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人間詞話
  • 王國維
  • 1224字
  • 2019-01-09 13:44:33

曾純甫中秋應制,作《壺中天慢》詞,自注云:“是夜,西興亦聞天樂。”謂宮中樂聲,聞于隔岸也。毛子晉謂:“天神亦不以人廢言。”近馮夢華復辨其誣。不解“天樂”兩字文義,殊笑人也。

注釋

①曾純甫:即曾覿(1109—1180),字純甫,號海野老農,汴京(今河南開封)人,南宋詞人。

②《壺中天慢》曾覿

此進御月詞也。上皇大喜曰:“從來月詞,不曾用‘金甌’事,可謂新奇。”賜金束帶、紫番羅、水晶碗。上亦賜寶盞。至一更五點還宮。是夜,西興亦聞天樂焉。

素飆漾碧,看天衢穩送,一輪明月。翠水瀛壺人不到,比似世間秋別。玉手瑤笙,一時同色,小按霓裳疊。天津橋上,有人偷記新闋。

當日誰幻銀橋?阿瞞兒戲,一笑成癡絕。肯信群仙高宴處,移下水晶宮闕。云海塵清,山河影滿,桂冷吹香雪。何勞玉斧,金甌千古無缺。

③西興:渡口名。在今浙江省蕭山市西北。本名固陵,相傳春秋時范蠡于此筑城,六朝時為西陵城,五代吳越改名“西興”。蘇軾《望海樓晚景》詩之三中云:“江上秋風晚來急,為傳鐘鼓到西興。”

④毛子晉(1599—1659):字子晉,號潛在。原名鳳苞,字子久,江蘇常熟人。中國明代末年藏書家、出版家。三十歲左右開始經營校勘刻書事業,建汲古閣、目耕樓,以高價購求宋代、元代刻本,藏書豐富,有諺語稱“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書于毛氏”。他苦心校勘,雇用刻工、印工多人,先后刻書六百多種,著名的有《十三經注疏》《十七史》《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等,有些宋刻本,如《說文解字》等因得翻刻而傳世。重刻的唐、宋人詩詞,多經精校。所刻各書的版心下端均具“汲古閣”或“綠君亭”名。毛子晉刻書為歷代私家刻書最多者,且好抄錄罕見秘籍,繕寫精良,后人稱為“毛鈔”,極受珍視。毛子晉是影響最大的藏書家,著有《隱湖題跋》,并輯《毛詩陸疏廣要》。

⑤馮夢華:即馮煦(1842—1927),字夢華,號蒿庵,江蘇金壇人,近代詞論家。少時喜好詞賦,有“江南才子”之稱,但屢試不第。久居江寧,四十五歲時終中得進士,后被慈禧太后呼為老名士,居官賞罰分明。馮煦工詩詞駢文,尤以詞最為著名,著有《蒙香室詞》。

譯文

曾覿在中秋填了一闋應制詞《壺中天慢》,在自序中說:“是夜,西興亦聞天樂。”是說宮中的樂聲隔著江岸也聽得到。毛子晉說:“天神亦不以人廢言。”近代的馮煦也指出了他的錯誤。他沒理解“天樂”二字的意思,實在是可笑。

賞析

應制詞本就是歌功頌德的,是不入流的。應制詞中提到的“天樂”是指宮中的樂聲,而非天神的天樂。曾覿的《海野詞》里并沒有收錄這一闋,而《武林舊事》中卻記載了這段故事:淳熙九年的中秋節,宮中列宴賞月。晚宴設在香遠堂,香遠堂旁就是十余畝的水塘,塘里皆是千葉白蓮。塘南岸有五十個女樂童演奏清樂,北岸的教坊工有近兩百人。月亮初升時,樂聲漸起,與氤氳的水氣一起蒸騰,如同在仙境一般。晚宴上曾覿獻上他的這闋應制詞,皇帝大為贊賞,皇帝因“從來月詞,不曾用‘金甌’事,可謂新奇”對曾覿大加賞賜。更深人靜,夜隔江西,還能聽到樂聲。其實這段記載寫得很明白,是毛子晉弄錯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宁县| 黔西县| 克山县| 乌拉特后旗| 黄陵县| 东阿县| 温泉县| 三明市| 蓝田县| 新绛县| 阳江市| 南涧| 嘉祥县| 苍梧县| 汉中市| 新营市| 准格尔旗| 宜丰县| 日照市| 封丘县| 修水县| 庆云县| 美姑县| 宁津县| 张家口市| 梅河口市| 喀什市| 民和| 车致| 合作市| 磐石市| 余干县| 鄢陵县| 凤台县| 东台市| 小金县| 凤阳县| 南宫市| 南靖县| 犍为县| 莲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