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江陵怪事(2)
- 公子請別紅燒我
- 之子于歸兮
- 1913字
- 2016-03-16 10:05:17
開茶館的張寡婦便是這次百姓自發的運動中的中流砥柱。她本是北方人,在此開茶館十余年之久,性情豪爽,常有走街串巷的小販或者來做生意的外地人來她這里歇腳喝茶,是以知識見地極為淵博,鄰里誰家小牛有問題也都來問她。這日,張寡婦的茶館依然是坐了許多人,皆是聚精會神的在聽她說知縣府中的最新進展。
“上次不是說我有個侄女在劉小姐房里做丫鬟么,嘖,據說這幾日那劉小姐竟整個身子長滿了鱗片,渾身奇癢無比,一撓就咔咔出血(請自帶東北音),好好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就成這樣了!”
“那妖物……”問話的人不由壓低了聲音,“可看清什么模樣了?”
“唉馬,據我那侄女說,那妖物身長八尺,一頭黑毛,張牙舞爪,也是渾身長滿鱗片,特別是那一對眼睛,猩紅猩紅的活像一對大燈籠!看誰誰倒霉!話說這知縣大人一直本本分分的,誰知竟遭此橫禍!”
言及詞,眾人皆一片唏噓,七嘴八舌說起各自看法來。
“要我說,莫不是魚精作祟!”
“瞧著這情形也是,可這知縣府當初不是專門請過師傅看風水,說這位大人命里缺水,這才在這大女兒園子里人工引了一渠活水改改運勢,這么說當是不該如此。”
“怪哉怪哉,只盼別殃及我等!”
“說起這劉二小姐劉琪,可有人知道?”張寡婦喝了口茶,一臉神秘莫測。
“這位二小姐倒不怎么出來,怎么?”
“這位二小姐原是知縣府里一位小妾所生,出生不久生母就死了,大房不喜,本想打發到鄉下去,礙于知縣大人才未能得償如愿,只是這處境,怕是比丫鬟好不了多少。”
“呀,知縣家還有這等秘辛!”人群中再次炸開了鍋。張寡婦等熱乎勁炒夠了,便接著往下說:“不過這二小姐劉琪,真真是好性子,長姐中邪以來,日日吃齋念佛,為姐姐焚香禱告,偏這大小姐還不領情,口口聲聲說是二小姐使得壞!”
“一個柔柔弱弱的女子,哪能有這般詭詐的神通,定是這大小姐杯弓蛇影了!”
眾人紛紛附和的檔口,茶館角落里一個天青色的身影慢慢起身,頭上戴著白紗做的冠,一絲不茍的將一半頭發束起,轉身的時候發尾在身后帶出一個優美的弧度,慢慢踱到張寡婦面前,開口說道:“那知縣府在何處?”
張寡婦道是誰發問聲音這般好聽,待對上眼,一張臉刷的紅到脖子根,一顆少婦之心砰砰直跳。猶記得幾年前出外販茶來到越州,也曾在兔兒爺館窺上那么一窺,原本以為頭牌公子蝶舞是這世上最俊俏的爺們,沒想到今日竟見著個這等天人之姿的男子,一時間磕磕巴巴的說不出話來。
“恩?”那男子微微皺眉,似有不耐。
“額,在,在城東十里雙花巷!”張寡婦猛地回過神來,待那人像一陣云彩輕輕飄走了還回不過神來。
“張寡婦,回神了!人家早走遠了!”
張寡婦弄了個沒臉,啐了一口調笑的人,扭著腰肢進了里屋,心想定要打聽打聽誰家的公子,還要把壓箱底的那件靛藍裙子穿上…。
這邊劉知縣剛打發了幾個騙錢的江湖術士,正急的團團轉,聽得小廝來報,說門口有一位仙風道骨的道爺侯著,說是能解大人燃眉之急,瞅著模樣甚是端穩,像是有兩把刷子。劉知縣這會兒已是病急亂投醫了,什么道爺和尚只要跟法術沾點邊的都一律請進來,便吩咐小廝迎進來。
這位道爺便是剛才茶館那位,出了茶館便一路奔向知縣府,剛一進門便感覺滿滿的妖氣撲面而來,他嘴角單邊勾起笑了笑,很是風流倜儻,看得引路的小廝心下不忿,這年頭,連道士都得刷臉了嘖嘖嘖。
劉知縣卻不這么覺得,覺得這道士細皮嫩肉白白凈凈得這般年輕,心下不免有幾分輕慢,“這位小道爺不知在哪間道觀高就啊?”
坐在下首那人不緊不慢的吹開茶葉沫喝了一口,抬眸淺笑,“在下甄衍,不過一屆游方道士。遠遠觀見大人家里妖氣沖天,便知此處有患。”
劉知縣聽了更是了然,便不再多問,一模一樣的話他這幾日聽了百八十遍,耳朵都要出繭子,腹誹道大概只是個想碰碰運氣的小道士罷了,便不甚在意的問道:“不知道長有何高見?可否即日登壇作法?”
甄衍又是一笑,“妖多喜陰,須待我夜間查看,方能找出癥結所在。”言下之意是要過夜了。
劉知縣面露不喜,卻也礙于良好修養未能發作,便吩咐小廝招呼他下去。小廝見老爺態度輕慢,便將他安排到了偏房。
甄衍對此似乎并未在意,用過飯后,便熄了燈。劉知縣聽得下人這般稟報,搖著頭踱向了大女兒的園子。
黑暗里,甄衍端坐在窗前,手里捻著一團樹葉,張手結印,幻化了一只式神出來,那式神是蝴蝶模樣,繞著甄衍飛了幾圈便徑自出了門去。不多時,那式神歪歪扭扭的飛了回來,剛停在桌子上便像力氣用盡了一般垂下了翅膀,甄衍微微皺眉,大手一掃,那式神身上現出一行字:
呀呀個呸的你個偷窺狂。
甄衍嘴角驀地狠狠抽搐了幾下,用手捏了捏眉心,平復了一下心情,又摘了一片樹葉幻化了一只式神,又加持了一道法術,才放了出去。不多時,那式神飛了回來,又是歪歪扭扭的模樣,跌到桌上就現出了原形,還是一行字:
再看狗帶!
甄衍再也忍無可忍,踹開門一陣風一樣沖了出去。