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間詞話
- 王國維
- 1003字
- 2019-01-09 13:44:39
三十九
“君王枉把平陳業,換得雷塘數畝田”①,政治家之言也。“長陵亦是閑丘垅,異日誰知與仲多”②,詩人之言也。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詩人之眼,則通古今而觀之。詞人觀物,須用詩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故感事、懷古等作,當與壽詞同為詞家所禁也。
注釋
①《煬帝陵》羅隱
入郭登橋出郭船,紅樓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陳業,只換雷塘數畝田。
此句“君王枉把平陳業”應為“君王忍把平陳業”。
《隋書·煬帝紀》:隋煬帝楊廣死后,宇文化及將他“葬吳公臺下”“大唐平江南之后改葬雷塘”。
②《仲山》唐彥謙
千載遺蹤寄薜蘿,沛中鄉里漢山河。長陵亦是閑丘垅,異日誰知與仲多?
譯文
“君王枉把平陳業,換得雷塘數畝田。”這是政治家的句子。“長陵亦是閑丘垅,異日誰知與仲多。”這是詩人的句子。政治家的眼界,局限于一人一事;詩人的眼界,則能通觀古今。詞人觀物,應該用詩人的眼界,而不可用政治家的眼界。因此,感事、懷古等作,應當與壽詞一樣同為詞家所禁忌。
賞析
“君王忍把平陳業,換得雷塘數畝田。”雷塘是隋煬帝所葬之處,羅隱借此感慨隋朝的興亡;“長陵亦是閑丘垅,異日誰知與仲多?”長陵是漢高祖劉邦的陵墓,史書中記載劉邦少年放蕩不羈,父親經常指責他,并要他向他的二哥(劉仲)學習;當劉邦奪取天下之后,有一天問他的父親:“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語出《史記·高祖本紀》)唐彥謙借此來感慨世事滄桑、人生無常。王國維認為兩者一個為政治家之言,一個為詩人之言。
但因此而限定作品的題材就不合適了。感事、懷古等題材入詞未必就不出佳作,試看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再看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兩首流傳千古的懷古之作,何等氣魄!何等震撼人心!歷史的滄桑仿佛就在眼前。這種大氣是其他題材所不能表達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