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儒林外史》出版說明
- 儒林外史
- (清)吳敬梓
- 1216字
- 2016-11-02 20:45:04
《儒林外史》是中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典范,開以小說直接評價現實生活之先河,對現代世界文學也有深遠的影響,是一部世界性的文學名著。在國際漢學界,該書影響頗大,早已傳入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國,得到極高的評價。有外國學者認為:這是一部諷刺迂腐與賣弄的作品,可稱為世界上最不引經據典、最饒有詩意的散文敘述體之典范。因此,學界有人認為《儒林外史》可與薄伽丘、塞萬提斯、巴爾扎克和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論,是世界文學界的瑰寶。
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早時小說完成,開始傳世的是抄本,于1803年(嘉慶八年)初刻。小說對各類人士在“功名富貴”面前的不同表現進行了寫實主義的描繪。作品展現了人性被腐蝕的根源與過程,批判和嘲諷了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同時頌揚了少數人物為堅持自我、守護人性所做的努力,并寄寓了作者的理想。作者白話的運用已趨純熟自如,對人物性格刻畫細膩,采用了高超的諷刺手法,使作品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上乘之作。
作者吳敬梓(1701-1754),出生時正當“康乾盛世”,出生于一個世代書香的名門望族,從小就博覽群書。二十三歲時,其家庭開始走向沒落。父親吳霖起因正直丟官,抑郁而死,族人近親借機侵奪他的祖產。少不更事的吳敬梓第一次深刻地認識到人情冷暖、宦海沉浮、世態炎涼,索性不事產業、揮金如土、縱情聲色。幾年后,家財散盡。三十三歲時,吳敬梓移居南京,家庭貧寒,樂于結交才學之士,卻對熱衷功名的文人嗤之以鼻。三十五歲時,吳敬梓決心不參加一切科考,并開始創作《儒林外史》。歷時十三年,這部“窮極文人情態”的小說已經基本成書。他一直堅持修改,直至五十四歲因病而逝。
《儒林外史》版本,按回數分,一共有4種版本:50回本、55回本、60回本、56回本。到底,其中哪一個為真本,一直以來,眾說紛紜。一直到20世紀末,專家學者大體才厘清原貌,一般認為原著系56回。于是,在2011年版《辭海》中“儒林外史”詞條已直接標明是“五十六回”,并沒收錄其他說法。
原著56回本,一共有8個本子,現在能見到的最早的本子是臥閑草堂刊本,刊印于1803(清嘉慶八年)。其他還有注禮閣刊本、藝古堂刊本、潘世恩抄本(也稱“潘氏抄本”)、群玉齋活字本、申報館排印本、申報館巾箱本、56回齊省堂本。
新中國成立以后出版的排印本90%以上都是55回本,是不全的。而以祖本56回臥閑草堂本為底本的刊行出版的有:《儒林外史》張慧劍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1978年版,1995年版;《新批〈儒林外史〉》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這個評本以臥閑草堂本為底本,以潘氏抄本等多種刊本為校本和參校本,做了分段、加標點等工作,并在此基礎上重新做了評論;還有《儒林外史》,中華書局1972年版、2009年版。
本書以祖本56回臥閑草堂本為底本,參考其他56回本,在尊重原本的基礎上,根據文字演化與現今讀者需求進行了編校修訂,以饗讀者。
編者
2015年6月1日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民調局異聞錄之勉傳
這是關于一個長生不老的男人跨越兩千年的故事,在每一段歷史的角落里都曾經留下過他的名字。他曾經是一些人心中的噩夢,也曾經把一些被噩夢困擾著的人們喚醒。故事的開始他的名字叫做吳勉,故事的結局他的名字叫做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