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鄧九公奉敕西征
- 封神演義
- (明)許仲琳 李云翔
- 5955字
- 2016-11-01 14:54:17
詩曰:
渭水滔滔日夜流,西岐征戰幾時休。
漫言虎豹才離穴,又見貔貅樹敵樓。
修德每愁糜白骨,荒淫反自詠金甌。
豈知天意多顛倒,取次干戈不斷頭。
話說申公豹說反了土行孫下山,他又往各處去了。
且說當日絕龍嶺逃回軍士,進汜水關報與韓榮說知聞太師死于絕龍嶺,隨修表報進朝歌。有微子看報,進偏殿見紂王行禮稱君。王曰:“朕無旨,皇伯有何奏章。”微子把聞太師的事,奏啟一遍。紂王大驚:“孤數日前恍惚之中,明明見聞太師在鹿臺奏朕,言在絕龍嶺失利,今日果然如此。”紂王著實傷感。王問左右文武曰:“太師新亡,點那一員官,定要把姜尚拿解朝歌,與太師報仇!”眾官共議未決,有上大夫金勝出班奏曰:“三山關總兵鄧九公前日大破南伯侯鄂順,屢建大功,若破西岐,非此人不克成功。”紂王傳旨:“速發白旄黃鉞,得專征伐!差官即往,星夜不許停留。”使命官王貞持詔往三山關來,一路上馬行如箭,心去如飛,秋光正好,和暖堪言。怎見得:
千山水落蘆花碎,幾樹風揚紅葉醉。路途煙雨故人稀,黃菊芬菲山色麗。水寒荷破人憔悴,白蘋紅蓼滿江干。落霞孤鶩長空墜,依稀黯淡野云飛,玄鳥去,賓鴻至,嘹嘹嚦嚦驚人寐。
話說天使所過府、州、縣、司,不止一日,其日到了三山關,驛內安歇。次日,到鄧九公帥府前。鄧九公同諸將等焚香接旨,開讀。詔曰:
天子征伐,原為誅逆救民。大將專閫外之寄,正代天行拯溺之權。茲爾元戎鄧九公,累功三山關,嚴出入之防,邊烽無警。退鄂順之反叛,奏捷甚速,懋績大焉。今姬發不道,納亡招叛,大肆猖獗。朕累勤問罪之師,彼反抗軍而樹敵,致王師累辱,大損國威,深為不法,朕心惡之,特敕爾前去,用心料理,相機進剿。務擒首惡,解闕獻俘,以正國典。朕決不惜茅土以酧有功。爾其欽哉,毋負朕托重至意。故茲爾詔。
鄧九公讀畢,待天使等交待。王貞曰:“新總兵孔宣就到。”不一日孔宣已到。鄧九公交代完畢,點將祭旗,次日起兵。忽報:“有一矮子來下書。”鄧九公令進帥府,見來人身不過四五尺長,至滴水檐前行禮,將書呈上。鄧九公折書觀看,來書知申公豹所薦,乃是土行孫效勞麾下。鄧九公見土行孫人物不好,欲待不留,恐申道兄見怪,若要用他,不成規矩。沉吟良久:“也罷,把他催糧應付三軍。”鄧九公曰:“土行孫,既申道兄薦你,吾不敢負命。后軍糧草缺少,用你為五軍督糧使。”命太鸞為正印先行,子鄧秀為副印先行,趙升、孫焰紅為救應使,隨帶女孩兒鄧嬋玉,隨軍征伐。鄧元帥調人馬離了三山關,往西進發。一路上旗幡蕩蕩,殺氣騰騰。怎見得:
三軍踴躍,將士熊羆,征云并殺氣相浮,劍戟共旗幡耀目。人雄如猛虎,馬驟似飛龍。弓彎銀漢月,箭插虎狼牙。袍鎧鮮明如繡簇,喊聲大振若山崩。鞭梢施號令,渾如開放三月桃花,馬擺閃鑾鈴,恍似搖綻九秋金菊。威風凜凜,人人咬碎口中牙,殺氣騰騰,個個睜圓眉下眼。真如猛虎出山林,恰似天王離北闕。
話說鄧九公人馬在路,也行有個月。一日來到西岐,哨探馬報入中軍:“啟元帥,前面乃西岐東門,請令定奪。”鄧九公傳令:“安營。”怎見得:
營安八卦,旛列五方。左右擺攢攢簇簇軍兵,前后排密密層層將佐。拐子馬緊挨鹿角,連珠炮密護中軍。正是刀槍白映三冬雪,炮響聲高二月雷。
鄧九公安了行營,放炮吶喊。
且說西岐子牙自從破了聞太師,天下諸侯響應,忽探馬報入相府:“三山關鄧九公人馬駐扎東門!”子牙聞報,謂諸將曰:“鄧九公其人如何?”黃飛虎在側啟曰:“鄧九公將才也。”子牙笑曰:“將才好破,左道難克。”
且言鄧九公次日傳令:“那員戰將先往西岐見頭陣走遭?”帳下先行官太鸞應聲愿往。調本部人馬,出營排開陣勢,立馬橫刀,大呼搦戰。探事馬報入相府:“有將請戰。”子牙問左右:“誰見頭陣?”有南宮適領令,提刀上馬,吶喊搖旗,沖出城來。見對陣一將,面如活蟹,海下黃須,坐烏騅馬。怎見得,有贊為證。贊曰:
頂上金冠飛雙鳳,璉環寶甲三鎖控。腰纏玉帶扣團花,手執鋼刀寒光迸。錦囊暗帶七星錘,鞍鞒又把龍泉縱。大將逢時命即傾,旗開拱手諸侯重。三山關內大先行,四海聞名心膽痛。
話說南宮適大呼曰:“來者何人?”太鸞答曰:“吾乃三山關總兵鄧麾下正印先行太鸞是也!今奉敕西征討賊,爾等不守臣節,招納叛亡,無故造反,恃強肆暴,壞朝廷之大臣,藐天朝之使命,殊為可恨。特命六師剿除叛惡,爾等可下馬受縛,解往朝歌,盡成湯之大法,免生民之倒懸。如再執迷,悔之無及!”南宮適笑曰:“太鸞,你知聞太師、魔家四將、張桂芳等只落得焚身斬首,片甲不歸。料爾等米粒之珠,吐光不大,蠅翅飛騰,去而不遠,速速早回,免遭屠戮!”太鸞大怒,催開紫驊騮,手中刀飛來直取。南宮適縱騎,合扇刀急架相還。兩馬相交,一場大戰,來往沖突,擂破花腔戰鼓,搖碎錦繡旗旛,來來往往,有三十回合。南宮適馬上逞英雄,展開刀勢,抖擻精神,倍加氣力。太鸞怒發,環眼雙睜,把合扇刀賣一個破綻,叫聲:“著!”一刀辟將下來。南宮適因小覷了太鸞,不曾在意,見一刀落將下來。南宮適著忙,叫聲:“不好!”將身急閃過,那刀把護肩甲吞頭削去半邊。戎繩割斷數寸。把南宮適嚇得魂飛天外,大敗進城。太鸞趕殺周兵,得勝回營,見鄧九公曰:“今逢南宮適大戰,被末將刀辟護肩甲吞頭,不能梟首,請令定奪。”鄧九公曰:“首功居上,雖不能斬南宮適之首,已挫周將之銳。”且說南宮適進城至相府,回見子牙,具言失利,幾乎喪師辱命。子牙曰:“勝敗軍家之常,為將務要見機,進則可以成功,退則可以保守無虞,此乃為將之急務也。”
次日鄧九公傳令,調五方隊伍,大壯軍威,炮聲如雷,三軍踴躍,喊殺振天,來至城下,請姜子牙答話。探子馬報入相府,子牙分付辛甲:“先調大隊人馬出城,吾親會鄧九公。”西岐連珠炮響,兩扇門開,一簇人馬躍出。鄧九公定睛觀看,只見兩桿大紅旗飄飄而出,引一隊人馬,分為前隊,有穿紅周將壓住陣腳。怎見得人馬雄偉,有詩為證。詩曰:
旗分離位列前鋒,朱雀迎頭百事兇。
鐵騎橫排沖陣將,果然人馬似蛟龍。
二聲號炮,又見兩桿青旗飛揚而出,引一隊人馬,立于左隊,有穿青周將壓住陣腳。怎見得人馬鷹揚,有詩為證。詩曰:
青龍旗展震宮旋,短劍長矛次第先。
更有沖鋒窩里炮,追風須用火攻前。
三聲炮響,只見兩桿白旗飄揚而出,引一隊人馬,立于右隊,有穿白周將壓住陣腳。怎見得人馬勇猛,有詩為證。詩曰:
旗分兌位虎為頭,戈戟森森列敵樓。
硬弩強弓遮戰士,中藏遁甲鬼神愁。
鄧九公對諸將曰:“姜尚用兵,真個紀律嚴明,甚得形勢之分,果有將才。”再看時,又見兩桿皂旗飛舞而出,引一隊人馬,立于后隊,有穿黑周將壓住陣腳。怎見得人馬齊整,有詩為證。詩曰:
坎宮玄武黑旗旛,鞭锏抓錘襯鐵囗。
左右救應為第一,鳴金擊鼓任頻敲。
又見中央擺列杏黃旗在前,引著一大隊人馬,攢簇五方,八卦旗旛,眾門人一對對排雁翅而出。有二十四員戰將,俱是金盔金甲,紅袍畫戟,左右分十二騎,中間四不相上端坐子牙,甚是氣概軒昂,兵威嚴肅。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中央戊己號中軍,寶纛旗開五色云。
十二牙門排將士,元戎大帥此中分。
話說鄧九公看子牙兵按五方而出,左右顧盼,進退舒徐,紀律嚴肅,井井有條,兵威甚整,真堂堂之陣,正正之旗,不覺點首嗟嘆:“果然話不虛傳。無怪先來將士損兵折將,真勁敵也。”乃縱馬向前,言曰:“姜子牙請了。”子牙欠身答曰:“鄧元帥,卑職少禮。”鄧九公曰:“姬發不道,大肆猖獗。你乃是昆侖山明士,為何不知人臣之禮,恃強叛國,大敗綱常,招亡結黨,法紀安在。及至天子震怒,興師問罪,尚敢逆天拒敵,爾必有大敗之愆,不守國規,自有戮身之苦。今天兵到日,急早下馬受縛,以全滿城生靈涂炭。如抗吾言,那時城破被擒,玉石碎焚,悔之晚矣。”子牙笑曰:“鄧將軍,你這篇言詞真如癡人說夢。今天下歸周,人心效順。即數次王師俱兵亡將擄,片甲無回。今將軍將不過十員,兵不足二十萬,真如群羊斗虎,以卵擊石,未有不敗者也。依吾愚見,不若速回兵馬,轉達天聽,言姬周并未有不臣之心,各安邊境,真是美事。若是執迷不悟,恐蹈聞太師之轍,那時噬臍何及。”鄧九公大怒,謂諸將曰:“似此賣面編籬小人,敢觸犯天朝元宰,不殺此村夫,怎消此恨。”縱馬舞刀,飛來直取,子牙左有武成王黃飛虎催開五色神牛,大呼:“鄧九公,不得無禮!”鄧九公見黃飛虎大罵曰:“好反賊,敢來見吾!”二騎交加,刀槍并舉。黃飛虎槍法如龍,鄧九公刀法似虎,二將相交,一場大戰。怎見得,有贊為證。贊曰:
二將恃強無比賽,各爭名利夸能會。一個赤銅刀舉蕩人魂,一個銀莽槍飛驚鬼怪。一個沖營斬將勢無倫,一個捉虎擒龍誰敢對。生來一對惡兇神,大戰西岐爭世界。
話說鄧九公戰住黃飛虎,左哨哪吒見黃飛虎戰鄧九公不下,忍不得登開風火輪,搖槍助戰。成湯營中鄧九公長子鄧秀,縱馬沖來,這壁廂黃天化,催開玉麒麟截戰。太鸞舞刀沖來,武吉搖槍抵住。趙升使方天戟殺來,這里太顛擋住。成湯營孫焰紅沖殺過來,有黃天祿接住。兩家混戰好殺!只殺得天昏地暗,旭日無光,骨錄錄戰鼓忙敲,咭叮囗兩家兵器。怎見得,有賦為證。賦曰:
二家混戰,士卒奔騰。沖開隊伍勢如龍,砍倒旗幡雄似虎。兵對兵,將對將,各分頭目使深機;槍迎槍,箭迎箭,兩下交逢乘不意。你往我來,遭著兵刃命隨傾;顧后瞻前,錯了心神身不保。只殺得征云黯淡,兩家將佐眼難明,那里知怪霧彌漫,報效兒郎尋隊伍。正是英雄惡戰不尋常,棋逢敵手難分解。
話說兩家大戰西岐城下,哪吒用開火尖槍,助黃飛虎協戰鄧九公。九公原是戰將,抖擻神威,展開大刀,精神加倍。哪吒見鄧九公勇猛,暗取乾坤圈打來,正中九公左臂上,打了個帶斷皮開,幾乎墜馬。周兵見哪吒得勝,吶了一聲喊,殺奔過來。太顛不防趙升把口一張,噴出數尺火來,燒得焦頭爛額,險些兒落馬。兩家混戰一場,各自收兵。且說九公敗進大營,聲喚不止,痛疼難禁,晝夜不安。且言子牙進城,回至相府,見太顛帶傷,命去調養不表。
且言鄧九公在營晝夜不安,有女嬋玉見父著傷,心下十分懊惱。次日問過父安,稟:“爹爹,且自調理,待女孩兒為父親報仇。”鄧九公曰:“吾兒須要仔細。”小姐隨點本部人馬,至城下請戰。子牙坐在銀安殿,正與眾將議事,忽報成湯營有一女將討戰。子牙聽報,沉吟半晌,旁有武成王言曰:“丞相千場大戰,未嘗憂懼。今聞一女將,為何沉吟不決。”子牙曰:“用兵有三忌:道人、陀頭、婦女。此三等人,非是左道,定有邪術。彼仗邪術,恐將士不提防誤被所傷,深為利害。”哪吒應聲出曰:“弟子愿往!”子牙分付:“小心。”哪吒領命,上了風火輪,出得城來,果見一女將滾馬而至。怎見得,有贊為證。贊曰:
紅羅包鳳髻,繡帶扣瀟湘。一瓣紅蕖挑寶鐙,更現得金蓮窄窄,兩灣群黛拂秋波,越覺得玉溜沉沉。嬌姿婀娜,慵拈針指好輪刀,玉手菁蔥,懶旁妝臺騎劣馬。桃臉通紅,羞答答通名問姓,玉粳微狠,嬌怯怯奪利爭名。漫道佳人多猛烈,只因父子出營來。
有詩為證。詩曰:
甲胄無雙貌出奇,嬌羞婀娜更多姿。
只因誤落凡塵里,致使先行得結褵。
哪吒大呼曰:“女將慢來!”鄧嬋玉問曰:“來將是誰?”哪吒答曰:“吾乃是姜丞相麾下哪吒是也!你乃五體不全婦女,焉敢陣前使勇。況你系深閨弱質,不守家教,露面拋頭,不識羞愧。料你總會兵械,也難逃吾之手,還不回營,另換有名上將來!”嬋玉大怒:“你就是傷吾父親仇人,今日受吾一刀!”切齒面紅,縱馬使雙刀來取。哪吒火尖槍急架相還,二將往來,戰未數合,鄧嬋玉想:“吾先下手為強。”把馬一撥,掩一刀就走:“吾不及你。”哪吒點頭嘆曰:“果然是個女子,不耐大戰。”竟往下趕來,趕未及三五射之地,鄧嬋玉扭頸回頭,見哪吒趕來,掛下刀,取五光石掌在手中,回手一下,正中哪吒臉上。正是:
發手五光出掌內,縱是仙凡也皺眉。
話說鄧嬋玉回手一石,正打中哪吒面上,只打得傅粉臉青紫,鼻眼皆平,敗回相府。子牙看見哪吒面上著傷,乃問其故。哪吒曰:“弟子與女將鄧嬋玉戰,未數合,那賤人就走。弟子趕去拿她成功,不防她回手一道光華,卻是一塊石頭,正中臉上,打得如此狼狽。”子牙曰:“追趕必要小心。”旁有黃天化言曰:“為將之道,身臨戰場,務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難道你一塊石頭也不會招架,被她打傷。今恐土星打斷,就破了相,一生俱是不好。”把哪吒氣得怒沖牛斗,今日失機著傷,又被黃天化一場取笑。
且說鄧嬋玉進營,見父親回話,說打傷哪吒一事。鄧九公聞言雖是喜歡,其如痛疼難禁。次日嬋玉復來搦戰,探馬報入相府,子牙問:“誰去走一遭?”黃天化曰:“弟子愿往。”子牙曰:“須是仔細。”天化領令,上了玉麒麟,出城列陣。鄧嬋玉馬走如飛,上前問日;“來將何名?”黃天化曰:“吾乃開國武成王長男黃天化是也。你這賤人,可是昨日將石打傷吾道兄哪吒,是你么?不要走!”舉錘就打。女將雙刀劈面來迎。二人錘刀交架,未及數合,撥馬就走。嬋玉高聲叫曰:“黃天化你敢來趕我!”天化在坐騎上思想:“吾若不趕他,恐哪吒笑話我。”只得催開坐騎,往前趕來。鄧嬋玉聞腦后有聲,掛下雙刀,回手一石,黃天化急待閃時,已打在臉上,比哪吒分外打得狠,掩面逃回,進相府來回令。子牙見黃天化臉著重傷,仍問其故:“你如何不提防?”天化曰:“那賤人回馬就是一石,故此未及防備。”子牙曰:“且養傷痕。”哪吒在后聽得黃天化失機,從后走出言曰:“為將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你連一女將如何也失手與她?被她打斷山根,一百年還是晦氣。”黃天化大怒曰:“你為何還我此言!我出于無心,你為何記其小忿!”哪吒亦怒:“你為何昨日辱我!”彼此爭論,被子牙一聲喝:“你兩個為國何必如此。”二人各自負愧,退入后寨不提。
且說鄧嬋玉得勝回營,見父親言打了黃天化敗進城去了。鄧九公雖見連日得勝,但臂膊疼痛,度日如年。次日鄧嬋玉又來城下請戰。探馬報入相府曰:“有嬋玉在城下搦戰。”子牙日:“誰去走遭?”楊戩在旁,對龍須虎曰:“此女用石打人,師兄可往,吾當掠陣。”龍須虎曰:“弟子愿往。”楊戩壓陣,子牙許之。二人出城,鄧嬋玉一見城里跳出一個東西來,自不曾見的。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發石如飛實可夸,龍生一種產靈芽。
運成云水歸周主,煉出奇形助子牙。
手似鷹隼足似虎,身如魚滑鬢如蝦。
封神榜上無名姓,徒建奇功與帝家。
話說鄧嬋玉見城內跳出個古怪東西來,嚇得魂不附體,問曰:“來的是什么東西?”龍須虎大怒:“好賤人!吾乃姜丞相門徒龍須虎便是。”嬋玉又問:“你來作什么?”龍須虎曰:“今奉吾師之命,特來擒你。”鄧嬋玉不知龍須虎發手有石,只見龍須虎把手一放,照著鄧嬋玉打來,有磨盤大小的石頭,兩只手齊放,便如飛蝗一般,只打得遍地灰土迸起,甚如霹靂之聲。嬋玉馬上自思:“此石打得厲害,若不仔細,便打了馬,也是不好。”撥回馬就走。龍須虎趕來,嬋玉回頭一看,見龍須虎趕來,嬋玉回手一石打來。龍須虎見石光打來,把頭往下一躲,頸子長,彎將過來,正中頸子窩兒骨,把龍須虎打得扭著頸子跑。嬋玉又復一石,龍須虎獨足難立,打了一交。鄧嬋玉勒轉馬來,要取龍須虎首級。不知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