悄悄地從口袋里拿出一張20元的鈔票,并讓它掉到地上。接著,他蹲下把鈔票撿起,然后拍了拍那個父親的肩說:“嗨!先生,您的錢掉地上了。”
那位父親回過頭,立刻明白了。他眼眶一熱,緊緊地握住那位男士的手,感動地說:“謝謝,先生!這對我和我的家庭意義重大。”
有時候,一個仁慈與愛的小善行,往往會鑄就人生大愛。一個充滿愛心的人往往比一般人享受的幸福多很多,因為他的幸福來源廣泛:自己的幸福,他人的快樂,還有自己對他人的付出。
人生是花,而愛就是花的蜜。
——雨果
母親的珠寶
孩子是母親最珍貴、最引以為豪的珍寶。
在幾百年前的羅馬城,有兩個孩子正在陽光下快樂地玩耍,他們的母親走來對他們說:“孩子們,今天會有一位非常富有的朋友要來我們家里做客,她還會向我們展示她名貴的珠寶。”
過了一段時間,那個朋友就來了。她手臂的金環、手指上的戒指、脖子上的金項鏈以及發髻上的珍珠飾品都在閃閃發光。
弟弟感嘆道:“她看起來如此高貴,我從未見過這么美麗的人。”
哥哥說:“是的,我覺得也是!”
兄弟倆羨慕地看著客人,然后又看了看自己的母親。母親只穿了一件樸素的外套,身上沒有佩戴任何飾品。但是母親和善的笑容卻照亮了她的臉龐,甚至勝過任何寶石的光芒。她那盤在頭上的金棕色頭發就像一頂皇冠。
“你們想看看我其它的珠寶嗎?”富有的客人問道。
于是,她命仆人拿來一只盒子并放到桌上。這位女士把盒子打開,里頭成堆的珠寶讓人眼花繚亂。紅寶石像血一樣紅,藍寶石像天一樣藍,翡翠像海一樣碧綠,鉆石像陽光一樣耀眼。
兄弟倆呆呆地看著這些珠寶,心照不宣:“如果我們的母親能夠擁有這些東西該多好!”
客人炫耀完自己的珠寶后,自滿而又憐憫地說:“康妮黎亞,你真的這么窮嗎?真的什么珠寶都沒有嗎?”
康妮黎亞坦然地笑道:“不,我當然有珠寶了,而且在我看來,我的珠寶比你的更貴重。”
客人睜大了眼睛:“是嗎?那就趕快拿出來讓我看看吧!”
于是母親就把兩個男孩子拉到自己的身邊,她微笑著說:“這就是我的珠寶。難道他們不比你的珠寶更貴重嗎?”
這兩個男孩,特貝瑞斯和卡爾斯永遠都不會忘記那時母親臉上驕傲的神情以及深深的愛意。數年后,他們成了羅馬偉大的政治家,但他們仍然會常常回憶起當年的這一幕。
世界上有一種最動聽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但丁
愛讓生命沒有遺憾
只要我們將自己奉獻給他人,愛對我們而言便是唾手可得的。我們的愛給予他人,會因此得到更多的愛。
菲奧娜是一名老師,但她總會利用業余時間從事一些藝術創作。28歲那年,在一次體檢結束后,她被告知長了一個很大的腦瘤,醫生告訴她,做手術的存活概率只有2%。于是她決定暫時不做手術,先等半年看看。
菲奧娜知道自己有天分,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里,她近乎瘋狂地畫畫、寫詩。她寫的詩除其中1首外,其余的都被刊登在雜志上。她畫的所有的畫,除其中1張外,都在一些知名的畫廊展出,并且均賣出高價。
半年很快就過去了,她去做了手術。就在手術前的那個晚上,她決定要把自己奉獻出來——完全地奉獻整個身體。于是她寫了一份遺囑,表示如果她死了,愿意捐出自己身上所有的器官。
非常不幸,菲奧娜的手術沒有成功。手術后,按照她的遺愿,她的眼角膜很快便被送去馬里蘭的一家角膜銀行,然后被移植給南加州的一名患者,使這位年僅28歲的年輕男性患者得以重見光明。感恩之余,這位男士給那家角膜銀行寫了一封信,對他們的存在表示感謝。另外,他表示要向捐贈人的父母當面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能養育出愿意捐贈自已眼角膜的孩子,他們一定是一對難得的好父母,在得知了他們的名字和地址后,這位男士便在沒有告知的情況下飛去拜訪他們。菲奧娜的母親知道了他的來意后,把他攬入懷中說:“我的孩子,如果你今晚不去別的地方,爸爸和我都非常樂意與你共度這個周末。”
于是他留了下來。他去參觀菲奧娜的房間,發現她曾經讀過柏拉圖,而他以前也讀過柏拉圖的書;他發現她讀過黑格爾,而他以前也讀過黑格爾的書。
第二天早上,菲奧娜的母親看著他說:“孩子你知道嗎,我總感覺好像在哪兒見過你,可就是想不起來。”就在這時,她突然想到一件事,于是她上樓抽出菲奧娜死前所畫的最后一幅畫,那是她心目中理想男人的畫像——畫上的男人和眼前這位年輕人簡直沒有什么兩樣。
然后菲奧娜的母親又將女兒死前在床上寫的最后一首詩讀給眼前這個年輕人聽:
兩顆心在黑夜里穿梭,
墜入愛河,
但卻永遠無法抓到對方的眼神。
最徹底、最善良的愛讓菲奧娜無私地奉獻了她的全部,這種奉獻遠遠超越了物質實體,在精神世界里,奉獻為愛贏得了永生。所以我們說,奉獻不是減法,而是加法。你奉獻了,你并沒有失去什么,相反,你還會得到意外的收獲。也許你的奉獻只不過是舉手之勞,但這舉手之勞卻往往會給他人帶來滿世界的光明。無時無刻不忘記播撒奉獻的種子,將會讓世界變得更加溫暖。
我們一再堅持我們的貢獻,那是因為,只有這種看法才能有權利在世界上贏得人類的同情。
——羅丹
善行是心靈最好的醫藥
行善是一種美德。善行既可以幫助身處困境中的人,又可以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安慰,修養得到提升。行善是一種維護人性的需要,也是一種理智的投資。
在英國林肯郡的恰耶社區,有幾名流浪漢,他們都持有行乞證,并在該社區生活了將近13年。但在1998年11月6日,林肯郡政府卻通過了一項法案,對行乞10年以上的乞丐停發行乞證,理由是他們已經非常富裕,不再具有行乞的資格了。無奈之余,這幾名流浪漢只好離開林肯郡前往倫敦。
當恰耶社區的一名名叫薩姆的神父聽說這件事情后,立即表示堅決反對,他致信政府,要求重新召回那幾位乞丐。他說,社區里不能沒有乞丐,政府這樣做完全是對善良的褻瀆,是對人性的漠然和不尊重。該法案必須立即進行修改。
剛開始,人們都認為薩姆神父是同情弱者,因為在上帝心中,人無貴賤之分,富人和乞丐都是上帝的子民。可是當薩姆神父就此事接受媒體的采訪時,他的一席話讓人們發現根本不是這么回事。
薩姆神父說:“我曾在恰耶等6個社區擔任神父將近40年,這些社區的人口和富裕程度不相上下,可其中一個社區找我解決心靈問題的人卻非常少,來教堂懺悔的人也沒有其他社區多。出現這樣的情況讓我感到困惑,難道是這個社區的人不夠虔誠?后來我發現,原來這個社區有一家孤兒收養中心,那兒有8名孤兒,正是這8名孤兒給社區帶來了福音。因為這些孤兒喚起了居民的善行,使他們有了行善的地方。而常行善者,心靈自然是不會出現問題的,再說即使是有心靈問題的人,通過行善,心靈也會得到慰藉。”
“同樣的道理,恰耶社區的那幾名流浪漢,也是該社區的福音。如今把他們趕走了,社區的人想通過布施獲得心靈安慰和滿足的機會也就隨之消失了,作為一名神父,我怎么可以接受這樣的法案呢?”
薩姆神父的這段話被刊登在了報紙上,由此引發了一場抗議州政府《11·6法案》的大游行。在2000年1月4日,《11·6法案》被取消,恰耶社區的那幾名流浪漢又被警察護送著從倫敦返回了林肯郡。
在迎接這些流浪漢歸來時,恰耶社區的居民全部出動,他們高舉標語,呼喊著口號,為自己的勝利歡呼雀躍。其中兩幅標語很能給人啟示:“花時間去幫助別人,會醫治自己的創傷”,“一個小小的善舉,可媲美運動帶來的舒暢”……
由此可見,行善者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行善有助于一個人保持良好的心態,可以更好地實現人生的價值。
生活的目標是善良。這是我們的靈魂所固有的一種感情。
——列夫·托爾斯泰
始終懷著善良的心
每個人都應始終懷有一顆善良的心、多行善事,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一個農夫看到獵人的羅網里有一只受了傷的老鷹,那只老鷹正在羅網里傷心地哭泣。農夫頓起惻隱之心,便對獵人說:“老兄,把這只老鷹賣給我吧,我非常喜歡它。”
獵人同意了。于是農夫把老鷹帶回家,先為它洗凈翅膀上的傷口,然后又進行了一番包扎,還給它喂了一些食物。老鷹在農夫的精心照顧下一天天恢復健康。
一天,農夫從地里回來,發現老鷹不見了。農夫非常后悔,自言自語道:“真沒良心。我救了它一命,如今居然不辭而別,甚至都還沒有對我道謝,以后再也不做好事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某個冬日,農夫正靠著墻根曬太陽,那堵墻快要倒塌了,農夫卻絲毫沒有覺察到,就在這時,天上飛來一只老鷹,用爪子把農夫頭上的帽子抓走了。農夫起身去追,發現抓走他帽子的正是他曾經救過的那只老鷹,農夫非常氣憤,邊追邊罵:“你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我先前救了你一命,你不曾報答,反而又來搶我的帽子……”
話還沒有說完,就聽到“轟隆”一聲響,農夫回頭一看,發現剛才自己靠著的那堵墻已倒塌了,而這個時候,他的帽子也已經從天空掉到了他的腳跟前。
善良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品質,始終懷有一顆善良的心,多向別人伸出援助之手,總有一天,也會得到回報。
生活中的善越多,生活本身的情趣也越多。二者水乳交融,相輔相成。
——托爾斯泰
勿以善小而不為
愛就藏在社會的每個角落里,適時的愛心小行動可以助人一時燃眉之急,給他人以希望。
一位家境貧寒的學生為了湊足學費,挨家挨戶地去推銷商品。由于他一心想湊足學費,不想多花錢,所以他決定硬著頭皮向人討些食物。
他按響了一戶人家的門鈴,開門的是一個小男孩,他一看便失去了勇氣,心想,天底下哪有大男生跟一個小男孩討東西吃的呢?于是他就只要了一杯開水解渴。
小男孩看出他很餓,于是就跑回房間拿了一杯開水與幾塊面包給他。他接過食物狼吞虎咽地吃著,小男孩在一旁看到他這種吃法,不禁偷偷地笑著。
吃完后,他感激地說:“謝謝,我應該給你多少錢?”
小男孩純樸地笑著說:“不必啦,我們家有很多。”
他覺得自己非常幸運,在陌生的地方還能受到他人如此溫馨的照料。
許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小男孩感染了罕見的疾病,許多醫生束手無策。家人聽說有家醫院的一個醫生醫術高明,找他看看或許還有治愈的機會,于是便帶著孩子去接受治療。在醫生的全力醫治和長期護理下,男孩最終恢復了往日的健康。
出院那天,護士交給男孩醫療費用賬單,他幾乎不敢打開來看,心想要一輩子辛苦工作來付這筆醫療費了。不過,總得面對現實,所以他還是打開了,卻看到簽名欄寫著一句話:“一杯開水與幾塊面包,足夠償還所有的醫療費。”他眼睛有些濕潤,才明白原來自己的主治醫生就是當年那個窮學生。
愛與善是幸福,亦是真理,世界上唯一可能的幸福與真理。
——羅曼·羅蘭
善待他人
真正有才能的人往往是善良的,坦白的,誠實正直的。因為這樣的人容易得蒙光照。
一個女人因丈夫不再喜歡她了而煩惱。于是,她前去乞求神的幫助,希望神可以教她一些吸引丈夫的方法。神聽完稍加思索便說:“我也許可以幫你,不過,在教你前,你必須要從活獅子身上拔下三根毛來送給我。”
恰好那段時間有一頭獅子常進村莊游蕩,可是它兇猛無比,一聲吼叫就能嚇破人膽,怎么敢接近它呢?為了能夠挽回丈夫的心,她終于還是想到了一個辦法。
第二天早晨,她很早就起床了,牽了一只小羊去那頭獅子常出沒的地方,把小羊栓那兒她便回家了。接下來的日子,每天早晨她都要牽一只小羊給獅子。時間不長,這頭獅子便認識她了,因為她總是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放一只溫順的小羊來討它喜歡。她的確是一個溫柔、殷勤的女人。
又過了一段時間,獅子見到她便向她搖尾巴打招呼,并靠近她,允許她拍它的頭,摸它的背。于是女人每天都會站在那兒,輕輕地拍拍獅子的頭。
女人知道獅子已完全信任她了。于是,一天,她細心地從獅子鬃上拔了三根毛。她激動地把這三根獅子毛拿給神看,神驚奇地問:“你用了什么絕招?”
女人把經過告訴了神,神聽后笑著說道:“就用你馴服獅子的方法去馴服你的丈夫吧!”
奪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遲來的周先生
青梅竹馬到相看兩厭,簡橙從周聿風的肋骨變成一塊雞肋骨,成了他故事里的蛇蝎美人,惡毒女配。后來兩人解除婚約,所有人等著看她笑話,她轉身嫁給前未婚夫的小叔,那個高不可攀,無人敢染指的矜貴男人。簡橙救過周庭宴一次,求過他兩次。第一次周聿風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挽留,第二次她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恢復自由身。周庭宴說事不過三,救命之恩只能滿足她三個愿望,于是第三次…簡橙:“小叔,你缺老婆不?”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