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理財專刊(第50期)
- 她理財網
- 1684字
- 2019-01-09 13:53:40
建立自己的省錢體系
//@nikian
下載她理財APP:www.talicai.com/app?pub
原文閱讀:http://www.talicai.com/post/204992
賺錢省錢,我當然首推賺錢。但省錢如果是舉手之勞或手到擒來,那么當然是錦上添花的事。怎么才能手到擒來呢?就是建立自己的省錢體系。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論,而是根據自己的消費習慣和方式抓住幾個方便省錢的部分,那么省錢就是so easy的小case。
首先,分析幾個消費要素:
消費渠道:網購?海淘?實體店?
消費物品:化妝品?日用品?服飾?加油?
支付方式:信用卡?現金?
確定了之后就可以開始建立自己的省錢體系。哪些地方可以省下來錢呢?
1. 網購當然要用返利。
淘寶首推用淘寶聯盟返利。攻略見@童兒淘寶聯盟返利操作流程。如果用手機淘寶,可以裝個一淘app,把商品收藏之后從一淘下單,返的是集分寶,付款的時候也可以當錢用。
電商固定用一個返利網,方便積累返利。需要記住的是,返利永遠都是錦上添花,絕不是促進你網購上升的理由,我每次都是選好了商品,要下單之前去淘寶聯盟或者返利網走個過場。很少關注超級返等等。
2. 海淘要有判斷力。
現在海淘被炒得太火了,各電商都推出了自己的全球購、海外購。說實話,我不太信,所以再怎么吹噓價格美好也很少動心。海淘,要有自己靠譜的渠道,質量保證比價格更加重要。
3. 實體店。
除了去商場買衣服我不會省錢,我的意思是我不會去商場試了衣服再找代購低價去買,因為總覺得刷卡買下的那一瞬間的喜悅超過了省錢的意義。其余的例如超市,我會固定去某個超市,我家附近沃爾瑪最近,所以沃爾瑪聯名卡用了好幾年了。一年下來,怎么也能省下幾百塊,這絕對只是舉手之勞的事。
相反我很少在網上超市買日用品,各電商宣傳的199-100這類的活動,往往是限品類的,那表示想要省錢,你就得買一大批同品類的商品回來,例如紙巾、洗護用品之類的。我家地方不大,省錢的意義絕對沒有收納更重要。
4. 合理利用信用卡。
A專卡專用。
我家常用的信用卡分別如下:交行沃爾瑪聯名卡,額度2.5萬,專門用來去超市刷。勝在積分兌換消費額,以及最紅星期五的活動。
招行visa卡,額度5萬,老公持有。勝在服務好,額度高,以及海淘刷卡用。他出差或者單位墊款,經常每個月都要刷掉兩三萬,遇到額度不夠用的時候,招行的臨時額度分分鐘內就給你調好,真正用卡無憂。
華夏信用卡,額度1萬,專門用來關聯ETC的,走高速九五折,很方便。以上是我家主要在刷的三張卡。
B卡在精不在多。
這些年來,經過了被各種禮品誘惑辦辦辦的階段,那些還款不方便的,優惠活動對于我們來說很雞肋的卡已經慢慢淘汰掉了,手里留的這些,都是“就是我們的菜”的信用卡。
各家銀行卡的信用卡那么多,每種卡的優勢都各不一樣,信用卡在方便我們生活的同時,我們也不能被信用卡所牽制。
C任何優惠活動都比不上還款方便。
相信不少人已經開始重視自己的征信報告。前一段時間我第一次下載了自己的個人信用報告,赫然發現我辦理的所有信用卡都列在上面。所以,任何優惠活動都比不上還款方便。一張信用卡,積分再好、活動再多,如果你總是容易忘了還款,那最正確的事就是把它銷掉。
D薅羊毛也有效率問題。
許多人覺得羊毛不薅白不薅,有時候經常為了微不足道的羊毛耗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之前辦過一張民生信用卡,因為聽同事說民生信用卡每周六去必勝客消費有優惠,我覺得不錯啊,也許我也會經常去必勝客的。辦下來之后發現,我家附近就沒有必勝客,而且我們倆根本不喜歡必勝客,一年也去不了一趟。想明白這個問題之后,我就果斷沒有開通那張卡。
5. 關注手邊的優惠活動。
記住,優惠活動一定要是手邊的,省錢當然也講究效率問題。省錢要看看為了省錢多花的時間和精力是否恰當。比如,我家旁邊有全時、7-11便利店,而銀聯經常和這些便利店有合作的活動。比如,我家旁邊還有個家樂福,雖然我更經常去沃爾瑪,但雙十二支付寶在家樂福有活動,就順便逛逛咯。
6. 多逛論壇的人是有福的。
她理財(talicai.com)有一幫財女,許多羊毛我都是在論壇知道的,而我也樂于和大家一起分享。這當然是手邊的羊毛信息,何樂而不為!
最后再說一次,省錢是錦上添花,不是增加消費的理由,也不值得花太多時間。想省錢,最好是從建立自己的省錢體系開始,讓省錢成為舉手之勞和手到擒來的事,讓你享受省錢的樂趣的同時可以更多去關注自己的理財生活。
- 雪球專刊215期:牛市投資筆記
- 《商界》2018年第2期:組織重構
- 雪球專刊198期:投資“抄作業”指南
- 雪球專刊098期:十位雪球大V的2015
- 雪球專刊219期:投資入門必讀:如何分析公司
- 現代經濟信息(2021年第8期·上旬刊)
- 《商界》2018年第7期:下一個關鍵時刻
- 商業周刊·中文版:The Year Ahead 展望2019(上)
- 《商界》2021年第4期:國貨新生
- 對話:寶盈基金基金經理張仲維(《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29期)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21年第4期)
- 比較(總第104輯)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22年第01期)
- 雪球專刊269期:2021雪球投資煉金季(下)
- 現代經濟信息(2021年第3期·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