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七言絕句

  • 唐詩三百首
  • (清)蘅塘退士選編
  • 4927字
  • 2016-11-01 14:49:11

人物簡介

賀知章

賀知章(約659年—約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漢族,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少時就以詩文知名。武則天證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后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jiān)、太子賓客等職。

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jiān)”。八十六歲告老還鄉(xiāng),旋逝。屬于盛唐前期詩人,又是著名書法家。與張若虛、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

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詠柳》、《回鄉(xiāng)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錄入《全唐詩》共19首。

回鄉(xiāng)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人物簡介

張旭

張旭(675年—約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唐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開元、天寶時在世,曾任常熟縣尉,金吾長史。

以草書著名,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稱為【三絕】。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一。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書法與懷素齊名。

性好酒,據(jù)《舊唐書》的記載,每醉后號呼狂走,索筆揮灑,時稱張顛。實也說明他對藝術愛好熱狂度,被后世尊稱為“草圣”。

桃花溪

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

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閨怨

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

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

悔教夫婿覓封侯。

春宮曲

王昌齡

昨夜風開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

簾外春寒賜錦袍。

人物簡介

王翰

王翰(生卒年不詳),字子羽,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邊塞詩人。與王昌齡同時,王翰這樣一個有才氣的詩人,其集不傳。其詩載于《全唐詩》的,僅有14首。登進士第,舉直言極諫,調昌樂尉。復舉超拔群類,召為秘書正字。擢通事舍人、駕部員外。出為汝州長史,改仙州別駕。

涼州曲

蒲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人物簡介

張繼

張繼(生卒年不詳)字懿孫,漢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生平事跡不詳,約公元753年前后在世,與劉長卿為同時代人。據(jù)諸家記錄,僅知他是約天寶十二年(約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歷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后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人物簡介

劉方平

劉方平(生卒年不詳),字、號均不詳,唐玄宗天寶年間詩人,洛陽(今河南洛陽)人,生平事跡不詳。約公元七五八年前后在世,匈奴族。天寶前期曾應進士試,又欲從軍,均未如意,從此隱居潁水、汝河之濱,終生未仕。與皇甫冉、元德秀、李頎、嚴武為詩友,為薪穎士賞識。工詩,善畫山水。其詩多詠物寫景之作,尤擅絕句,其詩多寫閨情、鄉(xiāng)思,思想內容較貧弱,但藝術性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蘊無窮。其《月夜(一作夜月)》、《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作。

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

蟲聲新透綠窗紗。

春怨

紗窗日落漸黃昏,

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滿地不開門。

人物簡介

柳中庸

柳中庸(生卒年不詳),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邊塞詩人。河東(今山西永濟)人,為柳宗元族人。大歷年間進士,曾官鴻府戶曹,未就。蕭穎士以女妻之。與弟中行并有文名。與盧綸、李端為詩友。所選《征人怨》是其流傳最廣的一首。《全唐詩》存詩僅13首。其詩以寫邊塞征怨為主,然意氣消沉,無復盛唐氣象。

征人怨

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

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

人物簡介

顧況

顧況于至德二載(757年)登進士第。建中二年(781年)至貞元二年(786年),韓滉為潤州刺史﹑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時,曾召為幕府判官。貞元三年,他為李泌所薦引,得以入朝擔任著作佐郎。貞元五年,李泌去世,他也于此年三、四月間貶饒州司戶參軍。他被貶的原因據(jù)說是“傲毀朝列”(李肇《唐國史補》),“不能慕順﹐為眾所排”(皇甫湜《顧況詩集序》)。在貶途經(jīng)蘇州時,與韋應物有詩酬唱。約于貞元十年離饒州,晚年定居茅山。貞元十六年,皇甫湜曾在揚州見到過他(《顧況詩集序》)。大歷六年(771年),任永嘉監(jiān)鹽官,曾著有《仙游記》,描述飛云江上游李庭尋上山砍樹,迷不知路,逢見祭水,內有農田、泉竹、果萊、連棟架險、300余家。

宮詞

玉樓天半起笙歌,

風送宮嬪笑語和。

月殿影開聞夜漏,

水精簾卷近秋河。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

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春詞

劉禹錫

新妝宜面下朱樓,

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shù)花朵,

蜻蜓飛上玉搔頭。

宮詞

白居易

淚盡羅巾夢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聲。

紅顏未老恩先斷,

斜倚熏籠坐到明。

贈內人

張祜

禁門宮樹月痕過,

媚眼惟看宿鷺窠。

斜拔玉釵燈影畔,

剔開紅焰救飛蛾。

集靈臺(一)

張祜

日光斜照集靈臺,

紅樹花迎曉露開。

昨夜上皇新授箓,

太真含笑入簾來。

集靈臺(二)

張祜

虢國夫人承主恩,

平明騎馬入宮門。

卻嫌脂粉污顏色,

淡掃蛾眉朝至尊。

題金陵渡

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兩三星火是瓜州。

人物簡介

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字慶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唐代詩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jù)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宮中詞

寂寂花時閉院門,

美人相并立瓊軒。

含情欲說宮中事,

鸚鵡前頭不敢言。

近試上張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

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

將赴吳興登樂游原

杜牧

清時有味是無能,

閑愛孤云靜愛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

樂游原上望昭陵。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遣懷

杜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

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

贏得青樓薄幸名。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牛織女星。

贈別(一)

杜牧

娉娉裊裊十三馀,

荳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

卷上珠簾總不如。

贈別(二)

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

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金谷園

杜牧

繁華事散逐香塵,

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

落花猶似墮樓人。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寄令狐郎中

李商隱

嵩云秦樹久離居,

雙鯉迢迢一紙書。

休問梁園舊賓客,

茂陵秋雨病相如。

為有

李商隱

為有云屏無限嬌,

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

辜負香衾事早朝。

隋宮

李商隱

乘興南游不戒嚴,

九重誰省諫書函。

春風舉國裁宮錦,

半作障泥半作帆。

瑤池

李商隱

瑤池阿母綺窗開,

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里,

穆王何事不重來?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賈生

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

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

不問蒼生問鬼神。

瑤瑟怨

溫庭筠

冰簟銀床夢不成,

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去,

十二樓中月自明。

人物簡介

鄭畋

鄭畋(825年—883年),字臺文,滎陽人,唐朝宰相、詩人,桂管觀察使鄭亞之子。出身于滎陽鄭氏,考中進士后在藩鎮(zhèn)幕府為官。咸通五年(864年),鄭畋進入朝廷,累官至戶部侍郎、翰林學士承旨,后因錯被貶為梧州刺史。

唐僖宗即位后,鄭畋被召回朝中擔任兵部侍郎。乾符四年(877年),鄭畋任門下侍郎、集賢殿大學士,成為宰相。乾符六年(879年),鄭畋在招安黃巢之事上與盧攜發(fā)生爭執(zhí),被罷免相位,貶為太子賓客。

廣明元年(880年),鄭畋出任鳳翔隴右節(jié)度使。長安失陷后,鄭畋在龍尾坡大破黃巢軍,并傳檄四方,號召藩鎮(zhèn)合討黃巢。中和元年(881年),部將李昌言兵變,鄭畋被迫離開鳳翔。中和二年(882年),鄭畋被召到成都,擔任司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主管軍務。中和三年(883年),鄭畋被田令孜排擠出朝改任檢校司徒、太子太保。同年鄭畋之子鄭凝績將其接往隴州居住。不久鄭畋在隴州病逝。鄭畋死后,贈太尉、太傅,謚號文昭。

馬嵬坡

玄宗回馬楊妃死,

云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圣明天子事,

景陽宮井又何人。

人物簡介

韓偓

韓偓(約842年—約923年),晚唐五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zhèn)節(jié)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已涼

韓偓

碧闌干外繡簾垂,

猩色屏風畫折技。

八尺龍須方錦褥,

已涼天氣未寒時。

金陵圖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

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

依舊煙籠十里堤。

人物簡介

陳陶

陳陶[唐](約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嵩伯,自號三教布衣,鄱陽劍浦人。(全唐詩作嶺南人,此從唐才子傳)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唐武宗會昌初前后在世。工詩,以平淡見稱。屢舉進士不第,遂隱居不仕,自稱三教布衣。(公元八五三年左右)避亂入洪州西山。咸通中,(公元八六六年左右)嚴撰節(jié)度江西,嘗往山中,每談輒竟日。嘗遣妓建花往侍,陶笑而不答。蓮花賦詩求去,有“處士不生巫峽夢,虛勞云雨下陽臺”之句。臨別,陶亦賦詩以送。相傳他后來白日升天而去。(全唐詩作“大中時,游學長安。南唐升元中,隱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終”。升元中距大中中幾九十年。陶遣蓮花妓事,在咸通中,贈詩已有“老去風情薄似云”句,那得至升元中還在?可知全唐詩不確)陶著有文錄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全唐詩》卷七百四十五“陳陶”傳作“嶺南)人”。詩人早年游學長安,善天文歷象,尤工詩。舉進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宋大中時,隱居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終。有詩十卷,已散佚,后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其《隴西行》四首之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把殘酷現(xiàn)實與少婦美夢交替在一起,造成強烈的藝術效果,至今仍膾炙人口。然而,鮮為人知的是,他漫游浙江、福建、廣東時,曾路過今閩東地區(qū),并留下了《旅次銅山途中先寄溫州韓使君》等詩。

隴西行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春閨夢里人。

人物簡介

張泌

張泌(生卒年不詳),《全唐詩》作曰字子澄,安徽淮南人。五代后蜀詞人。是花間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詞用字工煉,章法巧妙,描繪細膩,用語流便。

他的詩詞小說絕大多數(shù)作于唐末時期,尤以寫湖湘桂一帶風物的作品為多。其詞大多為艷情詞,風格介乎溫庭筠、韋莊之間而傾向于韋莊。用字工煉,章法巧妙,描繪細膩,用語流便。

寄人

張泌

別夢依依到謝家,

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

猶為離人照落花。

雜詩

無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

著麥苗風柳映堤。

等是有家歸未得,

杜鵑休向耳邊啼。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阳县| 广宁县| 康保县| 湄潭县| 博客| 宁德市| 德保县| 武夷山市| 连平县| 西林县| 武隆县| 图木舒克市| 卢氏县| 水城县| 湟中县| 大丰市| 邳州市| 长沙市| 南江县| 江川县| 瓦房店市| 瓮安县| 奇台县| 子洲县| 胶州市| 蓬溪县| 徐闻县| 长泰县| 阿勒泰市| 尤溪县| 龙州县| 德令哈市| 湖北省| 民勤县| 会理县| 永丰县| 谢通门县| 盱眙县| 大竹县| 麻阳| 民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